春節尾聲,中國人的春節儀式感在哪,過年怎麼過才算及格?

2024年02月17日21:45:13 情感 1928

春節長假快結束了,很多人都已經返程或者在返程路上了。那麼,今年春節你過好年了嗎?過年怎麼過才算及格?

過年過的是儀式感,過年過的是祝福、親情與團聚,過的是春天的希望和溫暖。

一、城裡年味沒了,農村成了精神歸宿

每到過年,城裡除了旅遊景點外就顯得冷清了。城市沒年味,主要是在城市化進程中早已面目全非,住在高樓里的人大部分可能連對門的鄰居都不熟。

人在差異小的時候,還能快樂地一起玩耍。差異大了,就沒什麼共同話題共同愛好了。張三是公務員大領導,李四是公司白領,王五是快遞外賣員,彼此都沒話說。

相比城市裡年味越來越淡,農村有共同記憶,有多少年沒什麼變化的物理空間,有曾經熟悉的街坊鄰居。大家也喜歡在回村後,心照不宣地扔掉在城裡的面具,開心地cosplay 回到年少的時光。高管總裁裝回狗剩,科長處長們裝回鐵蛋,Jack變成二狗,Lucy變成翠花,毫不違和。

二、過年過的是一種祝福

中國是禮儀之邦,傳統文化中,祝福是最濃墨重彩的一筆。而過年,又是送上祝福的最高光時刻。不管是同事領導,還是親朋好友,過年都應該為他們送上祝福。祝福他人的時候,我們其實也是在祝福自己。禮多人不怪,不管是打個電話,還是微信發個祝福,都比什麼都不做更好一些。

祝福本身是人際關係的一種弱聯繫。相對“強聯繫”是與家人及親密朋友之間的關係,弱聯繫的範圍要廣得多。


弱聯繫的特點為互動次數少、感情較弱、親密程度低、互惠交換少而窄。傳統上,同學、朋友、親友、鄰居等應該是強聯繫,但現在因為工作生活場所變遠,溝通、互動機會的減少很多都實際上變成了弱聯繫。

據說今年微信拜年斷崖式下跌。這我們每個人應該也都能感受到。前些年除夕晚上微信祝福或者微信群里祝福就沒有斷過,而現在要少得多。有可能是大家對微信這種祝福方式審美疲勞,也可能是社會變遷下我們對祝福本身也審美疲勞了。

三、煙花爆竹里的年味

今年放煙花爆竹的明顯多了。煙花禁燃令政策持續鬆綁,點燃了老百姓放煙花的熱情。煙花成為年味的重要代表。人們喜歡放煙花,既是享受視覺和感官刺激,也是想通過煙花尋找正在消失的年味和兒時的記憶。

由於煙花的火爆,煙花生意也成為春節期間最好的行業,能賣煙花的經銷商都贏麻了。煙花也帶動了上游包括造紙、印刷、硝石和金屬礦業開採,以及下游倉儲物流行業和批發零售店等終端渠道發展。越來越多的城市舉辦煙花活動,來吸引遊客,拉動文旅消費。

四、壓歲錢與發紅包

過年對於孩子來說,最期待的就是壓歲錢了。據說有些富裕家庭的孩子,壓歲錢都能攢個幾十萬。雖然大部分壓歲錢最後還是會被大人用各種理由騙走,但拿到壓歲錢紅包本身就是一種快樂。

春節尾聲,中國人的春節儀式感在哪,過年怎麼過才算及格? - 天天要聞

不同於二三十年前,過年紅包五塊十塊就很開心,現在100的紅包都拿不出手了。網上流傳的一張全國壓歲錢地圖,福建莆田12000,北京高達2900元,上海1600,最少的省份也要300了。如果過年到家裡拜年的孩子多了,這對工薪階層來說是真的扛不住啊。

在紅包方面幸好還有中國第一省廣東。廣東人在紅包上的倔強,真是一股清流。廣東的紅包鄰居5元、親戚10元、旁親20元、侄親50元、至親加了錢也就100元。

春節尾聲,中國人的春節儀式感在哪,過年怎麼過才算及格? - 天天要聞

同壓歲錢的越來越多相反,今年群發紅包的明顯少了。騰訊公布的數據,2024年微信紅包除夕收發合計52.7億個,相較2017年142億個,減少將近90億個。微信紅包少了,以往春節里熱鬧的支付寶紅包,今年在朋友圈裡幾乎沒有看到了。京東小紅書的紅包也好像只存在於春晚節目里,完全沒砸出什麼水花。

五、廟裡燒香求財求運求姻緣

雖說中國人絕大部分都是無神論者,但所有的寺廟在春節期間都擠滿了人。到廟裡祈福許願,求平安、求健康、求財運、求事業、求學業、求姻緣,寺廟似乎能滿足人們對未來一切的美好願望。

今年大年初五迎財神和情人節趕到一天,朋友圈裡卻幾乎都是財神,愛情不知不覺完全讓位給了金錢。物慾橫流的社會,金錢成了最大的安全感。杭州北高峰的天下第一財神廟,初五凌晨三點就已經人山人海,上下山的索道要排隊兩個小時,爬山的台階擠滿了人,甚至有遊客被擠暈抬下山送往醫院。

六、走親訪友,怕被盤問

過年走親訪友,總得問點啥吧,不然一堆人坐在一起沒有話題更尷尬。但現在是真沒法問,工資多高,年終獎多少,啥時候升職加薪,有女朋友了嗎,什麼時候結婚,什麼時候要孩子。都是扎心的話題。以前還能其樂融融地在一起沒心沒肺地交流,現在問了很容易翻臉。

春節尾聲,中國人的春節儀式感在哪,過年怎麼過才算及格? - 天天要聞

網上也有很多應對提問的聊天話術或者一句話讓親友閉嘴的毒舌回答,但這些用了更傷感情。岔開話題或者盡量迴避,找到大家都喜歡聊的話題,才更合適。

七、春晚成了北方人的春晚,華南F3不看春晚

南方人的春節儀式感多很多。而北方的春節儀式感可能就只剩下了央視春晚了。這可能也是春晚越來越成為北方人的春晚的原因。東北接近九成人看春晚,北方大部分省份超過六成人看春晚。而南方除了安徽,各省都不足兩成人看春晚,甚至兩廣海南幾乎沒人看春晚。

春節尾聲,中國人的春節儀式感在哪,過年怎麼過才算及格? - 天天要聞

八、家庭與家族團聚

回家不只是自己家的小家庭團聚,更大範疇的的家族團聚也是應有之意。中國是血緣圈子社會,大多數競爭的背後,都是家族力量的博弈。大部分人之所以被鎖定在很低的天花板下,都是因為家族力量的能量級太低。沒有家族力量的托舉,單憑個人力量基本不可能進入或在社會上層立足。

這方面南方比北方好一點,南方家族之間聯繫更多一點,都有家族祠堂,家族內還有各種儀式,有互相傳幫帶的傳統。過年回家,家族成員一起交流,來年能一起合作,互相照顧,共同發展。

尤其是潮汕、福建、浙江等地,家族之間的資源共享,使得共同致富更加容易。北方總體來說,家族觀念已經比較淡泊,本來經濟社會環境就不如南方,個人經商求學從政很難得到家族意義上的支持。

現在很多人也選擇了過年外出旅遊。如果是全家一起外出旅遊,也還符合過年團聚的主基調,如果只是個人旅遊,則和其他節日的旅遊並沒有什麼區別。春節也就只成了一個長假而已。

過年是人們對過去一年的告別,對新的一年的憧憬。年過得好,會得到身體和心靈的休息,能從父母、家族、親朋好友那裡獲得關愛、祝福和奮鬥的力量。過完年,每個人就會又開始新一年的征程,短暫的春節,是為了來年更好的起跑。

---------------------------

上林院:楊飛,經濟學博士,高校教師,深度觀察產業經濟與財經事件。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我對朋友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藏着自己內心深處的秘密 - 天天要聞

我對朋友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藏着自己內心深處的秘密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感受:看到身邊朋友在消費時斤斤計較,買瓶水都要貨比三家,心裡就忍不住泛起一絲不屑,覺得他們太“小家子氣”,而自己似乎在消費上要更豁達、更有格局?但你有沒有想過,這種對他人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背後可能藏着自己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呢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顧家人、還債60萬元:我不能讓他背負着失信的罵名離開 - 天天要聞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顧家人、還債60萬元:我不能讓他背負着失信的罵名離開

4月11日湖南衡陽縣金蘭鎮金家村曾家組來了一位時髦的90後美女沿途不斷有鄉親與她打招呼只見她熟門熟路地走進曾祥再老人的家送上牛奶等禮品,並掏出300元錢然後陪老人聊天拉家常,其樂融融……▲王婷與曾志的伯父。這位90後美女名叫王婷,是曾祥再老人已故侄兒曾志的前女友,因他兒子患有精神疾病,生活無法自理,王婷每年都...
人老了,走不動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這才是真聰明 - 天天要聞

人老了,走不動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這才是真聰明

在人的一生旅途中,當我們步入一定的年紀,就會被過往的記憶所包圍,如同海浪不斷拍打着心靈的岸礁。這便是我們逐漸變得柔軟和寬和的奧秘所在。正如阿根廷作家博爾赫斯所言:“歲月的流轉中,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肩負起越來越沉重的記憶重擔。”這種記憶,尤其
55歲大媽喪偶後頻繁相親,並開出4個條件,大叔直呼:無法滿足 - 天天要聞

55歲大媽喪偶後頻繁相親,並開出4個條件,大叔直呼:無法滿足

閱讀此文之前,請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每天給您帶來不一樣的故事,感謝您的支持,這廂有禮了~01我姑媽也是喪偶後開始相親,要求男方有房有車無貸款,還得會跳廣場舞,結果遇到一個大爺說房子車子都有,就是跳廣場舞會踩腳,最後
想用愛感化“治癒”NPD?別多想了!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務 - 天天要聞

想用愛感化“治癒”NPD?別多想了!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務

面對NPD的各種精神打壓和情感虐待,有些朋友“心胸寬廣、內心強大”,認為自己可以“包容”。另外,還有聖母拯救者心態,總認為她的本質是好的,相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愛能治癒一切”等,希望自己能用愛感化、療愈NPD。不過,“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NPD是一種人格障礙,她們的大腦部分結構異於常人(請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