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不斷往上發展,家庭事業雙豐收,最大的阻礙不是貧窮,而是思維模式。
我們無法改變周遭的環境也改變不了身邊的人,我們能夠改變的只有自己。
一個人要是發生以下轉變,才是人生走上坡路的開始。
變 得 冷 漠
有一種人能力很強,人也非常好,但是生活卻並不如意,甚至過得比別人都差。究其原因,就是因為這個人太過於熱心,精神注意力被嚴重分散。
有一個農村小夥子在城市裡有一份不錯的工作,貸款買了房子,他的父母經常因為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吵架,每次吵架都要打電話讓小伙評理,有時候,小伙的媽媽招呼都不打,就從老家過來住下,因為夫妻倆又吵架了。
小伙下了班回到家,他的媽媽也不會為他準備晚飯,而是聽見自己的媽媽在電話里和爸爸吵架,媽媽一邊罵一邊說:“兒子現在回來了,要不你跟他說!看他向著誰!”
然後就是自己的媽媽一邊抹眼淚一邊訴苦,小伙累了一天還得給媽媽做飯,安慰他。
這樣的生活讓他心力交瘁,越來越不願意與人交流,跟誰說話都覺得累。
父母吵架是孩子童年的噩夢,很多人成年後都很難走出這樣的陰影。
最後小伙決定讓自己的媽媽回老家,不要再來打擾自己的生活,自己在城市一個人打拚不容易,他想專心發展自己的事業。
小伙的媽媽一邊哭一邊說:“我就指望你了,我以後怎麼辦呀。”
但小夥子已經不為所動了,他變得冷漠,他已經厭煩父母這樣幾十年如一日的生活,並且不希望自己以後過這樣的生活。
大家都是成年人,自己的問題應該自己處理,有什麼理由丟給別人呢?適當的冷漠可以劃清彼此間的界限,每個人都應該是獨立的。所謂的孝道,不是承載父母造的惡果,一代代人越過越差。
自從小夥子不再承擔父母吵架的焦慮後,小夥子的精神狀態越來越好,運氣也變好了。
不 再 敏 感
小麗出生在一個普通二胎家庭,家裡有一個哥哥。然而小麗從來沒有感受過當妹妹的幸福,她的哥哥經常打罵她,嫌棄她。父母不但不干涉,也經常罵小麗笨手笨腳。
小麗經常懷疑:為什麼大家都喜歡哥哥,還要生自己呢?
慢慢小麗內心開始自我懷疑,覺得自己真的像是父母、哥哥口中那個笨手笨腳,沒有眼力勁,招人討厭的小孩,覺得自己是多餘的。
強烈的 自卑讓小麗很難與別人正常交流,她總覺得別人都像家裡人說她的那樣討厭她,覺得別人都在看不起她。
有時候別人無心一句話,她卻覺得是在針對自己、侮辱自己,慢慢的小麗看誰都不像好人,脾氣變得非常暴躁,跟誰都不親近。
孤僻易怒又敏感的 性格讓小麗的人際關係出了嚴重的問題,她的生活越來越糟糕。
當小麗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後,她開始強迫自己改變自己的敏感多疑。
別人說什麼,她不再過度去思考別人內心真實的想法,大方與人交流,遇見合不來的人,小麗也沒有糾結到底是對方的問題還是自己的問題。
不去想象別人的真實意圖,不要過於看重自己一瞬間的感受。遇見不好的人和事,一旦動怒,馬上轉移自己的注意力。
把精力集中到提升自己上面,多行動,少動腦,保持心情開朗。
當小麗不再敏感之後,慢慢交到了好朋友,大家都非常健康積極,生活狀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充 滿 自 信
一個人成功的前提是什麼?不是金錢和人脈,而是自信。
自信自己有能力達到某個目標,自信自己能夠干成某事,自信自己的將來一定會越來越好,自信自己值得更好的東西。
很多人不成功就是因為畏首畏尾,事情還沒有做,自己就先打退堂鼓。總覺得自己不行,把目標想象的很困難,連嘗試的勇氣都沒有,怎麼可能會成功呢?
上學的時候,老師讓成績不錯的張同學上台講話,張同學十分窘迫,漲紅着臉連連推辭,而成績非常一般的王同學落落大方的替張同學站在了台上,他自信大方,贏得了大家的一片掌聲。
而張同學連抬頭看台上的勇氣都沒有。張同學非常自卑膽小,別人越是踴躍他越是害怕。
張同學家庭條件很差,他的媽媽從小就告訴他:“咱們家窮,跟別人沒法比,你在外面老實點別惹事,少出風頭。”
張同學內心一直堅信自己跟別人沒法比,就算有機會也願意白白送給別人,儘管成績不錯,但他還是覺得自己方方面面都不行,不敢出風頭。
等張同學工作後,認識了很多一起外地打工的人,大家一起努力,他發現自己的家庭條件也沒有那麼不堪 ,自己的能力也沒有那麼差,慢慢找回了自信。
不必否認自己,一件事情能不能完成,完成到什麼程度,很多時候要看個人有多麼努力,很多工作看的根本不是天賦,大家水平其實都差不多。
當一個人開始變得自信的時候,身邊的磁場就會發生變化,慢慢隨着自己的心境往好的方面發展,只要自信,就算自己的能力不是很強,自己願意去嘗試,就比那些縮手縮腳不敢行動的人邁出了關鍵的一步。
自從張同學變得自信之後,他開始嘗試很多不同的領域,發現了自己身上有很多連自己也不知道的潛質。
當一個人變得冷漠,能夠集中注意力解決自己的問題,而不是在別人身上過度消耗自己的能量,適可而止,擁有自己的邊界感,不再敏感多疑,建立正常的人際關係,不斷鼓勵自己,自信自己有能力過上更好的生活,才是人生走上坡路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