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落葉歸根,是很多人的心愿。
不管人生的成就多高,到年紀大的時候,也大多會想回老家,平整一塊菜地,養幾隻雞鴨,過上夢寐以求的田園生活,看起來是不是很美好。
但趙大姐的親身經歷,總結了血淚教訓,養老千萬別回老家,田園生活看似美好,實則會給你帶來很多苦惱。
趙大姐的自述
我58歲,體制內退休3年,每月有退休金5800塊。
在退休前,我和老伴兒就商量過,年紀大了回老家,也過一段田園牧歌的生活。
之所以這樣打算,是獨生女已經成家,她嫁在外地,婚姻還算不錯,婆婆能幫照顧孩子,也不需要我們操心。
如果我們去女兒家,必然會給她帶來負擔,親人之間也需要講究距離,要是讓她的家庭產生矛盾,就不好了。
要是一直在城裡生活,總覺得乏味,雖然啥也不缺,家屬院旁邊就是小學和超市,距離500米的地方還有個公園,各項設施都很完善,但我還是想換換環境,覺得農村空氣會更清新。
老伴兒比我晚退休兩年,等他退休後,我們回了一次老家。
他兄弟2人,兩人的院子挨着,我們結婚的時候,在老家住過一段時間,後來就不經常回去,院子也讓大哥使用,偶爾回去,大嫂很熱情,總是招待我們吃飯。
他們的態度,讓我產生一種錯覺,認為回家會很受歡迎,最起碼親人團聚,豈不是其樂融融。
剛到家時,大嫂一如既然熱情,趕緊接過禮物,然後端茶倒水,並且特意做了一鍋大盤雞,說難得回來,嘗嘗土雞的味道。
得知我們想長住後,大嫂看了大哥一眼,說:“好事啊,只是老房子長久沒打理,裡面還放了很多糧食,給一點時間,讓他們清空一下。”
老伴兒表示不急,先回來說一聲,我們也要準備一些東西,再請人把房子修繕一下,反正是用來養老,什麼時候準備好再回來住。
大嫂一聽,說:“你們在城裡也不認識家鄉的人,找人修房子的事交給我們吧,我幫你找人,你想修成什麼樣子,說一下就行。”
還是大嫂想得周全,老伴兒臨走的時候,給了5萬塊,用來修房子,讓把屋頂修繕一下,然後把房間都粉刷一遍,大嫂點頭答應了。
沒多長時間,大嫂打來電話,說錢不夠,老伴兒又給她轉了一萬。
忙活了半年,總算房子弄好了,我們買了一些家電,就回到老家,開啟了田園生活。
矛盾凸顯,心很疲憊
想象很美好,現實很殘酷。
我們在城裡住習慣了,種菜沒什麼經驗,自然要向大嫂請教。
她也熱情,一喊就過來,還順手給我們捎來一點她種的菜,有次大嫂在教我種菜的時候,隨口問:“你們不是有退休金嗎?想吃什麼去買點,種什麼菜呀?”
我笑了:“回來就是要過養雞種菜的生活,買的菜沒有種的香。”
大嫂問:“你們退休金有多少?”
我沒多想,隨口說:“我一個月就5800,他稍微多點,能拿到6500。”
也不知怎麼回事,大嫂臉色就不好看了,從那以後,她很少給我拿菜,還經常挖苦我:“何必自討苦吃,一個月掙那麼多錢,想吃什麼買不到。”
有天晚上,我們正在看電視,大哥過來商量,說侄兒在城裡租房,每個月租金2000多,房東還準備把房子賣掉,侄兒一時找不到合適的房子,問能不能住我們的房子,反正空着也是空着。
老伴兒想都沒想就答應了,還把鑰匙給了大哥,他沒提租金,大哥也沒給,這件事就糊裡糊塗辦了,房子讓侄兒住了進去。
本來也沒什麼,想着房子也空着,老家也有住的地方,侄兒住一段時間也無妨,誰知,他住進去的時候,就沒想着走。
大舅家辦喜事,我們一家都去了,侄兒也回來了,有親戚問到他在哪裡,他就說了自己的工作,還提到住在我們的房子。
親戚一聽,順嘴說了句:“還得是親兄弟啊,你看叔叔對侄兒多好,連房子都給了。”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我心裡一下子轉不過來彎,趕緊解釋:“是借給侄兒住的。”
親戚道:“那有啥區別,反正你們沒兒子,養老還得靠侄兒,把房子給侄兒也是應該的。”
什麼就應該的?我沒兒子,但有女兒啊。
當時大哥大嫂就在旁邊,他們完全可以說明白,但他們沒有解釋,而是說了句我終身難忘的話:“我們對兄弟也是很好的,幫他們看了幾十年老房子,一分錢報酬都沒要。”
我終於明白,為何親戚會有這樣的誤解,原來在大哥大嫂的態度里,他們對我們是有恩的,就算我們把房子給侄兒,也不算什麼。
回家後,我跟老伴兒提出回城,他覺得我想太多了,但隨後發生的一件事,就讓他改變了態度。
那天晚上,老伴兒有點心慌,直冒虛汗,我趕緊去喊侄兒,讓他開車幫送老伴兒去醫院,大嫂趕緊攔住,說:“你侄兒喝酒了,開不了車,你快去找別人。”
我來不及多想,趕緊去敲別的鄰居的門,村子裡有車的很少,幸好村西頭王大爺的兒子回來了,二話不說就喊起兒子,開車過來幫了忙。
等老伴兒身體好轉,我提了2箱禮物和一個紅包,去感謝了王大爺,他拒絕紅包,只收下了禮物,說了句:“都是應該的,別見外。”
這件事讓我和老伴兒深思,關鍵時候,親人比不上鄰居,侄兒喝了酒不假,但他連過來看望都沒有,在關鍵時候,大哥大嫂一家都沒人過來,要不是鄰居幫忙,真不敢想。
老伴兒出院後,決定回城,農村再好,但就醫太不方便,而且田園生活也沒想象得那麼好。
總結
趙大姐的經歷,應該很多人都深有同感。
在城裡生活習慣了,回到農村並不是特別好的選擇,因為你想象的田園牧歌,跟現實相差很遠。
有人的地方,就有利益衝突,尤其是親戚,更喜歡攀比,一旦知道你的退休收入,就很容易心理不平衡。
親人之間的問題,最讓人心累,因為你沒辦法講道理,就算你想就事論事,對方也會扒拉出陳芝麻爛穀子的事情,讓問題複雜化。
所以,還是別輕易會農村,如果一定要回去,也別透露你的退休金,關起門來過日子,才能感受到一些清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