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中明蘭婚後回門,祖母告誡她在婚姻中,女人不要太賢惠

2023年06月22日14:48:03 情感 1590

《知否》中明蘭婚後回門,祖母告誡她在婚姻中,女人不要太賢惠 - 天天要聞

知否》這部劇,裡面蘊含著不少人生的道理,有教育兒女的方式,有婚姻的真相,還有處世為人的原則,值得我們多次學習。盛老太太有大智慧,全心全意的去培養明蘭,是她人生的領路人。在明蘭和顧廷燁新婚回門時,她告誡明蘭,在夫妻相處中,一定不要太賢惠,不然會後悔一輩子的,這是為何?


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的極致讀書,今天帶你來揭秘!

《知否》中明蘭婚後回門,祖母告誡她在婚姻中,女人不要太賢惠 - 天天要聞

盛老太太自從養了明蘭以後,教她應對各種情況,帶她看老家表姐淑蘭的婚姻,讓她看到這其中的厲害。祖母對明蘭說,結婚應該挑一家人口簡單,婆婆慈愛,丈夫顧家敦厚的,日子最好不要有什麼波瀾,能一眼望到頭的,那就是最好的。人生控制在自己的範圍內最好。


祖母讓明蘭管家,一方面是想讓她學習,以後嫁出去可以得心應手,另一方面也是想讓她自己獨立,自己撐得住。明蘭本身也聰慧,一點就通,但是在盛家和墨蘭那都是小打小鬧,頂多被罰跪祠堂,成了親就沒有那麼簡單了,要想過上順風順水的好日子,可不是那麼簡單的。

《知否》中明蘭婚後回門,祖母告誡她在婚姻中,女人不要太賢惠 - 天天要聞

女人要自己撐得住


回門的時候,祖母問明蘭可過的好?明蘭高興的說,“你孫女婿事事都照顧着我,他們家人誰給欺負我。”盛老太太一聽就明白了,自己的孫女現在被人寵愛,維護,掉進了蜜罐子里,忘了自己的處境。於是就問了她幾個問題,府中誰管事?房子要不要修繕?府上的定產有多少?


明蘭一問三不知,祖母說“我把你教的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成了親卻被男人藏在屋裡頭,丟不丟人啊!”明蘭自然是懂得管家的,祖母這番話也是在告訴她,他雖然事事都護着你,但是你也不能太依賴,荒廢了自己的一身本事,只讓他一個人撐,等到他累了的時候,你怕是撐都撐不住。

《知否》中明蘭婚後回門,祖母告誡她在婚姻中,女人不要太賢惠 - 天天要聞



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跑,終究還是要靠自己撐住。現在也是,女人婚後一定要獨立,不僅是經濟獨立,還是精神獨立,有自己的工作,自己的圈子,日子才會過得更加舒心。一個男人對你再好,你也不能太依賴,能對你好,自然也能對你不好,到時候你可怎麼辦?


必不可少的有兩個,一是錢,誰都可能棄你於不顧,但是握到手裡的錢不會,這也是自己的底氣。二就是心腹,也就是朋友,可以為你出謀劃策,聽你傾訴心事,在你不清醒,不冷靜的時候,及時的點醒你。就算是丈夫現在全身心的維護你,你也不能把全部依靠在他身上,這樣你的生活基本就過得舒心了。

《知否》中明蘭婚後回門,祖母告誡她在婚姻中,女人不要太賢惠 - 天天要聞

不要假扮賢惠


祖母對明蘭說,“你做了什麼事,千萬不要藏着掖着,假扮賢惠,這樣你們夫妻反生隔閡。”顧廷燁是個耿直的人,容不得別人欺騙,就算有意見不合,但也只是一時的,對事不對人,對婚姻沒有威脅,但要是耍心眼,那是人的問題了。這放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是受用的,正是夫妻相處之道。

《知否》中明蘭婚後回門,祖母告誡她在婚姻中,女人不要太賢惠 - 天天要聞

人和人之間有不一樣的看法是正常的,互相說出來,大不了就算吵一場架,辯駁一下。但要是你瞞着我,我瞞着你,我們背後搞動作,事情一旦被對方知道,那就不一樣了,可想而知是什麼結果。夫妻兩個人應該是一條心,遇到問題商量着來,一起面對。


不能一味的賢惠


在古代,賢惠是衡量一個妻子的重要標準,這樣才是一個好妻子,女人們也把這條作為夫妻生活準則,努力的賢惠,不賢惠就有人會擔心你嫁不出去。就比如,宥陽老家的品蘭,就喜歡玩,打獵射箭,上樹這些那是樣樣精通,就是不喜歡女紅,一點都不賢惠,但是活的開心,總有人會喜歡她這樣的。

《知否》中明蘭婚後回門,祖母告誡她在婚姻中,女人不要太賢惠 - 天天要聞

她的姐姐淑蘭就十分的賢惠,聽婆婆的話,聽丈夫的話,受婆婆的諷刺還不敢還嘴,丈夫納小妾,也不能說什麼。但淑蘭的賢惠,換來的卻是婆家的得寸進尺,更加不把她當回事,把淑蘭當做軟柿子捏,花她的嫁妝,用她帶來的下人,還覺得自己高高在上。


在婚姻中,男人和女人的地位應該是平等的,每個人都應該對家庭做出一些犧牲,而不是只讓女人承擔照顧家庭的角色。你賢惠的多了,就會讓人覺得那是理所當然的,我們都聽說過一句話,太懂事的孩子沒有糖吃。當你習慣了賢惠,也會把自己的情緒放在最後,也就沒人把你當回事。

《知否》中明蘭婚後回門,祖母告誡她在婚姻中,女人不要太賢惠 - 天天要聞

有的女人在家裡照顧老小,周周到到,家務活自己都承包了,“賢惠”的已經把丈夫慣的什麼也不做。回到家裡就是一躺,讓他幫忙干點活,還說自己累了一天了,誰不是忙裡忙外一天了,就他嗎?最後男人狠心拋棄了“賢惠”的女人,扭頭又娶了一個十指不沾楊春水的。如今倒是會燒飯做菜了,還把不做家務活的女人當做掌中寶。


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反差?就是被慣的,前妻什麼都給他做了,對他言聽計從,也就被他輕視了,太“賢惠”反而被當做理所當然,這就是廉價的付出。就像是衣服打折的時候,沒幾個人買,漲價了,一群人搶着要買。在婚姻中,要適當的做一個甩手掌柜,很多事情你要指引着他去做,而不是自己一個人在那苦哈哈的干。

《知否》中明蘭婚後回門,祖母告誡她在婚姻中,女人不要太賢惠 - 天天要聞

永遠要把希望放在自己身上


盛老太太是在教明蘭,只有自己足夠優秀,哪怕是過不下去了,和離了,自己也能把日子過好。愛別人的前提是愛自己,女人的幸福感不能只來自男人的寵愛,而是靠自己的本事、價值來獲得對方的肯定和愛,對於優秀的女人來說,幸福的婚姻不是雪中送炭,而是錦上添花。


我們要先做一個獨立的、對自己滿意的人,先愛自己,然後愛人,哪怕自己是一個人,也能活的精彩!

《知否》中明蘭婚後回門,祖母告誡她在婚姻中,女人不要太賢惠 - 天天要聞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冤案,當罪魁禍首找到時,已經晚了 - 天天要聞

冤案,當罪魁禍首找到時,已經晚了

冤案,當罪魁禍首找到時,已經晚了。1986年,汪英和劉青兩人結婚。汪英漂亮,劉青高大英俊瀟洒,人人都說,金童玉女非常相配的一對。酒席整整擺了30桌。酒席後回到家,汪英劉青和父母家一家四口,一起清點收回的紅包。
被婚姻、家庭折磨多年的中年人,要“另謀出路”了 - 天天要聞

被婚姻、家庭折磨多年的中年人,要“另謀出路”了

01絕大多數中年人都抱怨,人到中年不如狗。“不如狗”的根源,究竟是什麼?一針見血地說,人到中年不如狗的根源,就是讓人既愛又恨的婚姻和家庭。不論你是男人,還是女人,一提到婚姻和家庭,絕對會各種抱怨。但是,又無可奈何,畢竟日子還需要過下去。
媳婦狠心撇下三姐弟離家,男子氣憤之下引發腦梗,姐弟三人抓鬮決定命運 - 天天要聞

媳婦狠心撇下三姐弟離家,男子氣憤之下引發腦梗,姐弟三人抓鬮決定命運

“爸爸不會又被趕回來吧?上次那人說的可難聽了。”姐弟三人幹活時說起了悄悄話。家裡已經快到了無米下炊的地步,三姐弟自發地擔心起了未來的日子。“聽奶奶說爸爸天生腦血管狹窄,年紀越大越容易出血”“上次把我嚇壞了,要是萬一搶救不及時,我們就再也看不見爸爸了”姐弟三人你一句我一句地討論着爸爸的病情,生在這樣的...
有人給52歲單身的堂哥介紹女朋友,家人卻勸他還不如單身到底 - 天天要聞

有人給52歲單身的堂哥介紹女朋友,家人卻勸他還不如單身到底

遲來的春天"楊建國相親成功啦!"廠區大喇叭里播出這則消息時,我正推着二八大杠往家走,不由得停下腳步,心裡五味雜陳。那刺耳的廣播聲傳得老遠,引得路過的工友們紛紛朝我投來好奇的目光。"老趙,你堂哥終於捨得娶媳婦啦?"車間的王師傅扯着嗓門喊道。我
姑姑葬禮剛結束,她兒子就找到表姐:我媽給你的20萬快點給我 - 天天要聞

姑姑葬禮剛結束,她兒子就找到表姐:我媽給你的20萬快點給我

姑姑的遺願"馮表哥,我媽臨走前給你的二十萬,你得還給我,那是我的遺產。"姑姑的骨灰盒還熱着,張明華就站在我面前,眼裡只有錢。我一時語塞,看着他急不可耐的樣子,心裡又酸又澀。我叫馮長河,今年四十有五,在縣裡一所中學教書。已是小有名氣的語文組組
愛上一個有家庭的人,最好的結局,往往指這些 - 天天要聞

愛上一個有家庭的人,最好的結局,往往指這些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在情感的道路上,人們偶爾會誤入複雜的境地。愛上有家庭的人,內心糾結與掙扎叢生。不少人在這份特殊的情感中徘徊,以為能堅守出別樣美好,卻不知這常是布滿荊棘的迷途。其實,這份愛看似熱烈,卻可能不經意間灼傷自己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