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歲以後,需要“放空”自己

2023年05月23日18:44:17 情感 1721

01

房子要“放空”,才能在極簡生活中找到樂與美。

《菜根譚》中有言:貧家凈掃地,貧女凈梳頭。景色雖不艷麗,氣度自是風雅。

意思就是說:一個家庭,哪怕再貧窮,也要將地打掃得乾乾淨淨;一個貧困人家的女人,就算穿戴樸素,也要將頭梳洗得清清爽爽,也許容貌並不出眾,卻能流露出一種高雅的氣質。

由此可見,一個人物質上的貧窮並不可怕。在困窘的時候,仍能保持操守、樂觀向上的人,比起那些生活富足卻茫然無所求的人來,不知要幸福多少倍。

對於很多70後、80後來說,這樣的場景就是小時候生活的日常:大家都很窮,衣服還打着補丁,但都很珍惜,洗得發白的舊衣服穿在身上,並沒有多少違和感。家家戶戶都比較簡陋,每樣東西都有其“巨大”的作用,總被擦拭得乾淨、鋥亮。

物質上的匱乏,除了捉襟見肘的尷尬之外,更多的是成為一種鞭策,警醒着人們努力打個“翻身仗”。於是,每個人都好像有使不完的勁,對待工作、學習、生活都格外上心。

秉承這種單純的“讓生活過好點”的想法,多少人留下了抹不去的關於“窮開心”的記憶啊。

年過五十,不管前面大半輩子賺錢是多是少,家中多半已經被各種“雜物”塞滿了,衣食住行的必需品,也許已經年代久遠,也許只是一時興起,買回來還沒來到拆封的小物件,總而言之,房間里的東西越來越多,給人一種無法轉身的窒息感。

物質上的豐盈,起初是讓人快樂的。但很可惜,這種快樂也持續不了多長時間。當人們獲取物質逐漸變得容易之後,物質帶給人們的幸福感就在不經意間迅速消失了。

此時,如果不能定期給房子做一次徹底的大掃除,讓房子歸於“放空”,自己的生活,也就如同背負了沉重的包袱,舉步維艱了。

因為打小就做家務的緣故,每到周末,我便習慣性地花上整整一個上午或一個下午,打掃衛生。

孩子還小的時候,覺得每次大掃除是一種折磨,歸置齊整的物品,只需孩子睡醒之後玩一遍,就又全部亂套了。孩子長大之後,每次大掃除,倒成為了一種“療愈”,每樣東西都承載着過去日子的回憶,在一次次“斷舍離”中,把那些會勾起不快樂、不甘心的物件丟棄,便像是電腦定期清理“垃圾”,不但擴大了“內存”,還提升了運行速度。

年過五十之後,每天抽出時間來“清理”一下房子吧,留下生活必需品,把那些可有可無的東西打包收好或者當成垃圾掃地出門,你會發現,整個過程中的自己,是無比輕快的、歡暢的。

當房間重回簡潔、整齊,那些屬於生活的樂與美,也就更容易被發現,被體察了。

五十歲以後,需要“放空”自己 - 天天要聞

02

心要放空,才能“浮生偷得半日閑”。

《莊子·人間世》中有這樣一句話:“虛室生白,吉祥止止。”這句話的意思是,把一座房子里的雜物都清出來了,沒有能遮住光亮的地方了,所以房子就變得明亮通透。

放到人身上的話,那就是如果一個人將心中的雜念和慾望清空,變得心中無煩惱,那麼好運氣自然而然就會找上門來。

記憶中,二舅爺是個命苦的人,他結婚四次,前三任妻子都因病早早地亡故了,第四任妻子生下一個女兒後,因不滿二舅爺愛讀書、愛喝酒,選擇離婚。自此,二舅爺就帶着女兒獨自生活,他在哪個村小教書,隨便找一件雜物間就是他的家。

從民辦老師到轉為公辦老師,二舅爺在五十多歲時,才拿到了“正式教師”的“高工資”,只是,他依然很窮,多領了一些工資,自然,買的書也更多了,買的酒也更多了。

每每走進他狹窄的書房兼卧室,滿屋子都是書,那也是我而是的最愛,一有空,就去看書,不願回家。

對此,二舅爺很是歡喜,他最喜歡“愛讀書、勤上進”的晚輩了,經常給我講他讀過的書,還送了很多適合“小孩子”讀的書給我。

教書和讀書之外,二舅爺喜歡寫毛筆字、種花、喝酒,也因為這些小愛好,有很多朋友。等到他的女兒出嫁時,雖然沒有豐厚的嫁妝,但來的客人卻很多,場面很是熱鬧。

二舅爺一輩子也沒有建一棟屬於自己的房子,也沒有多少存款。他去世之後,只留下一屋子書,和一摞一摞的書法、字畫。他的女兒是有幾許怨氣的,翻找了許多遍,也沒能從中找出個存摺之類的有用的東西,懊惱地把書和字畫當廢品賣掉。

但我想,二舅爺是沒有遺憾的,不管生活遇到了多大的難題,他總能“浮生偷得半日閑”,或看書,或飲酒,或澆花,或以書畫會友,他這看似窮困潦倒的一生,實則全然遵照了他的內心指引啊。

年過五十,或許每個人都有“不可觸碰”的傷疤,或是工作上的失意,或是情感上的困惑,或是健康上的隱憂,無論哪一樣,都讓人覺得壓力山大,心頭被壓得沉甸甸的,喘不過氣來。

此時,若自己不能開導自己,及時將“情緒垃圾”排空,讓心靈“放空”,便會陷入一種“永無寧日”的自我束縛中。

要明白:人生是需要留白的,有限的人生中,不能只是被名利慾望填滿,卻忽視了健康、快樂、家庭等有意義的事情。那些費盡心思,總也追求不到的事情,就不要再苦苦追求了,讓時刻緊繃的神經舒展開來,讓疲於奔命的自己放鬆開來,日子或許就是另一番模樣了。

五十歲以後,需要“放空”自己 - 天天要聞

03

身要“放空”,才能體會到“無事一身輕”。

五十歲以後,要學會做“減法”,才能體會到“無事一身輕”的愉悅。

對於很多人來說,賺錢是很重要的,為了能多賺錢,他們捨棄了休息的時間,更“捨不得”退休。

當然,只要身體還能撐得住,也的確很享受這種“又忙又累又有收穫”的日子,繼續幹下去也無可厚非。

但,對於那些一直在“硬撐”着的人,就着實沒有必要了。

比如,我們老家鎮上一位開雜貨鋪三十多年的老闆娘,在兒女成家之後,便開啟“放飛”自我的生活了:買了一輛房車,開始自駕游,每到一處,都拍照、拍視頻,日子過得讓人羨慕不已。

這種“不按常理”出牌的“准退休”生活,已經成為越來越多人的一種選擇。

比如,網絡上報道的《8年騎行12個國家,騎行治好了我的抑鬱症》的李冬菊,《國企退休前,我賣掉一套房獨自去留學》的董小姐,她們無一例外地選擇了,讓自己“躬身”於自己熱愛的事情。

在挑戰自身生理、心理的極限上,獲得關於被肯定、被認同、被尊重的更高階層的安全感,從而活出了自己理想中的模樣。

這的確,需要勇氣,更需要強硬的執行力。

然而,生活,就是這樣,只有不斷地去調整自己,才能與身邊的世界達成真正的“和解”。

正如《莊子》里有一句話:“得而不喜,失而不憂。”曾國藩也曾說:“沒了得失心,則聲氣舒展,此心與旁觀者一般,何事不濟?”

得到的時候,不要過度開心;失去的時候,也不要過分憂傷。

我們這一生,本就活在失去與得到之間,得到自己想要的,的確是一件令人歡喜的事情;但是失去自己所愛的,也未必就是一件壞事,正所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得到與失去,並不是絕對的好與壞,而是一種禍福相依的流轉。

五十歲以後,需要“放空”自己 - 天天要聞

04

結束語:

五十歲以後,學會“放空”自己吧。

只有做到得之坦然,失之淡然,才能真正活得安然。

作者:如風輕似雲淡。

您的幸福,我的祝福。

圖片源自網絡。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每年都如此,沒什麼不一樣 - 天天要聞

每年都如此,沒什麼不一樣

快船的賽季結束了。 今早進行的搶七大戰,快船19分劣勢不敵掘金止步首輪。除了首節短暫領先外,快船被完全壓制,比賽中分差一度被拉到三十多分。 這一戰,泰倫盧選擇變陣,用小瓊斯替下鄧....
夫妻五一假期因開車問題吵架,丈夫被扔高速上手機也沒帶,只好在車道上插兜散步 - 天天要聞

夫妻五一假期因開車問題吵架,丈夫被扔高速上手機也沒帶,只好在車道上插兜散步

假期出門,難免遇到不順心的事兒。5月1日早上,一名男子就因為開車途中跟妻子發生口角,被對方趕下車,“扔”在了京滬高速上。5月1日,揚州京滬高速界首服務區附近,民警發現一男子單手插兜、大搖大擺地在應急車道上散步,趕緊上前阻止。經了解,男子姓鄭,與妻子從南方自駕回河南,途中,兩人因開車問題發生爭吵,妻子一氣...
男人在你面前有這3種行為,說明他愛你很深 - 天天要聞

男人在你面前有這3種行為,說明他愛你很深

真正愛你的男人,不靠嘴說。他的愛,藏在細節里,落在行動中。很多女人在關係里患得患失,其實不是因為不夠愛,而是遲遲等不到一個明確的回應——他到底有多在乎我?其實判斷一個男人愛不愛你,從不複雜。他若真情深重,會在生活的每一個細枝末節中,把你擺在
身上有這3個特徵的女人,即使長得一般,男人也愛到着迷 - 天天要聞

身上有這3個特徵的女人,即使長得一般,男人也愛到着迷

一個女人能不能吸引男人,從來不只看外表。真正讓男人動心的,是一種深入骨子裡的氣質,是她身上那種讓人一靠近就放鬆、想靠近的能量。你不必多美,也不需要多完美。能讓一個男人心甘情願愛下去的,是那種讓他“離不開”的感覺。而這種感覺,往往藏在你自己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