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心“中特哭”

2023年05月14日20:15:23 情感 4601

傷心“中特哭” - 天天要聞

a股股民不哭,美股還有特停十日的陪你

文|張雲

編輯|郭楠

穩了,這回穩了!”五一經歷了人擠人的小蔡看到上證指數節後站上3400,認為自己已經“悟道”,“就是要在人流多的地方擺攤做生意!”

小蔡跟着人群毫不猶豫地殺入了中特估,享受了四天的陰線後,小蔡發現自己被狠狠地晾在了山頂。

五一期間小蔡和小刀跑出去玩了一趟,用小蔡的話說,這叫以實際行動支持經濟復蘇。結果悲壯程度直逼2015年的為國接盤,兩人結結實實被堵了個實在。

 為了計劃本次出行,兩人提前都請了幾天年假,但5月4日a股開盤小刀的注意力明顯被拉走。儘管節前請假時就寫了兩頁關於持倉的邏輯,以便老闆與同事交接的時候能了解交易計劃,小刀依然用手機看着行情,時不時用微信語音和公司同事溝通。

小蔡的心則大得多,手機幾乎不看,專心搗騰自己新買的手持拍攝雲台。他見小刀神色凝重,不由得好奇問小刀在看什麼。

小刀說自己節前買了一個股票,走勢有點奇怪,所以先看看觀察一下再說。小蔡湊過去一看,是一個叫做秦港股份(601326.sh)的股票。

小蔡不禁好奇,節前大家的注意力都在傳媒股,小刀為什麼買了這個股票?小刀倒也不賣神秘,因為節前有個板塊走勢比較凌厲,風頭直壓人工智能,這個板塊就是中特估。

原本小刀的注意力也在人工智能的“ai+”,後來中國平安(601318.sh)的突然漲停引起了他的關注。小刀把發現告訴了自己老闆,老闆馬上搭通天地線,四處問賣方分析師和買方同行。

沒想到同行相輕的定律也出現在金融圈,“啊?你們現在才看到啊?你看下中船科技(600072.sh),中特估啊。”

不僅如此,對方抓着老闆就是好一頓揶揄:“我剛入手了一個xx短線策略系統,市場最新最熱的熱點題材我馬上就能發現,題材邏輯馬上可以抓取到。這一年要價也比你幾個研究員和交易員便宜多了。”

小刀馬上察覺到老闆臉色不好看,人工智能說不定在未來會替代掉自己,內心壓力不小,一時間內心煩亂便在節前買了點秦港股份。

不想這個被小蔡看見了,小蔡說這個票不姓“中”,為啥也算中字頭呢?小刀反問,前幾天擺攤的場景看到了嗎?你說消費者能分清擺攤的都是什麼品牌嗎?餓了不得有啥買啥?

小蔡恍然大悟。後面幾天的玩耍也心不在焉起來,更不要說自己眼見小刀的股票連續漲停,一邊玩還能一邊收割,這刀也太鋒利了。正式開工後小蔡二話不說對着中特估就是一頓狂轟亂炸。

周末的時候,中特估已經徹底變成了“中特哭”,小蔡默默擦乾眼淚,對小刀產生了嫉妒:這些人就是來割我們韭菜的,每次說一個概念如何如何,沒兩天就徹底歇火,以後熱門股票和題材都不去,就搞價值投資!

小蔡把自己的想法寫在了票圈,小刀看到了,知道自己的老同學心態崩塌,也沒生氣,主動和小蔡說,既然大家興趣一致,那以後公司要是有新崗位,先推薦小蔡來試試,也許近距離觀察之後便會知道賺虧乃炒家常事,偶爾一次交易不要做太多的延伸。

小刀為了安慰小蔡,告訴他最近發生在美股市場的一件“大事”:一個叫做中陽金融(top.us)的中國香港在線券商股,在一天的時間裡上漲超過了10倍,又在一天的時間裡跌去將近80%。如果要論天台的所有權,a股股民顯然分量不足。

傷心“中特哭” - 天天要聞

(中陽金融日線圖)

指數紛紛破位

由於“中特估”的強勢,近期的上證指數顯然已經無法準確描述整體市場的狀態。於是這次小刀告訴小蔡用萬得全a、萬得主板與萬得雙創指數來觀察上周市場的狀態。

傷心“中特哭” - 天天要聞

(萬得全a指數周線圖)

傷心“中特哭” - 天天要聞

(萬得主板指數周線圖)

傷心“中特哭” - 天天要聞

(萬得雙創指數周線圖)

傷心“中特哭” - 天天要聞

(萬得風格指數周漲跌幅)

上周行情用簡單的“破位”兩個字就能形容。除去中特估的影響,這幾周主要指數實質上都處於下跌,但上證指數卻給人一種接近突破的狀態,甚至一度突破了3400。

一周下來看圖黨應該非常失望,這是一個妥妥的“m”頂。甭管什麼風格、盤子大小、價格多少,大家都在下跌。

傷心“中特哭” - 天天要聞

(申萬一級行業指數周漲跌幅)

行業方面,由於中特估橫跨各種行業,投資者也沒辦法用普通的行業指數來描述上周到底是哪些在上漲。最高的公用事業上漲1.95%,最低的建築裝飾下跌5.98%,但兩者中都有中特估的股票。

以個股來觀察就更加分裂,十大牛股靠前的依然還是人工智能家族的aigc(人工智能生成內容)。但前期曾經是十大牛股之一的佰維儲存(688525.sh)一口氣回落了30%,帶領人工智能登上十大熊股。

傷心“中特哭” - 天天要聞

(上周十大牛股)

傷心“中特哭” - 天天要聞

(上周十大熊股)

火爆的中特估更是牛股熊股都有份:牛股有中視傳媒(600088.sh)、中船漢光(300847.sz)、中紡標(873122.bj),熊股有中央商場(600280.sh)。

市場的分化正在加劇,而且整體形勢偏向於空頭。“希望下周見底反彈。”小蔡默念,但這也僅僅是一個美好的願望。

美版“小作文”股票收穫十日特停

不少a股股民曾經詬病國內交易制度太過嚴苛,不僅有漲跌幅,還是“t+1”交割,還要控制個股短期漲跌幅,動不動就特停某個股票,“其他國家都不這樣,怎麼交易都沒人管”的言論充斥股民的認知。上周發生在美股的一件事卻刷新了他們的認知。

一個中國香港的在線券商股中陽金融,在短短數日內遭遇了暴漲暴跌,幾天後(交易已經趨緩了)被美國證監會停牌十天。

該股曾經一日內上漲1110%,也就是十倍。然後又在一天內下跌將近80%。

傷心“中特哭” - 天天要聞

(中陽金融4月28日分時圖)

傷心“中特哭” - 天天要聞

(中陽金融5月4日分時圖)

從暴漲到暴跌,中陽金融的多日分時圖是這樣的:

傷心“中特哭” - 天天要聞

(中陽金融多日分時圖)

美國證監會(sec)在5月12日緊急宣布該股票停牌十日。是的你沒看錯,該股票從5月12日到5月25日,連續停牌十日。

在美國證監會宣布上述決定之後,中陽金融依然還有交易,從當地時間早上9點半一直交易到10點09分左右。只不過當天全是是向下的逃命交易,截至正式停牌前股價下跌30%,隨後納斯達克等交易所宣布當天的交易無效。

過去一直有論調稱中國股票市場中散戶居多,因此個股與指數常常呈現大幅波動,用來對比的則是“成熟”市場之一的美國股市。“慢牛”、“機構投資者多所以不會大漲大跌”,“美國證監會以及監管層不會對市場過多干預”等言論層出不窮。

事實證明這很有可能是資訊和信息經過過濾後的片面了解,成熟資本市場一樣有暴漲暴跌,且幅度不會比僅有30多年歷史的中國資本市場小。而美國的監管部門也沒有教條地抱着“自由主義”不放,坐視不理,關鍵時刻手段之雷霆可能超出我們想象。歷史上無數次的金融危機告訴我們,監管一旦鬆懈並掉進了“自由主義”的旋渦,其後果是嚴重的。

從每周十大牛股與十大熊股來看,監管層在全面註冊制後強化的短期異動規則十分有效,目前a股市場上已經很難有10個交易日上漲超過100%(雙創為200%),或下跌超過50%(雙創為70%)的股票出現。

對比停牌制度,國內的特停也相當有人情味,至少一口氣停牌十天的情況非常少見,而類似中陽金融的走勢在大部分a股中也幾乎不可見(不設漲跌幅的品種除外)。

是什麼導致了中陽金融的暴漲暴跌?答案居然是a股近期監管頻頻出手大力打擊的“小作文”。但美版的小作文更傾向於套利交易制度上的漏洞。據悉本次交易的幕後推手可能是美國知名“散戶大本營”reddit網絡社區wallstreetbets頻道。

這個類似國內股吧的資訊服務平台,最為人所知的便是兩年前的遊戲驛站(gme.us)打爆空頭圍獵華爾街事件。當時,有投資者發現遊戲驛站中空頭機構通過衍生品期權等持有的規模遠超真實的股票規模,換句話說,如果給予該公司一個基本面的想象力,完全可以達到以極小的代價完成逼空,因為逼空到了最後階段完全是空頭為了平倉而被動買入,這個時候已經和公司基本面毫無關係了。

逼空的主力則是沒辦法獲得專業投資信息的散戶。遊戲驛站正是因為散戶的集結與參與,而讓持有該公司空單的華爾街機構們大吃苦頭,本次的中陽金融也是如此,據悉有炒家在該平台上號召散戶參與中陽金融的逼空。

業內將這種號召散戶參與的股票稱為“模因(meme stocks)股票”。模因一詞來源於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的《自私的基因》。

模因是從思想到思想的自我複製,就像基因通過有機體自我複製一樣,通過模仿或其他非遺傳方式從一個人傳給另一個人的文化或行為系統的要素。

這個概念與索羅斯倡導的“反身性”有一定的相似之處,只不過反身性是源於一個人自己說服自己。它們都是利用人性和信息不對稱來達到最終的目的。

而無論是美股還是a股,都有一批投資者在高位接盤,可能是中陽金融被小作文號召逼空的散戶,也可能是跟着小刀買入中特估的小蔡。

(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須謹慎。)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修車棚里的“月光寶盒”:打開父親沉默的愛 - 天天要聞

修車棚里的“月光寶盒”:打開父親沉默的愛

那年深秋的夜晚,我在老家雜物間翻出一個銹跡斑斑的鐵皮盒。盒蓋內側貼着張泛黃的日曆,1998年9月12日被紅筆重重圈住——那是我被診斷出先天性心臟病的日子。盒底散落着醫院繳費單、中藥藥方,還有張皺巴巴的便簽,上面歪歪扭扭寫着:“砸鍋賣鐵也要治
藏在快遞盒裡的秘密:當我拆開母親寄來的第108個包裹 - 天天要聞

藏在快遞盒裡的秘密:當我拆開母親寄來的第108個包裹

上周收到母親寄來的包裹時,同事們又開始打趣:"你媽是不是開快遞公司的?"我笑着拆開牛皮紙,二十包真空包裝的槐花蜜滾落出來,最底層壓着張泛黃的便簽:"新蜜,記得每天沖一杯。"這是母親今年寄來的第18個包裹,而從七年前我到外地工作起,這樣的包裹
凌晨三點的急診室,我終於讀懂了父母的“謊言” - 天天要聞

凌晨三點的急診室,我終於讀懂了父母的“謊言”

凌晨三點零七分,急診室的熒光燈刺得人睜不開眼。消毒水的氣味混着此起彼伏的呻吟聲,我攥着繳費單的手指冰涼。走廊盡頭傳來熟悉的咳嗽聲,轉頭看見父親弓着背蜷縮在塑料椅上,母親正用掌心輕輕拍着他的後背,像哄着小時候發燒的我。
准婆婆用二手貨當婚房:二婚女孩的尊嚴,真的一文不值? - 天天要聞

准婆婆用二手貨當婚房:二婚女孩的尊嚴,真的一文不值?

“看到全屋二手傢具時,我突然明白——在她眼裡,離過婚的我,連套新傢具都不配。”最近,一位網友的婚房經歷引發熱議:她曾有過失敗婚姻,如今遇到真心相待的男友,卻因“二婚”標籤遭准婆婆嫌棄,不僅被安排二手房當婚房,屋內更是堆滿不知從哪淘來的二手貨
冤案,當罪魁禍首找到時,已經晚了 - 天天要聞

冤案,當罪魁禍首找到時,已經晚了

冤案,當罪魁禍首找到時,已經晚了。1986年,汪英和劉青兩人結婚。汪英漂亮,劉青高大英俊瀟洒,人人都說,金童玉女非常相配的一對。酒席整整擺了30桌。酒席後回到家,汪英劉青和父母家一家四口,一起清點收回的紅包。
被婚姻、家庭折磨多年的中年人,要“另謀出路”了 - 天天要聞

被婚姻、家庭折磨多年的中年人,要“另謀出路”了

01絕大多數中年人都抱怨,人到中年不如狗。“不如狗”的根源,究竟是什麼?一針見血地說,人到中年不如狗的根源,就是讓人既愛又恨的婚姻和家庭。不論你是男人,還是女人,一提到婚姻和家庭,絕對會各種抱怨。但是,又無可奈何,畢竟日子還需要過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