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繼父斷絕來往10年,回鄉給父母上墳得知實情,決定給他養老

2023年05月13日18:31:09 情感 1165

講述:謝玉芬

撰寫:明豪兄

我和繼父斷絕來往10年,回鄉給父母上墳得知實情,決定給他養老 - 天天要聞

轉眼間,我在武漢生活十年了。嫁給老公大強這些年,我從未回老家鄉下給父母上墳,每年總是找理由拖下一年,時間越長,越發感到歸鄉情怯。

我幼年時隨父母在老家鄉下生活,日子過得並不富足。在父母的關愛下,我和多數普通孩子一樣,也有過一段無憂無慮的童年。

七歲那年,父親不幸因病離世,自此我和母親相依為命。母親含辛茹苦,每天起早貪黑,做農活,做小工,賺辛苦錢,培養我讀書。幾年來,沒見過她添一件像樣的衣服,穿得破破舊舊,對我卻從不吝嗇。

我讀初二那年,母親42歲,常年的辛苦勞作,讓她已是滿臉滄桑,早生華髮。

有一個星期天,我回到家中,母親拉着我坐下,略帶羞澀地對我說,有人幫他介紹了一個五十多歲的男人,是個單身漢,老實厚道,幹活勤快,願意來我們家和我們一起生活,她徵求我的意見。

我幼年喪父,性格叛逆,沒有體諒母親的不容易,反而責怪母親心裡沒有逝去的父親。

母親解釋說,她感覺身體越來越差,有個人幫幫他,能更好地照顧我。

我在學校住讀,回家很少,心裡不痛快。僵持了一段時間後,我還是同意了繼父來我家生活。

母親和繼父簡單辦了一桌酒席,請親戚朋友吃了一餐飯,繼父就正式來我家了。

繼父和母親每天起早貪黑,把荒廢的田地全部種了稻穀和蔬菜,吃不完的就挑到集市去賣,農活不多時,就去建築隊做臨時工,家裡的條件也漸漸好轉,不再入不敷出。

母親的臉上有了笑意,容光煥發,有個人一起幹活,嘮嘮家常,心情也好多了。

看到母親的狀態,我雖然也高興,但從來叫不出繼父一聲“爸爸”,盡量避開繼父,很少和他說話。

每次回家,看見母親和繼父有說有笑的樣子,我心裡有些不自在。我總覺得繼父是個外人,不是我們家庭的成員,只是和母親湊合過日子。我想起逝去的父親,他的音容笑貌,歷歷在目,令我思念不已。

繼父並不在意,每次我回家,他都笑眯眯地喊我的名字,忙着幫母親做飯,也自己動手炒兩個菜。我臨走前,他幫母親整理我要帶去學校的物品,說孩子在外讀書不容易,吩咐母親多給我一點零花錢。

有幾次,我心裡有些感動,想喊他一聲“爸爸”,話到嘴邊又縮回去了,終究是沒喊出口。

我和繼父斷絕來往10年,回鄉給父母上墳得知實情,決定給他養老 - 天天要聞

我讀大一那年,母親身患重病住院,繼父日夜盡心照顧,沒有怨言,怕我擔心,影響學業,也沒有告訴我。

母親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醫生說她的時間不多了。我聞訊趕回老家,看見病床上的母親形容枯槁,骨瘦如柴,禁不住淚流滿面。

我朝繼父發火,說他沒有照顧好母親,而且應該早點通知我,請假回來多陪母親一段時間。

繼父囁嚅地說,不是怕影響你的學業嗎?

母親的生命終究走到了盡頭,離我而去。彌留之際,她拉着我的手,無神而慈愛的目光看着我,萬般不舍。

她艱難地對我說,好好讀書,找個好工作,嫁個好老公,以後像親生父親一樣孝順繼父。

我趴在她身上,嚎啕大哭,那一刻,我感到天都塌了,從此我是沒家的孩子。

辦完母親的後事,我在家裡整理母親的遺物,淚眼婆娑。繼父在一旁來回走動,想安慰我又不敢說。

我輕輕摸着母親的相框,兩眼發獃。

繼父囁嚅地對我說:“玉芬,你母親走了,我住這裡也不合適了,準備回自己家。你放心,你的生活費我會每月轉給你。”

我冷漠地說:“不用了,你顧好你自己就行了,我幫別人做家教,能賺回自己的生活費。”

繼父長嘆一聲,欲言又止。

回到學校後,我滿懷對母親的思念,投入到學習中。偶爾腦中出現繼父的影子,一閃而過,不願多想。

舅舅擔心我壓力太大,幫我出學費和生活費,經常寄農產品給我,我非常感動。他打電話我,要我春節放假時去他家過年,那裡也是我的家。

大學畢業前,我去舅舅家過了一次年,給父母上了墳,本想去繼父家看看他,想了想,又沒去了。臨走前,舅舅看着我,欲言又止,像是有什麼話要說,還是沒說出口。

在武漢參加工作後,我就沒回舅舅家過年了,他對我雖好,畢竟不是我的家。我也不願回去我和母親曾生活的家,擔心睹物思人,情難自禁。

後來,我遇見了大強,一個成熟穩重、溫柔斯文的男人,我們結婚後,我這個漂泊異鄉的遊子,終於又有了自己的家。

大強對我很好,包容我,關心我,我們有了一個兒子,我也感到失而復得的幸福。

這麼多年,我在夢中常常回到那個和母親生活過的家,但是一覺醒來,淚眼朦朧,卻感到歸鄉情怯。

大強經常勸我,回去給父母上上墳,看看繼父,看看舅舅,一解思鄉之情。我總是找理由推託,說什麼路途遙遠暈車,孩子要上興趣課,工作太忙要加班等等。

兒子七歲那年,舅舅生病住院,他當年幫過我,再不去看看他也不像話,而且順便給父母上上墳。

我和繼父斷絕來往10年,回鄉給父母上墳得知實情,決定給他養老 - 天天要聞

我和老公帶著兒子開車行駛上千公里,回到了久違的家鄉,一路上看着魂牽夢繞的家鄉美景,淚眼朦朧。

舅舅躺在病床上,精神狀態還好,見到我們一家,喜出望外。

我們聊起這些年的經歷,不勝唏噓。舅舅責怪我這些年不回來,把他見外了,以後要經常回來,上了年紀,說不定哪天就見不到了。

舅舅對我說:“去看下你的繼父,當年我給你的學費和生活費有一部分是他給的,現在我每年寄給你的農產品,都是他讓我寄的,讓我不要告訴你,擔心你嫌棄。”

我大吃一驚,心中升起一股暖流,為自己這麼多年的冷漠,和對繼父的不聞不問,懊悔不已。

我們來到父母的墳前,原以為一定是雜草叢生,沒想到整理得乾乾淨淨,旁邊還有祭祀的痕迹,心想應該是繼父經常過來打掃。

跪在父母墳前,想起幼年時一家三口的幸福情景,以及和母親相依為命的歲月,我一時悲從中來,淚如雨下。

到了家中,我拿出多年未用、銹跡斑斑的鑰匙,費半天力才打開屋門。門口沒有一絲雜草,裡面也是打掃得乾乾淨淨,一塵不染,應該是繼父經常過來收拾。

我看見母親的相框,輕輕撫摸她的照片,她依然用慈愛的目光看着我,又像是有些責怪,怪我沒聽她的話,對繼父不孝順。

在朦朧的淚光中,我想起繼父為我和這個家庭所做的一切,而我對他的所作所為,心中十分懊悔。

我和繼父斷絕來往10年,回鄉給父母上墳得知實情,決定給他養老 - 天天要聞

我們開着車,帶着禮品,來到繼父家,看到大門緊鎖,他不在家中。鄰居說他去田裡幹活了,幫我去喊他。

遠遠看見繼父踉蹌地向家裡跑來,褲腳卷得高高的,滿腿泥巴,身形佝僂。

他喊着我的名字,打量着老公和兒子,一臉驚喜。歲月已侵蝕了他的臉龐,滿臉皺紋,兩鬢斑白,不知不覺,他已經老了。

我眼含熱淚,喊了他一聲“爸爸”,老公和兒子也喊了他。他滿臉喜悅,連忙開門,打水洗手洗腳,急着做飯給我們吃。

我讓他坐下來休息,與女婿和外孫聊聊天,我來下廚做飯。他不肯,一定要自己動手炒菜做飯,讓我幫他打下手。

那頓飯,簡簡單單幾個家常菜,從來沒有那麼香。

我們沒有隔閡了,敞開心扉,聊起這些年的經歷,感慨不已。

到了告別的時候,我們要走了,繼父不顧我們阻攔,拚命往汽車尾箱里塞農產品,直到塞不下為止。

我們上了汽車後,汽車啟動了,緩緩前行,我們向繼父揮手,他也向我們揮手。遠遠看着他,他眼神里充滿喜悅和欣慰,也有一絲孤獨。

我不忍看他落寞的身影,轉過身來,淚水不爭氣地又流下來了。

老公突然停下車,對我說:“要不接上繼父和我們一起走吧,他老了,我們應該回報他,給他養老。”

我盯着老公的眼睛,確定他不是心血來潮,他重重地點點頭。

我打開車門,向繼父衝過去。他有些吃驚,我對他說:“爸,你收拾一下,跟我們走,我們一起生活。”

繼父連連擺手,說:“不用了,我不想成為你們的負擔,我在家中很好的,你們能來看我,我就知足了。”

我說:“你不是我們的負擔,我還要你幫忙接送孩子,幫做飯,夠你忙的。先去住一陣子,不習慣再送你回來。”

我和繼父斷絕來往10年,回鄉給父母上墳得知實情,決定給他養老 - 天天要聞

繼父渾濁的眼淚,順着他瘦削的臉龐流下來,那是喜悅和欣慰的眼淚。

我想,一定要讓繼父安度晚年,幸福快樂,才對得起母親當年的囑咐,才對得起繼父這麼多年對我的付出!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媳婦狠心撇下三姐弟離家,男子氣憤之下引發腦梗,姐弟三人抓鬮決定命運 - 天天要聞

媳婦狠心撇下三姐弟離家,男子氣憤之下引發腦梗,姐弟三人抓鬮決定命運

“爸爸不會又被趕回來吧?上次那人說的可難聽了。”姐弟三人幹活時說起了悄悄話。家裡已經快到了無米下炊的地步,三姐弟自發地擔心起了未來的日子。“聽奶奶說爸爸天生腦血管狹窄,年紀越大越容易出血”“上次把我嚇壞了,要是萬一搶救不及時,我們就再也看不見爸爸了”姐弟三人你一句我一句地討論着爸爸的病情,生在這樣的...
有人給52歲單身的堂哥介紹女朋友,家人卻勸他還不如單身到底 - 天天要聞

有人給52歲單身的堂哥介紹女朋友,家人卻勸他還不如單身到底

遲來的春天"楊建國相親成功啦!"廠區大喇叭里播出這則消息時,我正推着二八大杠往家走,不由得停下腳步,心裡五味雜陳。那刺耳的廣播聲傳得老遠,引得路過的工友們紛紛朝我投來好奇的目光。"老趙,你堂哥終於捨得娶媳婦啦?"車間的王師傅扯着嗓門喊道。我
姑姑葬禮剛結束,她兒子就找到表姐:我媽給你的20萬快點給我 - 天天要聞

姑姑葬禮剛結束,她兒子就找到表姐:我媽給你的20萬快點給我

姑姑的遺願"馮表哥,我媽臨走前給你的二十萬,你得還給我,那是我的遺產。"姑姑的骨灰盒還熱着,張明華就站在我面前,眼裡只有錢。我一時語塞,看着他急不可耐的樣子,心裡又酸又澀。我叫馮長河,今年四十有五,在縣裡一所中學教書。已是小有名氣的語文組組
愛上一個有家庭的人,最好的結局,往往指這些 - 天天要聞

愛上一個有家庭的人,最好的結局,往往指這些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在情感的道路上,人們偶爾會誤入複雜的境地。愛上有家庭的人,內心糾結與掙扎叢生。不少人在這份特殊的情感中徘徊,以為能堅守出別樣美好,卻不知這常是布滿荊棘的迷途。其實,這份愛看似熱烈,卻可能不經意間灼傷自己與
因果定律:人生的惡果,會遲到,但不會缺席 - 天天要聞

因果定律:人生的惡果,會遲到,但不會缺席

老子云:“天網恢恢,疏而不失。”人們日常行事時,常因衝動或慾望,做出損人利己之事。可他們沒意識到,這背後藏着因果關聯。我們總覺得自己行為,不會有嚴重後果,可事實並非如此。世間萬物,都遵循因果定律。種下什麼因,就會收穫什麼果。
與人相處時,在這些情況下,要學會“裝傻” - 天天要聞

與人相處時,在這些情況下,要學會“裝傻”

人們常說:“難得糊塗。”在人際交往裡,不少人一門心思事事精明,處處顯擺自己聰明。但其實,真正的智慧,並非鋒芒畢露,而是懂得適時“裝傻”要是。一門心思追求精明,事事都較真,往往會把自己拖進沒必要的紛爭和困擾中。“裝傻”就像人際交往的潤滑劑,能
請記住,以下這些事是躲不過的,要學會勇敢面對 - 天天要聞

請記住,以下這些事是躲不過的,要學會勇敢面對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漫漫人生路上,不少人總想逃避一些事,在逃避中混日子。然而,一味逃避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會讓困境緊緊相隨。要是總選擇躲避,那些問題就會像雪球,越滾越大,最終將自己吞沒。這些躲不過的事,就像橫在人生路上的巨石,
關係中如果出現這些冷漠反應,要學會自我保護 - 天天要聞

關係中如果出現這些冷漠反應,要學會自我保護

魯迅說:“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在人與人相處時,一些冷漠反應,正悄悄啃噬着關係的美好。很多人在關係里,面對冷漠行為,選擇默默忍受,期望用包容化解。然而,一味忍受,並非總能改善關係。有時,反而會讓自己陷入更深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