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
騙子瞄準了“戀愛腦”人群
#美國大兵戀上我#
#霸道總裁愛上我#
#沉穩軍官迷上我#
以“感情”作為陷阱的詐騙愈演愈烈
“別攔我,我就要轉錢!”
當民警遇上深陷詐騙陷阱的劉女士
電話勸阻不成
繼續上門勸阻
可謂是苦口婆心
最終成功阻止30萬元損失
案例回顧
近日
南昌市公安局東湖分局彭家橋派出所
接到一條高危預警
顯示電詐受害人劉女士
正在遭受詐騙
民警隨即通過96110反詐預警平台
電話聯繫劉女士
明確告知其所操作的網絡投資理財平台
為虛假電信網絡詐騙平台
勸導其不要再與對方聯繫
不要再向涉詐賬戶轉賬匯款
可此時的劉女士
已深陷詐騙分子的“感情旋渦”
對民警的勸阻不以為然
準備再次向對方打款30萬元
情急時刻,民警要求上門勸阻
遭到了劉女士的強烈反對
並拒絕透露自己的家庭住址
見此情況
彭家橋派出所社區民警
立即聯繫劉女士在外地工作的兒子
找到其家庭住址
迅速出警開展勸阻工作
重點來了
僅僅用時7分鐘
民警便趕至劉女士家中
隨即向劉女士講明來意
耐心傾聽其受騙情況
據劉女士講述
2023年3月底
她通過“全民k歌”平台
在網上結識了一位男性網友
聊天中
對方的幽默風趣、優雅談吐
以及表現出來的成熟穩重和軍官身份
很快讓自己產生了好感
並與對方建立了網絡戀愛關係
之後,對方稱自己知道有渠道
可以通過在某交易所平台投資
快速賺錢
經過一個多月的聊天
劉女士已經對這位“男朋友”的身份深信不疑
當即在投資平台開通了賬號
轉入了40萬元
隨着“男朋友”的一番操作
賬戶內的“錢”蹭蹭地往上漲
看着不斷增加的“資金”
劉女士更加堅信自己遇到了對的人
並準備再追加投資30萬
民警耐心傾聽完劉女士的講述後
便開始對她開展見面深度勸阻
從虛擬投資理財平台的來源
渠道、轉賬方式、詐騙套路
講到網絡男友虛擬人設、出現方式、
以及誘導投資過程
對劉女士的整個被騙過程
進行抽絲剝繭,深度分析講解
一步步降低劉女士對詐騙分子信任度
經過民警苦口婆心的勸阻後
劉女士已經認識到自己被電信網絡詐騙了
但在心理上還是不願意麵對和接受這個事實
甚至還對自己的網上“男朋友”抱有一絲幻想
想把正在幫助她的民警忽悠應付過去
面對“戀愛腦”的劉女士
民警深知如果不把工作做實做細
劉女士就仍然存在繼續被騙的風險
於是民警繼續一遍遍勸說
將劉女士拉回現實
並給她出謀劃策,提出建議辦法
經過一個多小時不斷為劉女士灌輸反詐知識
在民警的真誠勸說下
劉女士終於被觸動
接受自己被騙的事實
並表示一定不會再繼續轉錢
得到肯定答覆後
民警還不忘安撫劉女士
讓其積極面對,採取補救措施
不要讓此事影響家庭和睦
反詐小課堂
無論是婚戀交友詐騙
還是虛假投資理財詐騙
打着交友和戀愛的幌子
最終目的就是
騙錢!騙錢!!騙錢!!!
↓↓↓
第一步:尋找目標
騙子一般選擇的詐騙目標都是有一定經濟基礎的大齡單身青年,通過婚戀交友網站、社交app、同城交友群等平台尋找目標,利用他們渴望愛情、急於找到另一半成家立室的心理,進行主動搭訕。
而騙子會通過網絡圖片和話術編造“完美戀人”人設。
詐騙目標是女性時,人設就是:“精英才俊”,高學歷、高收入、大公司高管,為人風趣幽默、溫柔體貼,因為工作繁忙耽誤了婚姻,或是曾經經歷情傷。
目標是男性時,人設就是“白富美”、“高知女性”,熱愛生活,善解人意。
第二步:獲取信任
騙子通過聊天取得信任,建立好感。
通常在朋友圈發一些健身、旅行的照片維護“熱愛生活”的人設,也會通過“豪車”、“名表”等名牌商品和高檔餐廳的照片,彰顯自己事業有成。
第三步:誘導投資或轉賬
在確立“戀愛關係”後,騙子會裝作“不經意”透露自己通過網絡平台投資,獲得了可觀的收益,當受害者對此表現出好奇、羨慕時,騙子就會趁機向其推薦所謂的“穩賺不賠”的投資平台。甚至會作出賺錢以後就買房結婚等“承諾”,以今後的美好生活誘惑受害者上鉤。
受害者初期投入少量資金可以獲得盈利,繼而會不斷慫恿受害者投入大額資金,再以操作有誤、賬戶凍結等理由收取保證金、解凍金等,甚至會誘導受害者去借貸平台貸款,騙取更多金錢。
第四步:銷聲匿跡
在騙取大量金錢後,騙子會誘導受害者刪除相關證據,並且拉黑受害者,銷聲匿跡。
警方提醒
網絡交友需謹慎
保持良好的社交心態
確保交往對象信息真實可靠
在沒有確定對方真實身份前
不要與對方涉及金錢上的往來
樹立正確的投資理財觀念
警惕高風險投資
一旦網友或網戀對象
提出網上投資的
都是詐騙
同時,遇到疑似被騙情形
請立即撥打96110報警
來 源 | 東湖公安
核 發 | 彭芳 審 稿 | 宋超 編 輯 | 章志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