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為這個世界上每對夫妻都能夠承擔起對父母的照顧,對父母的孝順,可是卻隨着時代的發展,漸漸所承受的壓力使得很多的人似乎沒有真正的承擔起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兒女無奈,父母傷心,這似乎每一天都會上演。
畢竟不是每個家庭都能夠擁有一個完美解決父母養老的方法。
花30萬給兒子買房,60歲卻住不進去,兒媳婦:每月給您兩千自己過
講述人,60歲的張大媽:
誰也沒有想到,忙活了一輩子了,晚年卻只能夠自己回自己的老家生活,身邊沒有依靠,當老伴去世了之後,我的生活一塌糊塗。
我的老伴實在五十多歲的時候去世的,年輕的時候落下了病根,這些年一直都忙着工作,沒有時間去治療,終於在年齡越來越大了之後控制不住了,最終還是離世了,有的時候我經常說:
早知道年輕的時候少賺點錢,早點養養身體,好歹不會這麼早就走了。
可是無論再怎麼去後悔,都已經成為了事實了,老伴走了之後留給我的只剩下了老家的房子,跟家裡僅剩不多的十萬塊錢了,因為我們這些年都是在外面打工賺錢,也沒有穩定的退休金,所以存款並不多,加上兒子當初結婚的時候我們幾乎掏空了這輩子的錢,後來老伴去世之後我也就繼續在外面打工了,賺的不多,但是卻也能夠保證我自己的生活了。
從我五十三歲到五十八歲這五年,是我一個人生活最難的時候,一個人在外面打工賺錢,自己過自己的日子,兒子也不用我操心,我曾在他們家裡幫助帶了兩年娃,後來也累了,跟兒媳婦之間也鬧出了一些矛盾,這才離開了,而且最主要的事情是我想要賺點錢給自己養老,畢竟家裡的存款不多,晚年不管是靠不靠兒子兒媳婦養老手裡都得有錢才行,這才一直在外打工。
直到我58歲那年才停了下來,停下來的原因是因為那時候生了一場病,就是胃病,長時間一直沒有好好的吃飯,胃疼起來實在疼的厲害,這才辭去了工作,回到老家打算自己好好的養養身體,當時的我數了數自己兜里的錢,數了數自己所有的存款,加起來有個十四萬塊錢,我還專門計算過,我要是晚年省着點花,在老家的這個小仙層裡面生活的話,一個月也就一千不到就可以養老了,只要不生病,其實這筆錢也足夠我十年了,而且我還想着等身體恢復一點了之後再去看看鎮上有沒有我能賺錢的活,畢竟忙活了一輩子,其實晚年還是閑不下來的。
其實那時候就經常有鄰居上門說讓我去城裡跟着孩子們一起住,可是我不願意,也是因為覺得住得不習慣,城裡的生活太陌生了,到了那裡之後最多的時候就是在家裡獃著,還不如在自己生活了一輩子的老家住着自由一點,而且這一點也是我所計劃好的養老,因為我的計劃中就是在自己的老家生活到老,如果有一天自己動彈不動了,也想要待在老家的養老院裡面,或者是找個熟悉的獨居老人一塊生活,互相照顧,不願意去城裡住。
也許是我平常都拒絕了去他們家,也許是他們也沒有想過接我過去養老,所以後來的生活中他們也再沒有提起過接我過去養老的事情,只是偶爾來個電話,每次回家的時候給我帶一大堆的東西,我也沒有什麼意見,可直到我聽兒子說他們現在把兒媳婦的父母接在家裡養老了,這頓時讓我十分的不解,還有一點的生氣,我私下問兒子:
“為什麼要把她父母接過來養老,哪有女婿給岳父岳母養老的,我還活着了,我都沒讓你給我養老,你扭頭給別人父母養老去了?”
兒子回復我說:
“她父親老年痴呆了,她媽現在的身體也不好,做個飯都手抖得厲害,倆人過不下去,小麗(兒媳婦)就說接過來住吧。”
我繼續問兒子:
“那我以後怎麼辦?你不考慮考慮你親媽以後的養老事情?”
兒子卻說:
“前兩年你不幹活了,我就說把你接過來住,你不同意么,你非要自己在老家住,那我也沒辦法,等你身體不好了,我肯定也把你接過來。”
我沒有說話了,說實話,心底里有些失望,自己養大的孩子,現在給別人的父母養老,這讓我怎麼能高興得起來,後來我咽不下這口氣,也是趁着他們夫妻倆回來的時候跟兒媳婦說:
“我這也六十歲了,身體也不行了,你們打算怎麼給我養老。”
兒子沒說話,兒媳婦卻說:
“媽,您現在的身體哪裡不好了,看着連五十歲都不到,您還年輕着呢。”
我憤憤不平地說:
“再年輕也得養老了,這也是個老人了,以後你們放心我一個人住,我都不放心,要是哪一天病了,連個照顧我的人都沒有,這兩年都感覺到身體越來越差了,就準備跟你們說去你們家裡養老了。”
兒子說:
“媽,你要是哪裡不舒服你及時跟我們說,咱們早點去醫院看,不要拖着,不行的話這次就跟我們一塊去吧。”
兒媳婦馬上說道:
“去得住哪裡啊,咱們家現在哪裡還有住的地方,要不咱們先回去的給媽租個房子,到時候媽去的也有地方住。”
我問兒媳婦:
“怎麼給我租個房子,你們的房子我怎麼不能住了?怎麼我去兒子家養老,還得租房住?”
兒媳婦卻說:
“媽,我爸媽的情況您也知道,他們現在都住在家裡,咱家一共三個房間,真的住不下了。”
我生氣地說:
“那怎麼不讓你爸媽租個房子去,你們的房子都是我當時花了三十萬給你們買的,我去我兒子家裡養老,租房算怎麼回事,不怕別人笑話?”
兒媳婦哭訴着說:
“那您想讓我怎麼辦啊,我爸老年痴呆,我媽身體不好,他們生活都是困難,難道讓我做女兒的趕他們出去么?您身體還好,自己住一個房子也能過,但是他們自己住一個房子真的過不下去啊!”
兒媳婦近乎無奈地哭訴的口吻讓我突然有些不知所措,我想要生氣,也應該生氣,我本來也是因為這事生氣才要跟他們理論的,可是聽到兒媳婦的說法,看到兒媳的態度後,我似乎也不知道怎麼生氣了,一旁的兒子也是十分的無奈,閉口不言,面露愁容。
兒媳婦卻接著說:
“媽,每月給您兩千自己過,要是您真的想要過去的話,我給您在附近租房子,這樣我們每天也能過去照顧一下您,只是我爸媽的身體真的不行,他們自己住真的過不下去,等孩子以後高中了,住校了,我就立馬給您接過去,這樣家裡也有房間能住。”
我沒有說話了,這件事也就此作罷,沒有一個定下來的結果,因為我本身也不是一定要過去養老,只是咽不下那口氣,想要問問他們打算如何給我養老,可是卻得到這樣的一個答覆,意料之中,但是卻也十分的難過,花三十萬給兒子買的房,如今六十歲卻住不進去,倒也不是怪他們不孝順,只是面對着這樣的一種情況,想要找到好的解決方式確實挺難的。
我想過讓兒媳婦把她父母送到養老院去,照顧更好,更方便,也能更好地解決問題,但始終都沒有說出口,為人父母,如果住養老院,可能會很心酸吧。
現在我依舊是自己一個人在老家生活,只是通過那件事情之後,兒子兒媳婦給我的電話多了一些,回家的次數也多了一些,而且每個月都會給我兩千塊錢,兒子不止一次的問我到底要不要去醫院檢查,最後也都沒有去,雖然我的身體有些不好,但是也不至於完全的影響生活,也沒有完全的需要去醫院檢查的必要,兒子也在他們家附近看好了房子,可是被我拒絕了,也是因為太花錢,也是因為我自己還能夠自己照顧好自己。
至於以後如何生活,我也想過,如果真的有一天我真的需要有人照顧才能維持生活了,就按照我以前的想法,去我們老家的養老院,起碼有認識的人,起碼在自己熟悉的環境里。
我沒有怪兒子不孝,我也沒有怪兒媳婦不給我養老,只是有時候想到自己給兒子買的房子,自己的親兒子,結果現在養着別人的父母,別人的父母住着養老,心裡還是會有些不是滋味,按照別人的說法,可能是自己不夠大度,不夠寬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