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媽生病住院,憑什麼不讓我幫襯娘家”,婆婆:扶貧該結束了

2022年11月02日00:05:14 情感 1952

我有酒和茶,你有故事,就來找我。

點上面『關注』,你就是我的人了。

“我媽生病住院,憑什麼不讓我幫襯娘家”,婆婆:扶貧該結束了 - 天天要聞

01

羅振宇《奇葩說》:「成長就是你主觀世界遇到客觀世界之間的那條溝,你掉進去了,叫挫折;爬出來了,叫成長。

每個人的人生都是挫折和成長交錯進行,周而復始。這樣的人生雖然有時讓我們感覺疲倦,但這就是「活着」。

誠如余華所說:「活着,是漢語裡面最有力量的詞彙之一,它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喊叫,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忍受,忍受活着給你帶來的一切。

有人可能會說,我不想忍,我必須主動進攻,讓生活拿我沒辦法。有這樣的態度當然可以,但是,你總有無能為力的時候,這時候你不得不去忍受。

忍受生活帶來的一切,不是膽小,也不是認輸,而是當下唯一可走的路。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總會聽到有些人說“熬過苦難”,熬就是忍受,該忍受的時候不忍受,就會方寸大亂,到後來會有更多的苦難等着你去忍受。

活着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修復錯誤,不多忍受痛苦,不斷前進的過程。你要覺得麻煩,可以一死了之。但如果你還想活着,那你就別妄想在生活的苦難面前走捷徑,因為沒有捷徑可走。

我們都曾誤認為自己找到了捷徑,但最終卻發現,那些所謂的捷徑,都是苦難的化身。最終我們不得不承認生活的無奈,人生的苦澀和陰暗。但我們不必將此定義為壞事,正因為生活本來就很苦,所以才更能彰顯苦盡甘來有多可貴

“我媽生病住院,憑什麼不讓我幫襯娘家”,婆婆:扶貧該結束了 - 天天要聞

02

我今年35歲,已婚,有一個孩子,跟婆婆生活在一起。

曾經我極度討厭這樣的生活,我不想跟婆婆一起住,具體是為什麼,我也能解釋出很多個原因,但其中所佔比重最大的,是跟風。

不管在現實中,還是在網絡上,到處充斥着婆媳矛盾的論調。這種論調很容易讓沒有主見的人跟風,他們自認為自己發現了婚姻的真相,實際上是成為了別人思想的附庸。

一個人怎樣看待婚姻,如何看待婆媳關係,應該由自己來定義,別人的觀點都是狗屁,根本不值得參考

我跟婆婆鬧矛盾,就因為參考了別人的觀點。我從一開始就對她有敵對心理,總覺得她要害我,但凡我們有一點意見不合,我都會跟她翻臉。

婆婆從來沒有跟我翻過臉,我不認為她是尊重我,而認為她心虛。可是,之後發生的一件事,顛覆了我的認知。

“我媽生病住院,憑什麼不讓我幫襯娘家”,婆婆:扶貧該結束了 - 天天要聞

03

因為我對婆婆有意見,所以不上班的時候我很少跟她待在一起,基本上都會回娘家。雖然我已經結了婚,但總覺得娘家才是我的家,娘家人才是我最親的人。

我不單單只是頻繁回娘家那麼簡單,每次回去都會買很多東西,還會給父母錢花,他們問我要錢的時候,我也從不含糊。

我並沒有把這些事放在心上,等到我媽生病住院的時候,我甚至想把家裡的錢都拿出來幫襯娘家。

婆婆攔住了我,不允許我帶走所有的錢,還罵我是敗家女人。

我再一次對她大喊大叫:「我媽生病住院,正是需要我出力的時候,憑什麼不讓我幫襯娘家?」

婆婆說:「扶貧該結束了,縱使我們家有金山銀山,總是我兒子年入百萬,也扛不住你這樣造。你自己算算,從結婚到現在,你倒貼娘家多少錢了?錢都是哪來的?我們家欠你錢嗎?你是嫁了個搖錢樹嗎?不是我小氣不讓你幫襯娘家,而是你的出發點有問題。我可以很負責任地告訴你,你娘家問你要的錢越來越多,你每次都不拒絕,早晚會吃大虧,早晚會被現實打臉!

我不想妥協,執意帶走了所有的錢,根本沒考慮後果。我做夢也沒想到,這一走,竟然生出了一個讓我難以承受的苦難。

“我媽生病住院,憑什麼不讓我幫襯娘家”,婆婆:扶貧該結束了 - 天天要聞

04

我媽的病其實並沒有她在電話里說得那麼重,根本不需要那麼多錢。但是,她卻沒有把多餘的錢還給我,而是說先給我留着,等到我需要用錢的時候再給我。

很快我就需要用錢了,因為我老公病了,是真的需要用很多錢。我第一時間想到回娘家拿錢,可我媽卻告訴我:「那筆錢借給你弟了,他借給他媳婦的娘家人了,剛借走就讓人家還錢,肯定會讓人笑話。你自己想辦法吧!你婆家肯定還有錢,他們只是故意裝可憐說沒錢,你就說娘家也沒錢,看你婆婆捨得不給她兒子治病不!

我婆婆是真沒錢了,她的錢都給了我老公,我老公把錢都給了我,而我,沒留住一分錢。

我不能眼睜睜看着我老公沒錢治病,只好四處去借錢,最後不得已還把房子抵了出去。

雖然錢湊夠了,但是,壓力隨之而來,我不敢想象之後該怎麼去還錢。此時想到娘家人的所作所為,我真的恨死自己了。

婆婆勸我想開點:「事已至此,苦惱也沒用。多餘的話我就不說了,經過了這些事,想必你會成長很多。錢的事你不用擔心,我還能工作,我跟你們一起還賬,一家人不分你我,才是親情。

我感覺曾經的自己好不是東西,竟然把一個那麼善良的婆婆當作壞人,處處跟她作對。我一直認為娘家人對我好,結果娘家人讓我寒心;我一直認為婆婆對我不好,最後暖心的人竟然是婆婆。

所以說,人不能跟風去下定論,別人的婆婆對她們不好,不見得你的婆婆就一定對你不好。說到底,還是應該自己擦亮眼睛,親自去驗證誰才是最值得自己善待的人。

“我媽生病住院,憑什麼不讓我幫襯娘家”,婆婆:扶貧該結束了 - 天天要聞

05

我們的外債早已還清,如今我們一家人生活在一起,雖然沒有大富大貴,但是很幸福。

一個家庭幸不幸福,最重要的是氛圍,最重要的是交心,最重要的是患難與共

在跟婆婆和孩子的相處過程中,我漸漸明白了這樣一個道理:這個世界上,有問題的從來不是某個身份,而是某種人。

一個人不管是男是女,不管是長是幼,不管是婆婆還是爹媽,都不是身份決定了他們是好人還是壞人,而是他們自己把自己活成了什麼樣的人。

一個人非要做壞人,哪怕是為人父母,也仍舊是壞人。一個人如果是好人,哪怕是個陌生人,他也是好人

能想明白這個道理,當別人在針對某種身份發言的時候,你就很容易發現,他的觀點並不客觀。

人這一生,苦難如果是自己造就的,最好自己去彌補過錯,這樣才能讓苦難成為成長的墊腳石。如果陷在苦難中出不來,還總是怨天尤人,終將一事無成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田朴珺曾問蔡瀾:你介意太太有藍顏知己嗎?蔡瀾答:我不吃醋的 - 天天要聞

田朴珺曾問蔡瀾:你介意太太有藍顏知己嗎?蔡瀾答:我不吃醋的

田朴珺跟蔡瀾一起吃飯,問他:“你會介意太太有藍顏知己嗎?”蔡瀾並沒有正面回答,而是巧妙地答非所問:“我很多東西都很喜歡吃,但我不吃醋,不吃酸的東西!”看樣子蔡瀾跟太太的婚姻是開放型的,太太方瓊文職業是電影監製,也是個獨立大女主的樣子,所以兩
結婚35年丈夫出軌50歲閨蜜轉賬18.6萬,她僅追回4.3萬,律師:法院不告不理 - 天天要聞

結婚35年丈夫出軌50歲閨蜜轉賬18.6萬,她僅追回4.3萬,律師:法院不告不理

據中國裁判文書網,上海浦東法院審理了這樣一起案件:胥女士和沈先生1989年登記結婚,共同生活三十多年後,不料丈夫竟然和自己的閨蜜陳女士有了婚外情,並多次大額轉賬給陳女士。該事件引髮網友廣泛關注和討論,登上微博熱搜榜。△相關事件登上熱搜2024年7月,62歲的胥女士和67歲的沈先生離婚,結束了35年婚姻。離婚後,胥...
回顧:公公扒灰,兒媳嫁給公公,結果,一人被殺,一人喝葯而死 - 天天要聞

回顧:公公扒灰,兒媳嫁給公公,結果,一人被殺,一人喝葯而死

有些事兒擱在老黃曆里早該翻篇了,可有些事卻好像在生活的旮旯里長了根,不會翻篇。就說江蘇鹽城一個小村子裡的舊事,擱到現在聽着都覺得刺得慌——公公跟兒媳婦攪和到一起,最後鬧出人命,這事放到八十年末的農村,跟拿鈍刀子割肉似的,疼得人直抽氣。女子吳
以自由之姿,共赴愛的山間茅屋,潺潺小溪 - 天天要聞

以自由之姿,共赴愛的山間茅屋,潺潺小溪

村上春樹曾言:“你不是我權衡利弊後的選擇,而是我怦然心動後,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堅定。愛情中最好的心態,大概就是深情而不糾纏。我做好了跟你一輩子的打算,也做好了隨時要走的準備。我是愛你的,但,你是自由的。”這番話語,恰似一縷清風,拂過愛情的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