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男友性能量低,該包容嗎?
問:我和男朋友都是離異的狀態、各自都有孩子。
我已經單身了六七年,一直在尋找,但沒有找到合適的對象。
在去年的時候認識到了他,大家都覺得我跟他的條件非常匹配,無論是個人的、外在的、還是條件。
他無論學歷還是收入等等,都很高,我也不錯。
我一開始也是很感恩的狀態,覺得自己怎麼能認識這麼優秀的一個男生。
他可以帶着我越來越好,因為我之前的脾氣不太好,但他的情緒非常穩定,也很專一。
他可以給我很穩定的狀態,跟他在一起之後,就會讓我想不斷地變得更好。
問題在於,後面交往了有大概七八個月、開始住在一起之後,我發現他那方面的能量很差。
之前我有連過麥的,冷大說是對方的能量沒有流通,讓我覺得到底是正常還是不正常。
剛剛冷大講到包容之愛,我在想我需要包容他這個嗎?
我也學習了很多課程,通過這些課程一直在調整自己,我應該做到包容還是再換一個人?
答:首先,上述故事裡沒有“應該”和“不應該”。
人生不像考卷,所有事情都沒有一個標準答案。
不是說和對方在一起是對的,不和對方在一起就是錯的,又或者應該分開或不應該分開。
女主需要拋棄這些應不應該的想法,清空一下自己信念。
女主是時候跟自己的身體連接一下了。因為我感受到女主講的這些東西都是頭腦層面的運作,這些運作是不會成功的且不會滿意的。
女主可能還沒有發現自己的表情,是欲求不滿的表情。
女主要看到自己身體里不滿足的部分、欲求不滿沒什麼可恥的。
接下來,我分四個層面給出答案,女主可以再感受一下:
第一,不加評判地看待。
女主要先清空自己關於對與錯、好與不好的所有想法。
因為在能量層面上,沒有對與錯、沒有好與不好。
一個電池流出來的電,能說有好的電、壞的電嗎?
電是能量的一種表現形式。不能說能量是好的或壞的,只有對能量恰當或不恰當地使用。
所以,不要帶着評判去看問題,先不去思考好與壞。
第二,能量的恰當使用。
以上述故事為例,女主現在跟這個男生在一起,對方確實很專一、很上進,方方面面的條件都很匹配,可男生性能量匱乏。
在這一層面上,女主要去區分:他的專一是否和性能量匱乏有關?
總之,性能量的恰當使用,一定要能找到一個符合自己身體內在規律的人。
很多人可能會說“女主既然要找了一個專一且條件這麼好的男生,這方面弱,咱也就忍了”,但這種說教是毫無用處的,因為身體並不會因此而滿足。
我們的生活終究是過給自己看的,不是過給別人看的。
所以,在性能量堵塞的時候,感到不滿足就是不滿足。
這不是一個能被解決的議題,性能量一定要有恰當的使用,而恰當的使用只有兩種:
1)性能量的正常流動。
即讓性成為性本身、讓性只是成為性。
注意,這裡不是說大家可以去亂來,而是尊重性本身。
舉個反例,如果一個女人用不發生性關係來懲罰老公,那就不是尊重性本身,而是把性當做了權力的工具。
2)性能量的升華。
即性能量從我們的性中心到高等情感中心的轉化和揚升。
當然,這是非常困難的,一個人自己去做基本搞不定,需要在一個高能場域里才有可能達到這樣的升華。
但這也是一種恰當的使用,它不需要通過性行為進行,它是性能量的轉化和揚升,變成高等情感中心的能量。
這第二種是修行,可遇不可求。
第三,修德修能。
修德修能是一個積分概念。
就像一個人商場的會員卡里如果積分多,能兌換的東西就貴些、多些,如果積分少,能兌換的東西就便宜些、少些。
其實,這個世界上一定有符合女主各方面期待的男生,但她現在德與能的總積分還不足夠去匹配這樣的男生。
女主總積分現在就這麼多,要想兌換到一個完全滿足自己所有條件的男生,要麼提升自己的積分;
要麼降低自己對男方的要求,即兌換到一個性能量較高的男人,但他的物質等條件比不上現在的男友。
如果女主的總積分還是一樣,就算換一個男友,也不可能換到一個超越自己現在總積分的人。
女主現在德能總積分是多少,兌換來的男生肯定總積分也是相差無幾的。
所以,如果既要又要還要,那就只能提升自己。
只有總積分提升,才能夠得到總積分提升的結果。
女主:照這麼聽下來,其實我能做的是在第三點總積分上提升。
可我覺得這個好難,我也不知道要從哪裡去着手。
冷愛:你可以持續地連接我們,這件事情肯定很難,如果那麼容易,那不是人人都干成了嗎?你要的是一個一般人要不到的男人。
女主:但是我一直以為這是最基本的。
第四,「群我」。
女主在上述講的這句話“我一直以為這是最基本的”,一共有三個要素:“我以為”、“一直”、“最基本”。
這三個要素全都錯了,沒有一個是對的,我們來分層解析下:
“我以為”——說明女主有一個小我,慾望中的小我;
“一直”——說明女主過去一直睡着還沒有醒;
“最基本”——說明女主過去的評判體系幾乎全錯了,既不懂行情、不了解現狀,也不知道什麼叫基本。
所以,女主現在要做的是將自己的整個擇偶系統重裝。誠邀女主繼續連接我們。
有小夥伴說沒理解頭腦層面的運作是不會成功的,這說明連接我們的次數不夠多。
我們的體內有一群「我」,分別是:
1)頭腦的我,理性的我;
2)內心的我,情感的我;
3)行動的我,本能的我;
4)性中心的我,性能量中的我。
僅僅在理性中心運行是不會成功的,至少要連接到情感的部分。
比如,相信女主已經在理性上告訴過自己N多遍,男友各方面條件都很好、要好好珍惜,但她在情感上、本能上是不滿足的,要不然她不會來提問“我應該做到包容還是再換一個人”。
以上四個方面,是對女主這個故事的回應。我們也衷心地祝福女主。
主創團隊 | 冷愛 方賞 茜茜
本文的插畫,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公司、組織及個人,未經授權,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