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究竟怎麼過?

2021年10月15日14:56:02 情感 1311

有些人出生就站在終點線,有些人出生到死亡,掙扎一生只能站在起跑線,但是上天是公平的,每個人一天只有24個小時,人的一生只有一百年的時間,並且大自然還給了人類一個設定,除了能帶來自己的生命,再帶走自己的生命以外,我們這一生什麼都帶不走,人生只有一次。

人的一生究竟怎麼過? - 天天要聞

人生是隨機的、偶然的、不管你窮也好,富也好,這些都不是你能控制的。

在過去的古代的一些宗教、傳統文化里,喜歡把人生用宿命論來解釋或者做定論,古代的洪災和地震,就以為是天神對人間的懲罰,但是在今天用科學的角度來看,其實不過是單純的地質運動。

以前的古代人都認為人從出生到死亡的每個節點都是有定數的,於是從古至今,圍繞着宿命論衍生髮展出了算命、占卜、命理等玄學職業,甚至在今天的社會上還可以看到這些職業的存在。其實這些都是利用人的好奇心,以及想給未來尋求確定性的焦慮心理來賺取收入的。

人的一生究竟怎麼過? - 天天要聞

人生並不存在百分百已知的未來,未來是充滿各種變數和不確定因素,就比如誰能想到2002年會出現非典,2020年會出現新冠疫情,這些都是人類無法用科技和算法去確認的,你能做的,就是過好今天。

面對未來的不確定因素,人只能通過人為地改變自己,改變可以改變的東西,比如努力地賺錢存錢,提高對未來的掌控性,萬一若干年後每個月的房租漲了3倍,萬一若干年後父母生了一場大病,萬一若干年後出現類似手機一樣的新時代必需品。

雖然賺錢能提到對未來的掌控性,但是未來的不確定性很廣泛,自然環境、社會變化、時代發展、天災人禍等等,這些都不是個人能掌控和改變的,你能做的,就是竭盡全力的改變可以改變的東西。

人的一生究竟怎麼過? - 天天要聞

▲馬斯洛金字塔

馬斯洛先生曾把人的需求分為五個層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會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實現需要。

生理需要:這是人類最基本的需求,吃得飽,穿得暖,性生活,生兒育女等等,這是人類作為動物的本能。

安全需求:人追求生存環境的穩定性和安全性需求,包括確保人身和財產免於傷害,保險、社會秩序、人身安全等等。

社會需要:人是群居動物,人有社會性,希望歸屬於某個群體或者社團,作為其中一員進行交流並得到體恤和愛護,社交活動,友誼,愛情等等。

尊重需要:地位和受人尊重的需求,希望得到社會的尊重和承認,因此產生了對威信、認可、地位的需求,另一方面是為了滿足自尊心,因此產生了提高自身的能力,自信心的需求。

自我實現需要:自我實現需求指的是人的 潛力、才能、天賦能夠得到維持實現,人對自身的潛質和外部環境認識的基礎上產生理想和使命感,驅動自我發揮潛質取得成就,實現理想。

馬斯洛先生的觀點無非就是圍繞兩點: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

我們的生產產品,建築樓房,發展經濟,這些都是物質財富。

我們譜寫詩歌,雕塑繪畫,哲學思考,這些都是精神財富。

這兩者缺一不可,任何一個方面都不能捨棄,一旦捨棄了某個一方面,那麼這個世界將會變得全然單級,這樣的世界肯定會自我崩潰。

每個人都有資格去定義自己的人生,沒有經歷別人經歷過的人生時,不應該去對別人說三道四,更多的是尊重每個人對自己人生的選擇。

人的一生究竟怎麼過? - 天天要聞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我對朋友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藏着自己內心深處的秘密 - 天天要聞

我對朋友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藏着自己內心深處的秘密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感受:看到身邊朋友在消費時斤斤計較,買瓶水都要貨比三家,心裡就忍不住泛起一絲不屑,覺得他們太“小家子氣”,而自己似乎在消費上要更豁達、更有格局?但你有沒有想過,這種對他人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背後可能藏着自己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呢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顧家人、還債60萬元:我不能讓他背負着失信的罵名離開 - 天天要聞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顧家人、還債60萬元:我不能讓他背負着失信的罵名離開

4月11日湖南衡陽縣金蘭鎮金家村曾家組來了一位時髦的90後美女沿途不斷有鄉親與她打招呼只見她熟門熟路地走進曾祥再老人的家送上牛奶等禮品,並掏出300元錢然後陪老人聊天拉家常,其樂融融……▲王婷與曾志的伯父。這位90後美女名叫王婷,是曾祥再老人已故侄兒曾志的前女友,因他兒子患有精神疾病,生活無法自理,王婷每年都...
人老了,走不動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這才是真聰明 - 天天要聞

人老了,走不動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這才是真聰明

在人的一生旅途中,當我們步入一定的年紀,就會被過往的記憶所包圍,如同海浪不斷拍打着心靈的岸礁。這便是我們逐漸變得柔軟和寬和的奧秘所在。正如阿根廷作家博爾赫斯所言:“歲月的流轉中,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肩負起越來越沉重的記憶重擔。”這種記憶,尤其
55歲大媽喪偶後頻繁相親,並開出4個條件,大叔直呼:無法滿足 - 天天要聞

55歲大媽喪偶後頻繁相親,並開出4個條件,大叔直呼:無法滿足

閱讀此文之前,請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每天給您帶來不一樣的故事,感謝您的支持,這廂有禮了~01我姑媽也是喪偶後開始相親,要求男方有房有車無貸款,還得會跳廣場舞,結果遇到一個大爺說房子車子都有,就是跳廣場舞會踩腳,最後
想用愛感化“治癒”NPD?別多想了!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務 - 天天要聞

想用愛感化“治癒”NPD?別多想了!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務

面對NPD的各種精神打壓和情感虐待,有些朋友“心胸寬廣、內心強大”,認為自己可以“包容”。另外,還有聖母拯救者心態,總認為她的本質是好的,相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愛能治癒一切”等,希望自己能用愛感化、療愈NPD。不過,“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NPD是一種人格障礙,她們的大腦部分結構異於常人(請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