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格局的女人,慢慢退出了“朋友圈”

2021年10月09日23:19:15 情感 1480

文丨西廂有情

時光不長,願你在我的文字里,相見不晚!

有格局的女人,慢慢退出了“朋友圈” - 天天要聞

說起“朋友圈”,人人都很熟悉。“朋友圈”就是一個表露心情、記錄生活的地方。

不過,它漸漸失去了最初的感覺,進而變成了一個“別有用心”的地方,比如用來炫耀、攀比、透露低落情緒、打廣告。

而與男人相比,女人就是最愛發朋友圈的一個群體,無論做了什麼,第一時間都會發個朋友圈。

女人多愁善感、敏感且多慮,因而“朋友圈”就成了展露情緒的最好平台之一。

好像去了哪兒玩、買了什麼東西、秀個恩愛,讓別人知曉了,幸福感和虛榮感就會加倍;好像將低落情緒傳遞出去了,傷心和難過就會減少一些。

殊不知,頻繁發朋友圈並不是一件好事,無論內容是什麼。

“朋友圈”的影響是雙向的,你在給別人帶去了不好的影響同時,你也會感受到來自別人的壓迫。

在這種你來我往的形式中,攀比、焦慮等等就會漸漸產生。

有格局的女人,慢慢退出了“朋友圈” - 天天要聞

一方面,你會因此而失去一些朋友;另一方面,你也會浪費大量時間在這上面,比如很多人每天一睜眼的第一件事,就是瀏覽朋友圈。

所以,作為一個女人你要明白,有格局的女人,慢慢退出了“朋友圈”。

不把情緒掛在嘴邊

有格局的女人,她往往都不會把情緒掛在嘴邊,更不會在朋友圈隨意表露。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身邊一定會有那種把喜怒哀樂,都展現在朋友圈裡的女人,一會兒悲傷消極,一會兒又感嘆人間美好。

對於這樣的女人,你的評價一定是不好的,要麼覺得她太煩,要麼就是覺得她太神。

所以,正確的做法是漸漸退出“朋友圈”,而不是把它當作情緒的發泄地。你要明白,情緒是會影響人的,沒有誰願意去承受和感知你的情緒。

如果你整天都在傳遞一些消極的思想,別人看了不會高興;如果你整天都會描述自己有多快樂,又容易讓別人覺得你太愛炫耀。

有格局的女人,慢慢退出了“朋友圈” - 天天要聞

最終,你朋友圈裡的朋友,會越來越討厭你。

此外,有格局的女人,不會將日子圈在這“一畝三分地”里,這種低級樂趣是無法留住她們的。

有格局的女人懂得正確地管理情緒,所以她們根本不會在朋友里隨意表露,不會沉浸在這種低級樂趣中。

不去“品味”別人的生活

不去“品味”別人的生活,過好自己的日子的女人,通常都很有格局。

“比較”無時無刻都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比如和朋友、同事、鄰居、親戚。

這種於無形之中形成的壓力,往往會讓一個人崩潰、焦慮,甚至陷入深深的自我否定和貶低。

比如,那些去比較老公和孩子的女人,一旦比輸了,就會把這種壓力帶到家裡去,從而引發一系列的矛盾。

與其羨慕或評論別人的人生和生活,倒不如活在當下。無論是優越感還是自卑感,其實都是一種不正確的情緒和思想。

有格局的女人,慢慢退出了“朋友圈” - 天天要聞

每個人都是不同的,自然也會有不同的生活經歷和境況,過好自己的生活才是最正確的。

當你學會了不如“品味”別人的人生,而去欣賞和享受自己的生活時,你就會變得很快樂了。

所以,有格局的女人往往都不怎麼會遊走在“朋友圈”里,而是會專註於自己的現實生活。

專註於自身發展

“朋友圈”是一個交流和分享的地方,在這裡你能夠了解到一些人的生活日常。

如果僅僅是空閑時的一種消遣,那倒沒有什麼。但如果它成為了一種習慣和參照物,那就容易出問題了。

你在浪費時間的同時,也會產生別樣的情緒。

所以,有格局的女人通常都會專註於自身發展,而不會放太多心思和精力在“朋友圈”上。

況且,“朋友圈”並不一定是一個真實的地方,也許別人所表露出來的優越感和幸福感只是假象。

你可以分享和炫耀自己的成就和幸福,但那得建立在你的實力上。你要明白,用實力說話、低調行事,才是大格局的表現。

有格局的女人,慢慢退出了“朋友圈” - 天天要聞

結束語:

“朋友圈”會讓你逐漸變得浮躁起來,或許還會讓你迷失了自我。作為一個成年人,你應該做到的兩件事是——做好情緒管理、淡化旁人的影響。

無疑,沉迷“朋友圈”是達不到這樣的效果的。

很多時候,朋友圈裡的人,並不全是真朋友。在現實生活中,你可以隔三差五約上三五好友談談心、聊聊天,可這一套做法在“朋友圈”里就大可不必了。

有這樣一句話:“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自己的生活只能自己品味,沒必要向別人過多詮釋,也沒必要太好奇別人的生活。

不過,很多女人都不具有這樣的格局。

但是,當你漸漸退出了“朋友圈”後,你會發現你的生活變得順利很多,幸福感也會提升不少。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中年夫妻禁慾生活真相:原來床上無戰事,根源不在兩腿間! - 天天要聞

中年夫妻禁慾生活真相:原來床上無戰事,根源不在兩腿間!

多少中年夫妻的夜晚,早就失去了身體的溫度?躺一張床,各玩各的手機,彷彿合租十幾年、連吵架都嫌浪費口水的室友?要我說,這事兒跟那方面"行不行"關係還真不大。孩子?純純的第三者! 沒孩子前是你儂我儂,孩子出生立馬變身"三陪爸媽":陪吃陪玩陪讀到
當下男性擇偶標準已然改變 - 天天要聞

當下男性擇偶標準已然改變

文:wm會飛的魚(原創)圖:網絡大家好,我是會飛的魚,感恩網絡讓我們相遇,願你能在我的字裡行間,找到自己的內心共鳴。在傳統婚戀觀里,男性擇偶的標準往往被簡單概括為“年輕漂亮、溫柔賢惠、會持家”。然而,隨着社會結構、經濟環境以及性別觀念的演變
活到一定年紀會明白,無論人再有能耐也必須活出4種人生意義 - 天天要聞

活到一定年紀會明白,無論人再有能耐也必須活出4種人生意義

文/李子聊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這是很多人都想弄清楚的。或許很多人完全就沒有答案,以及不想探究。 叔本華雖然說,人生並無意義,但其實他作為哲學家,也是儘力的為他自己的一生賦予意義,至少他留下了一個哲學體系。現在,大多數的老年人,究竟是活在
你以為的“不多”,其實重如千斤 - 天天要聞

你以為的“不多”,其實重如千斤

一、數字背後的分量總有人說,三十萬、五十萬不算啥,張口就是一兩百萬,聽着好像稀鬆平常。可真要把這些現金實實在在擺在眼前,你才會懂,這串數字背後藏着多少個日夜的積攢。 每個月存三千,整整熬三年,才能勉強摸到十萬的邊兒。
他承認婚內出軌,發文道歉 - 天天要聞

他承認婚內出軌,發文道歉

7月8日,萬歲山景區NPC藍狐狸發布致歉聲明,稱:我懷着無比愧疚與悔恨的心情,鄭重向我的妻子、家人,以及悉心栽培我的萬歲山景區領導和一直陪伴支持我的粉絲們作出深刻道歉。在婚姻存續期間,我違背了對家庭的忠誠與責任,犯下嚴重錯誤。這不僅深深傷害了一直信任、支持我的妻子,也讓關心愛護我的家人承受痛苦,令始終支...
女人的下一任永遠都不如前任,男人的下一任永遠都比前一任好 - 天天要聞

女人的下一任永遠都不如前任,男人的下一任永遠都比前一任好

“男人的下一任總比前任好,女人的下一任總不如前任”——這話像句流傳很久的情感總結,帶着點過來人的篤定,又透着說不清的模糊。它像給感情貼了張標籤,彷彿愛與不愛早有定數,可往深了想,這標籤底下裹着的,其實是不同的情感視角,而非什麼必然規律。 男
97年我大學畢業,家裡張羅相親,女同學連夜上門:馬上娶我 - 天天要聞

97年我大學畢業,家裡張羅相親,女同學連夜上門:馬上娶我

1997年畢業季分配製突然叫停,縣城教師李建國和銀行職員王曉燕相親現場變成談判桌,女同學抱着鋪蓋半夜砸門逼婚。那年夏天的婚戀市場是場赤裸裸的生存競賽。分配文件作廢的油墨還沒幹透,相親茶桌就擺上了砝碼。銀行櫃檯制服比教師編製重三斤,三代貧農的
一個女人敢把這三件事告訴你,是真的很愛你! - 天天要聞

一個女人敢把這三件事告訴你,是真的很愛你!

一個女人敢把這三件事告訴你,是真的很愛你!也應該說:女人敢說這三件事,是把心掏給你了 感情里最珍貴的,從不是花前月下的甜言蜜語,而是一個人敢於對你暴露軟肋的勇氣。尤其是女人,若她肯對你坦白這三件事,其實早已愛到了骨子裡。
男人在65歲之前應當籌備好9顆星,才能坐享悠閑愜意的晚年生活! - 天天要聞

男人在65歲之前應當籌備好9顆星,才能坐享悠閑愜意的晚年生活!

在傳統家庭結構中,男人是家庭的頂樑柱,男性被視為家庭經濟支柱和決策的核心,需承擔養家糊口的責任。這種角色的定位源於農業社會對男性體力優勢的依賴,以及“男主外、女主內”的分工模式。 ‌尤其是我們現在已經年過半百的男人,應該說在我們年輕時更加深
那個被“團圓”壓垮的春節 - 天天要聞

那個被“團圓”壓垮的春節

今年春節前,婆婆早早打來電話,說小叔子一家要帶着兩個孩子來城裡過年。我雖然心裡犯嘀咕,但還是笑着應下了——畢竟老人盼着團圓,總不能掃了興。臘月二十八,小叔子一家四口拖着大包小包進門了。從那天起,我的“春節假期”就徹底變了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