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群里聊天,發現又一個姐妹被父母的逼婚搞到快崩潰了。姑娘今年25歲,算起來正是大好年齡,然而在她父母的眼裡,她已經是個大齡女青年了。
她說從去年開始,她父母就經常在她面前說誰家誰家的兒子不錯,你們要不要認識一下。要不就是誰誰誰想給你介紹個對象,你抽空就去見一下吧。搞的朋友非常無語,好像在父母眼裡她就是個嫁不出去的姑娘。
朋友說完,在群里發出了一個靈魂質問:為什麼父母都那麼希望把我們趕緊嫁出去呢?
相信除了朋友,也有很多人對這個問題好奇。所以我特地針對這個問題去問了幾個長輩,來聽聽他們的心裡話吧!
李阿姨:到了我們這個年紀就會對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就想快點給孩子找個另一半,這樣心裡才放心。
我今天已經55歲了,她爸也57了,到了我們這個年紀,其實生命就已經進入了倒計時,未來充滿了很多不確定性,誰也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一個先來。我們唯一比較擔心的就是孩子,我家孩子就她一個,也沒個兄弟姐妹,萬一我和她爸有個什麼事兒,留下她一個人怎麼辦呢?
其實我和她爸並不是想讓她趕快嫁出去,如果我們能陪她一輩子,養她一輩子我們也願意。但是我們遲早會先走,她也總得有個家,有個可靠的人來陪她面對風雨。
張叔叔:我就是擔心孩子總不找,挑着挑着就把自己剩下來了。
你看,咱們去菜市場買菜,去的早才能挑到好的。去晚一點,就只能挑別人剩下的了。我覺得這結婚找對象跟買菜也差不多,早一點找,也能有時間和本錢好好挑一挑,找一個適合自己的。
那要是到時候年紀大了,別人可能就覺得你這個年紀沒有挑的權利了。或者到時候再因為著急結婚,隨隨便便就找一個對象,那以後結了婚還不得吃一輩子苦呢。
我們做父母的真沒多大的要求,其實就是想讓孩子以後過得好。
徐阿姨:我就是覺得,孩子結婚早,我還能幫忙帶個孩子,這要是結婚晚,就一切靠自己了。
我自己女兒我知道,從小在家裡她爸慣着她,就沒吃什麼苦。我想着她要是結婚早些,到時候生了孩子,我也能幫着她帶,讓她壓力小一點。她要是結婚完,以後生了孩子,可能我想幫也沒力氣幫了。
現在很多年輕人因為生孩子都有產後抑鬱症了,你看新聞上也很多保姆帶孩子虐待孩子的新聞,這咋讓人能放心呢。
我讓孩子早點結婚,其實就想着早點生孩子,對她身體也好,我也能給她幫個忙,讓她不至於那麼累。
結語:
其實這個世界上最難做到的就是同位思考,我們沒有在經歷某個階段,或者不是某個人的時候,根本沒辦法感同身受,也沒辦法用對方的角度來思考問題。
就像父母們不會站在我們的角度來考慮婚姻帶給我們的壓力,不會想我們現在的重心是事業和夢想一樣。其實我們也不會站在父母的角度上來想,他們現在最大的願望就是能看到自己的孩子早日結婚,能夠有一個依靠。
所以,在遇到父母逼婚的時候,也許我們也可以耐心一些,也可以試着與他們溝通,讓他們了解我們的想法,也知道我們的選擇。有時候,溝通其實是讓彼此靠近的一種方式。
人生如何選擇需要靠我們自己選擇,別人無法左右我們的決定。但是如何與父母相處,也需要靠溝通和理解。
今日話題:你們對今天的話題有什麼看法呢?將想法告訴桑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