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崗師生在智慧體育雲平台的屏幕前一起歡樂蹦跳。 龍崗區教育局供圖
當ai學情分析系統為每個學生“量身定製”學習路徑,當虛擬實驗室讓抽象知識躍然眼前,龍崗教育的智能化變革正在上演......
5月25日,“ai龍崗·育未來”龍崗區智慧教育場景對接會在深圳市龍崗區龍城高級中學舉行。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長邱成瑜,龍崗區委常委、副區長黃雲等領導,以及來自職能部門、科研機構、企業、學校的近千名代表參會。本次對接會展現了龍崗區在人工智能與教育深度融合中的前沿探索,旨在搭建產教融合對接平台,加速人工智能技術在教育場景的規模化應用,助力打造“ai+教育”先鋒城區示範標杆。
ai心理服務體系為龍崗200餘所學校提供健康支持
5月25日下午,龍城高級中學活動現場攤位人潮湧動,多個集成化教育ai平台吸引了眾人目光。工作人員現場演示如何通過平台實時監控學校的教學質量、學生體育運動情況、心理健康狀況等關鍵指標。現場,一台智能心理測試平台前排起了隊,通過人臉識別及對話,可快速評估體驗者的心理狀態,並給出相應的建議和指導。據介紹,龍崗區構建的ai心理服務體系通過智能心理測評、情緒識別等技術手段,為全區200餘所學校的師生提供了及時有效的心理健康支持。
在校園智慧體育雲平台前,有師生們一起歡樂蹦跳的身影。“以前,我們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去收集和分析數據,現在有了ai平台,一切都變得簡單高效了。”一位來自龍崗某中學的信息技術教師感慨地說,通過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技術,龍崗區實現了對教育應用與數據的高效管理。
龍崗區以“教育數字基座+龍崗教育大模型”為雙核基礎,打造“2+6+n”的ai+教育體系,貫通“教、學、育、評、研、管”六大場景,開放多個ai教育應用方向,在教學、管理等基本場景進行了積極探索。
今年初,龍崗區組建了教育系統“人工智能攻堅隊”,首批150名攻堅隊成員按照“教、學、育、評、研、管”六大教育應用場景進行分組,領銜各類場景開發和應用研究,推動各類創新場景落地。
建成ai自習室、視聽室、實驗室和創客空間
在華中師範大學龍崗附屬中學,以ai為主題的全學科“雙新課堂”,顯著提升課堂學習效率;在區中小學生社會實踐基地,ai主題教室正在通過構建虛擬場景,引導學生利用人工智能技術解決問題;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龍崗學校開發服務家校和課堂教學的“小海龍”智能體;平安里學校試點建設ai教育實驗室;深大坂田學校、深圳中學龍崗學校試點建設全屋智能智慧教室,構建起“未來教室”科技篇新場景。
在試點學校代表中,龍城高級中學(教育集團)構建了“五維賦能”智慧教育體系,通過場景化應用與平台建設,形成“教、學、研、評、管”全鏈條智能化實踐。目前,已開發30餘個智能工具,建成ai自習室、視聽室、自習角、實驗室、創客空間等,組建了“龍高ai拓展先鋒隊”。
而另一所試點學校代表千林山小學,以“ai+閱讀+科創”的深度融合為特色,目前已自主開發愛閱智能體(ai閱讀+數字人),建設人工智能教育實驗室,啟用ai課堂智慧課程平台,開展雙師課程,優化“麒麟”學生數智評價系統,設計“csms智能體”等。該校先後獲評廣東省中小學智慧教育應用標杆校(龍崗區唯一),教育部教育信息化“雙區”深圳智慧教育示範校,2024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智能教育論壇數字化轉型優秀案例,在2025年中國教育技術協會學術大會人工智能教育論壇分享實踐成果。
千林山小學校長宋冰介紹,該校正在打造“學校智腦”數據基座,聚焦“流程變革、數據支撐、證據導航、行為改進”四個要素,行政層面加強治理驅動,教師層面側重教育支持,學生層面實現成長導航,探索“數據驅動+智能生成”的數智化轉型新路徑。
通過數字化採集作業 實現更有針對性教學和輔導
現場,近百家企業“組隊”布展,展示了各自在智慧教育的落地場景。華為、飛象星球、雲天勵飛、碼隆科技、班度科技相關負責人相繼上台分享了5g+ai智慧教育、ai雙師課堂、ai實驗、智能安防、ai評價、ai+新型3d顯示等教育應用場景解決方案。
龍崗區教育局今年春季開啟與飛象星球的合作,遴選出18所人工智能項目實驗校,在多個“人工智能+教育”場景開展常態化應用實踐,試點ai個性化作業系統、雙師課堂和ai作文批改項目。
通過近兩個月試點,目前ai個性化作業通過數字化採集作業,實現了更具針對性和精準度的教學和個性化輔導,深入探索實現個性化作業的有效路徑;參加雙師課堂的每名學生都可以跟隨“雙師”節奏,進行動手實踐操作,增強課堂的參與度和體驗感,全面普及人工智能、心理健康教育;ai作文批改實現大模型與學生作文的全批全改和精準輔導,針對不同學生的作文,生成精細化的個性化作文修改報告。
作為國家級教育數字化服務領軍企業,飛象星球在對接會上展現了破解人工智能教育普惠難題的方案:其研發的國內首套人工智能通識教育系統課程,無需額外採購硬件設備,一間教室、一塊大屏,依託本校教師就可以面向每一位學生開展高質量的人工智能通識教育,讓學生在真實場景中掌握生成式ai、大語言模型等前沿技術。
雲天勵飛相關負責人介紹,作為龍崗本土企業,他們研發的人工智能課程涵蓋了芯片教育、ai模型訓練、ai應用等多個方面,同時融入了具體業務場景應用的課程。該公司還參與了深圳市教育局推出的每周半天計劃,為學生提供其真實業務和日常工作體驗機會,甚至可開放一部分科研課題讓具有科研潛力的學生參與。
推進“ai+教學”“ai+學習” “ai+育人”等
南都記者在本次對接會上了解到,龍崗區率先提出“all in ai”發展理念,近期還成立了全國首個“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署”。接下來,龍崗區將以“人、場景、機制”三位一體推進教育生態重塑:
一是師生能力結構化重塑。全面提升師生智能化素養,培養擁有“數字勝任力、人機協作力、流程管控力、智能領導力”的“未來教師”;育“未來學習者”,培養具有“智能協同力、多元合作力、自主管理力、複雜判斷力”的學生。
二是學習場景數智化建設。建“未來場景”,推動學校探索建設“多方式學習、多學科協同、多終端聯通、多智能交互”的“ai+”多維應用學習場景,系統推進“ai+教學”“ai+學習”“ai+育人”“ai+評價”“ai+教研”“ai+治理”六大場景流程重構。
三是教育治理系統化轉型。探索大數據與智能體賦能的“數字化教聯體”區域教育治理模式,構建主體明確、責任明晰、循證閉環、協同決策的智能化治理新生態。
采寫:南都記者 王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