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5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自主知識體系探索》(以下簡稱《探索》)新書發布會暨學術研討會在北京大學經濟學院舉辦。中國人民大學原校長劉偉、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張輝、北京大學出版社黨委書記夏紅衛、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副校長陳彥斌、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原院長劉守英、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黨委副書記李幫喜、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吳薩以及來自上述單位的專家學者出席會議。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政治經濟學和經濟史學專業博士生參加會議。會議由張輝主持。
會議現場
劉偉的著作《探索》近日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本書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資本、全要素生產率、新質生產力、宏觀經濟治理、人類命運共同體、高質量發展、中國式現代化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重要範疇展開討論,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自主知識體系的建構提供了基礎性的話語體系。
會議現場
張輝開場並致歡迎辭。他對與會學者進行介紹並代表學院對學者們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他談道,值此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建院(系)113周年之際,學院原院長劉偉教授新作《探索》的問世具有特殊歷史意義。張輝介紹了北京大學經濟學院近年來在學科建設、學術研究、人才引進等方面取得的成績,指出政治經濟學和經濟史學是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的“地基”,經濟學院將不忘初心,在相關學科領域取得更多研究成果。他表示,《探索》一書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各種範疇邏輯化、體系化,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提供了清晰的學術研究路徑和範式支撐,是一部具有原創性、系統性、實踐性的學術著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注入新的生命活力與理論動力。
張輝致歡迎辭
夏紅衛在致辭中代表北京大學出版社全體同仁對劉偉和所有關心支持《探索》一書出版的專家學者、各界朋友致以最誠摯的感謝。他指出,《探索》一書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論創新提供了新視域、新方法和新思路,是對中國發展經驗與規律的科學凝練和系統性闡述,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夏紅衛表示,北京大學出版社希望聯合經濟學院和各位專家打造更多精品力作,為加快建設教育強國、助推中國式現代化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夏紅衛致辭
隨後,劉偉、張輝、夏紅衛、北京大學出版社學科副總編輯林君秀以及與會學者共同為《探索》一書揭幕。
新書揭幕
在作者主題分享環節,劉偉首先感謝了學界同仁與北京大學出版社一直以來的支持。他飽含深情地回憶了與北京大學出版社的合作經歷,表示出版社所具備的尊重學者、尊重學術、崇尚科學、崇尚民主的精神,與北京大學“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光榮傳統同心而行。劉偉重點闡述了探索自主知識體系的心得體會:其一,中國自主知識體系的構建可以以學科為立足點。只有在設定劃分邊界的基礎上,人們對於客觀世界的認知才能轉化為科學意義上的知識體系。其二,在構建中國自主知識體系的過程中應以發現真問題、好問題為導向。要規避空想,在大量閱讀文獻和觀察體悟中發現問題。其三,應通過“術語的革命”將問題凝練成為具有科學價值的學術範疇與概念。其四,應分析揭示範疇與範疇之間的內在聯繫、邏輯結構與運動動因,從而形成學術結構和話語體系。
劉偉作主題分享
在學者交流環節,陳彥斌、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范欣、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方敏、李幫喜、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李連發、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教授劉瑞明、劉守英、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蘇劍、吳薩、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周文、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梓材講席教授平新喬依次圍繞《探索》一書的思想深度、內容方法、創新特色、理論貢獻進行了研討。與會人員一致認為《探索》一書立意高遠、邏輯嚴密、涵蓋全面,具有很強的思想性、經典性,是未來中國經濟學界推動構建中國自主知識體系的典範。
學者交流環節(從左至右、從上至下:陳彥斌、范欣、方敏、李幫喜、李連發、劉瑞明、劉守英、蘇劍、吳薩、周文、平新喬發言,按照發言順序排列)
《探索》一書凝練概括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實踐,推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的構建。相信《探索》的發布能為加快構建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哲學社會科學作出應有貢獻。
合影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自主知識體系探索》
劉偉 著
北京大學出版社2025年3月出版
供稿: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北京大學出版社
美編:初夏
責編:度量、雨禾、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