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自危!哈佛大學被禁招國際學生,中國留學生在美國須保持低調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川普正把這套鬥爭手段,用在全球學術圈的頂流:哈佛大學!

5月22日,川普下令,禁止哈佛招收外國留學生!正在讀的數千名國際學生,要麼趕緊轉學,要麼就等着身份失效被踢出局!

川普為什麼要對美國最負盛名的百年學府下狠手,作為哈佛國際學生中數量最多的中國留學生怎麼辦?

首先,川普表面上說,要解決哈佛校園的“反猶主義”和所謂的“安全問題”,實際上就是報復。

自打巴以衝突以來,美國高校里支持巴勒斯坦的聲浪就沒停過。川普的說法是,哈佛、哥倫比亞等大學校園已經“變味了”,對以色列或者猶太學生充滿敵意,對哈馬斯反倒“表示同情”。國土安全部的命令就登在網站上,振振有詞地“要求哈佛改革學生紀律程序”,重新定義什麼是“反猶”,甚至中東研究項目都得接受監管。

這話說的,就差直接派個“紀律委員”進駐哈佛和哥大了。

結果是,哥倫比亞大學先慫了,乖乖聽話;哈佛卻拍案而起,不同意、不執行!

為此,川普先是給哈佛“一點顏色瞧瞧”,凍結了多筆撥款。但無奈百年哈佛的家底太雄厚,根本不為所動,反手還把川普告上了法庭。這徹底把川普惹毛了,直接升級到禁止招收留學生這記絕殺。

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反猶”和“校園安全”不過是個由頭,真正的目標,是對付這個不聽話的“刺頭”。


第二,川普打壓哈佛,還能敲山震虎,順便拉高支持率

這次他給出的理由是,哈佛所謂的“公平、包容和多元化”項目,就是“左派工具”,專門用來給少數族裔輸送利益,搞逆向歧視,就是哈佛這套入學招生標準,是在“歧視”美國人,特別是美國白人。

哈佛堅持平權法案的立場,跟川普的意識形態那是針尖對麥芒,矛盾升級是板上釘釘的事。

所以川普命令哈佛必須遵從各項指令,比如監視有“潛在風險”的留學生,甚至開除部分“有極端言行的”師生。

這可謂是“一石數鳥”,既往死里整哈佛,又迎合了那些認為自己被“ZZ正確”剝奪了機會的白人保守派選民。這種“文化戰爭”的牌一打出來,那效果是立竿見影的。

但哈佛也不是吃素的,還是之前的態度,“不同意、不執行!”

川普憤怒了,哈佛作為美國歷史最悠久、最有影響力的大學,居然帶頭挑戰他的政策。哥大屈服了,哈佛你偏要當“刺頭大哥”,斯坦福等大學還在後面躍躍欲試,這還了得?

那就繼續升級,於是下狠手禁止哈佛招收留學生,光扣款不行,吊銷免稅地位也不行,因為哈佛有的是錢;那就直接沖留學生下手,斷你生源,看以後誰還敢去哈佛?沒有了全球英才,你哈佛還能算哈佛嗎?

而國土安全部的聲明裡那句“讓這成為對全國所有大學和學術機構的警告”,簡直就是公開的恐嚇。

川普的潛台詞就是:“哈佛我都敢往死里整,其他學校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再敢跟我對着干,這就是下場!” 這分明就是“殺雞儆猴”,而且殺的還是最大最肥的那隻“雞”,目的就是徹底壓制學術獨立,讓所有大學都乖乖聽話。

國際學生這塊“肥肉”,以及它所牽動的巨大經濟和軟實力影響,川普不可能不知道,但顯然,報復的怒火已經壓倒了其他考量。

根據統計,在2024-2025學年,哈佛大學共有留學生6800人,佔到入學總數的27%。中國留學生是最大的群體,2022年就達到了1016人。這些留學生在2023-2024學年就貢獻了3.84億美元的學費,還支撐了當地大概3900個工作崗位。

但川普在意這些嗎?當然不!他更看重的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權威。更深一層看,他也是在迎合一部分本土主義情緒,將教育資源“還給”本國學生,這種論調在特定選民群體中相當有市場。


哈佛校長


最後,這事後續會怎樣發展?

第一,考驗哈佛的時候到了,真正的生死存亡。

哈佛已經被逼到了牆角,要麼屈服,徹底變成棋子和工具;要麼抗爭到底,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尊嚴和學術獨立。

哈佛已經發表聲明,說“這種報復行動將對哈佛和國家造成嚴重傷害” 接下來,哈佛百分百會提起上訴,但這將是一場漫長而艱苦的法律拉鋸戰。面對川普的極限施壓,哈佛除了硬剛,恐怕別無選擇。


第二,警惕川普的“不擇手段”。

川普的行事風格向來是“沒什麼不敢做,沒什麼不敢說”。

他對非法移民下手,不是真有無辜的人被驅逐出境嗎?即便最高法院下令,他也可以置之不理。

對於已經入學哈佛的留學生,特別是咱們中國留學生來說,雖然不必過度恐慌,畢竟這種極端荒唐的命令能否最終執行還是未知數,但警惕之心還是要有的,起碼在網上少說話,要不很容易被盯上和針對。

川普也許不能把所有哈佛的留學生都趕走,但找幾個“不聽話”的留學生來“祭旗”,殺雞儆猴,那還是綽綽有餘的。有人說,哈佛留學生現在是人人自危,已經有點“白色恐怖”的味道了。

第三,川普領導下的美國,是越來越極端了

美國媒體報道說,很多美國高校的專家和教授,正在考慮去其他國家發展,這對其他國家是好事,但對美國將是重創。

以後打算去美國留學的同學們,恐怕也真要多掂量掂量了,不是說美國大學不行了,關鍵是美國這種拿留學生當人質、當出氣筒的做法,誰能確保自己不是下一個受害者?

而作為美國最大“假想敵”的我們,中國留學生未來幾年去美國的路只會越來越窄,風險也會越來越高,家長更要三思。

當學術研究、招生政策,甚至是學生的國籍,都成了博弈的籌碼,這不僅僅是哈佛的悲哀,也是美國的悲哀。

今天遭殃的是哈佛,明天又會是誰?

美國這股邪風一旦刮起來,想停下就難了。這場大戲,恐怕才剛剛拉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