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眾望,有新身份

5月10日

滄州吳橋融媒發布消息

吳橋縣特聘王海峰教授

龐眾望博士

為吳橋智庫專家和文旅形象大使



北大教授王海峰榮歸故里開講

三尺講台掀起思想浪潮

以親身經歷詮釋“知識改命”

振聾發聵


龐眾望回母校河北滄州吳橋中學

被學弟學妹“包圍式”求籤名合照




2017年

龐眾望高分考入清華大學


龐眾望出生於河北省滄州市

吳橋縣龐庄村的一個貧寒家庭

父親患有精神分裂

母親患有脊柱裂常年卧床

雙腿也因病截肢

生活這副重擔

從很小的時候就壓在了他肩上

除了照顧家人之外

龐眾望撿垃圾、拾破爛

去餐館打工、給別人做家教……

在常人難以想象的逆境中

他一天天負重前行



2017年高考

龐眾望考出了理科684分的成績

並獲得清華大學“自強計劃

最高60分的降分錄取資格

清華校長專門到龐眾望家中

親自為他送上錄取通知書



在接受電視採訪時

龐眾望對生活沒有任何抱怨

談及家庭

他的臉上有笑,眼裡有光

“我沒有覺得我的家庭,

有哪一點拿不出去的,

因為我的媽媽那麼好,

我的姥姥姥爺也那麼好,

我的每一位親人都那麼好,

我的家庭有哪裡是拿不出去討論的呢?

我覺得他們應該羨慕。”



“我害怕會有負眾望”


2017年

帶着家人的期許和社會的關注

龐眾望走進清華大學

就讀精密儀器系

開啟了人生新的階段


剛進入大學時

他很在意別人的目光

“不是說在意別人看不起我,

而是在意別人看到我的經歷後,

覺得我需要比他們成長得更快、更優秀。

我害怕會有負眾望。”


這種無形的重擔一度困擾着龐眾望

但清華的同學和老師治癒了他的恐懼

龐眾望的一位本科室友

從未主動提及他的過去

直到大三

龐眾望才知道對方

早已知曉他的成長經歷


龐眾望的很多老師

也會找他做心理上的談話

“比如史宗愷老師說,

在清華最重要的任務

就是發現自己、發展自己。”

這讓龐眾望更多地着眼於

自己真正喜歡、真正擅長

真正希望成長的樣子



入校後一年半的時間裡

龐眾望不斷嘗試新的領域

他曾擔任班級團支書

生活委員、宣傳委員

心理的落差也在一次次嘗試中化解


“值得我驕傲的東西

還在未來等着我”


2021年,龐眾望本科畢業後

繼續留在清華大學

精密儀器系攻讀博士學位

他多次獲得清華大學獎學金

還被評選為2022年度

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



回憶起一次靈感迸發的經歷時

龐眾望說

“那時我讀博一,

一個晚上正在洗澡,

熱水澆到頭上的一瞬間,

突然就想明白了一個問題。”


龐眾望表示,靈感迸發後

當晚他就和實驗室的師兄

打了半個小時的電話

然後又跑到實驗室討論到深夜

這次偶然的推導演算

讓龐眾望構建出了一套全新的

實驗思路和處理流程

也讓他取得了自己科研生涯的

第一項發明專利和學術論文


博士研究生期間

龐眾望除了發表SCI(科學引文索引)論文

還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三項

他從事的光網絡信息感知相關研究

面向的是國家重大科技需求



龐眾望說

回顧自己的人生經歷

目前讓他驕傲的一個是高考

一個是科研

“在更長遠的未來里,

能讓我驕傲的不會只是這兩件事情,

值得我驕傲的東西還在未來等着我。”



如今

龐眾望正在清華大學攻讀博士

正從事他最感興趣的科研工作

肩上的擔子

催着他往更深處的未知探索

正如他所說:

“我們這一代人的使命就是科研報國,

如果不能夠肩負起責任,

就會將更大的問題和困難

留給下一代人。”


無論身處泥濘

還是一路繁花

都能樂觀向上

永懷赤子之心


龐眾望

為你點贊!

源:滄州晚報、此前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