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立剛:大部分高校沒必要搞科研,院士制度壟斷資源反科學


高校是教書育人的地方,但現在科研項目在高校里扎堆,學校失去了質樸的學習氣氛,這樣的風氣應該管一管了。

現在高校老師中,專業水平過硬,講課學生愛聽的老師職稱和待遇遠不如在高校搞科研的,那些一門心思搞科研的也許自身水平不行,但他就是能搞到經費,職稱也升的高升的快。

高校里現在有一股寫論文的歪風,很多教師上課萎靡不振,精力都不在教學上,滿腦子都是怎麼寫論文,有些老師自己寫不好的,就找文筆好的學生代寫,最後署上自己的名,最後花金錢和精力國內外投稿,就希望自己的論文被發表,自己靠論文就能步步高升,運氣好還能牽頭搞“科研”,經費就來了。

以前科技水平落後,高校老師雖然是紙上談兵,但也有點作用,現在他們完全脫離產業一線,他們的觀點和技術早就落後了,他們搞的科研脫離生產一線也沒有價值,所以他們搞科研除了花經費,幾乎轉化不出有用的技術,他們應該下沉到生產一線去,親自了解現在的科技水平發展到什麼程度,而不是窩在高校里寫論文。

項立剛認為除少數專業領域確實領先的高校,大部分高校沒必要搞科研,他們把教學搞好,多培養一些有用的學生就行了,未來的科研方向各方要擺好自己的位置,產業沖在一線,隨時能發現問題並改進,產業應該是科研的主力軍,學術界已經輔助產業界,而不是喧賓奪主,干最少的事拿最多的錢,整天高喊我們不行要經費,最後寫篇論文交差。

項立剛認為現在的院士制度阻礙科學發展的,現在的院士是製造權威,壟斷資源的反科學制度,只要評上院士,手裡就有大把資源可用,而評選院士又是內部推薦制,搞到最後變成各種小圈子和徒子徒孫在各領域搞小山頭壟斷資源打壓公平競爭者。


項立剛知道這些大家都能看到的問題由於利益深重想解決並不容易,但他還是想說說,讓更多的人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