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複姓”成取名新潮流,家長洋洋得意,學生在學校“抬不起頭”

文|CQ

本文敘述皆有官方信源,為了讀者有更好體驗放在了文章後綴!

2019年一則大一男生名叫春秋戰國的帖子衝上了熱搜。

引得不少人爭相圍觀。

儘管春秋戰國的名字陪伴這位大一新生20年的時光。

卻並不是他父母某方的姓氏。

在百家姓中亦是查無可尋。

這個酷似網名的名字。

是因為春秋戰國的父親認為這是一段思想迸發的時期。

其中亦包裹了他對兒子的期待。

此事被報道出來後就迅速激發了大眾廣泛的討論。

“考清華同學有一個考北大的弟弟”。

叫魏名湖、楊春白雪、普照寰宇的同學。

名字是一個人身份的象徵。

在大街上“子涵”一抓一大把的情況下。

四個字的名字顯得尤為“洋氣”。

在家長以給孩子起了個“偽複姓”沾沾自喜時。

殊不知對於孩子來說卻是被附加的重擔。

有的孩子還會因父母的隨意成為同學的笑料。

在學校“抬不起頭”,到底是怎樣的名字才會有這麼大的影響?

“春秋戰國”

2019年的新生開學季。

武漢科技大學的新生論壇都被一個名叫“春秋戰國”的男生霸屏。

這不是“演習”,而是春秋戰國的本名。

從這個名字依法存於他身份證上的那刻起。

就註定了春秋戰國不平凡的生活。

不管他為人是否低調,學校里都不缺慕名觀望的人群。

在大家都在感慨春秋這個姓氏好特別的時候。

只有熟悉春秋戰國的同學才知道這其實和他的家庭沒有任何關係。

我爸爸姓劉媽媽姓李,我不跟他們姓我就姓春秋。

春秋戰國對於自己這個名字顯得很喜歡。

表示如果有機會等自己有了孩子也會讓他們跟自己姓。

儘管如此,但生活中因名字發生在他身上的烏龍並不少。

大學之後進入各種群聊都會被反覆拎出來要求改實名。

在高考結束後,同學們都能憑證獲得學生折扣旅遊的福利時。

春秋戰國卻因准考證上的名字“太假”、不似真的。

而被優惠福利拒之門外。

而春秋戰國的名字之所以在爆紅之後還能繼續使用。

也只是出於法不溯及既往原則。

對於他想要將其傳承的想法卻是沒有絲毫實現的可能。

複姓的浪潮

春秋戰國的事並非個例。

隨着90、00後逐漸褪去青澀組建自己的小家庭。

偽複姓也逐漸走進了大眾的視野。

慕容上官、東方、司馬、歐陽

這些耳熟能詳的複姓曾一度引起大家的追捧。

成為網絡作品的熱門形式。

在它們身上有着悠久的歷史淵源。

有些是從封邑、居住地而來,有的則是代代相傳的傳承。

姓氏在古代能體現一個家庭的權勢。

在時代的演變中也沒有完全失去它的魅力。

年輕的父母接受了更為前端的思想。

不再將名字中的輩分、傳統看的高於一切。

這種思想直接體現在了取名字上。

一股偽複姓的風吹到了更多的家庭。

各種層出不窮的名字應接不暇。

在某些幼兒園的入園名單上。

光是父母姓氏拼湊的名字就達到了總人數的五分之一。

哈爾濱15年的統計。

約九千人的四字的名字中偽複姓就佔了一半。

其中大多數家庭都是為了彰顯自己夫妻間如膠似漆的感情。

以及對孩子的期待。

一個名叫程門立雪的女孩。

就是因為自己出生在大雪飄飛的冬季。

也為寄託了他們對孩子如雪花般美好純粹、冰雪聰明的祝福。

除此之外還有不少彰顯男女平等的家庭。

他們可能都是家裡的獨生子。

且只有一個孩子為了延續家族的傳承。

索性將各自的姓氏都注入到一個名字中。

就像曹鄭昊軒、倪羅飄雪等。

追求個性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家庭為了彰顯自己孩子是獨一無二的寶貝。

想擼起袖子給孩子起一個震撼人心的名字卻弄巧成拙。

終淪為孩子的“童年陰影”。

傳統化的名字在上億人的國家。

難免會出現一些使用率極高的名字。

今天這個名字聽着不錯。

改天老師喊起來就會收穫更多的一群小豆丁的回應。

而四個字的稱呼則是很好避免了。

像子涵、紫涵、晨曦、夢瑤這樣普遍化的名字。

什麼謝天謝地、王者榮耀、岳愛迪笙、陸焰之瞳。

這樣讓人瞠目結舌的名字也應運而生。

這些在家長看來意義非凡的名字。

卻成為了孩子們的“生活中切實的“煩惱”。

對於剛進入校園的孩子來說。

學習的第一課就是認識自己的名字。

結構複雜筆畫多的名字會加大他們學習的難度。

尤其是在考場上大家都開始作答。

自家孩子還在苦哈哈的寫名字。

更別提在身心都在趨於成熟之際。

一個帶着奇怪諧音對孩子的影響。

劉小齡童、王艾辰光、蘭博基尼這樣玩笑話的名字。

必定會首當其衝成為同學間嬉笑的目標。

被誤解的“時尚”

據記者調查這樣的事在同學間普遍存在。

儘管這些名字中也包含了對孩子的美好祝願。

但這類名字不僅讀起來拗口也會因諧音產生歧義。

一位名叫高揚某某的學生就被同學們戲稱為羔羊。

當父母的祝福卻換來了同學的嘲笑,孩子又該是怎樣的心情。

不管是過於追求名字的的含義。

還是不把名字當回事的思想。

都只是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行為。

翻字典去找一個極其複雜的字做名字,不會顯得父母很有學識。

偽複姓的名字最終深受其害。

感受不便的人也只會是自己的孩子。

名字只是象徵身份的一個符號。

真正能影響人生的是孩子的成長。

任何簡潔大方的名字都是好名字。

參考鏈接:

光明網(新生中出現大批“偽複姓”,家長以為很“貴氣”,殊不知孩子很苦惱2021.11.20)

人民資訊(父姓+母姓的“偽複姓”成起名時尚 個性?拗口?你咋看?2021.05.28)

澎湃新聞(《百家姓》里又要多一“春秋”?最高法:隨意造姓不可取2019.11.12)

哈爾濱新聞網(哈市4000多“人造複姓” 都是父母姓氏組合沒重名的2015.05.22)

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