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複韻母、前鼻韻母、後鼻韻母分不清?簡單方法60秒搞懂

文|凝媽悟語

一年級拼音用一個月時間學完,現在進入學課文、識字階段,但拼音不是學完就扔了,而是進入了正式應用階段。

一類字要求會寫會注音,二類字要求會注音,一般是第一天學完,第二天要聽寫,全對的人數不多,錯誤五花八門。

最常見的是an和ang,en和eng,ei、ie和ai,iu和ui分不清,總是寫混。

比如,“反”應該是fan,寫成了fang;“正”應該是zheng,寫成了zhen;“菜”應該是cai,寫成了cei。

學拼音時只發現ie和ei,iu和ui容易混淆,一旦用起來就暴露出更多的問題。如果拼讀的話,也能讀對,但是寫起來就常常寫混。

那怎麼讓孩子在書寫拼音時能準確無誤地分清楚這些易混拼音呢?

最好從孩子的認知能力、已有背景知識出發,不要給孩子增加更多記憶負擔。也就是說越簡單越好,別用孩子不懂的知識去解釋另一個不懂的知識,這樣只能讓孩子越來越糊塗。

實踐下來發現這幾個小方法非常有效,60秒就能搞懂,分享給大家。

區分拼音an和ang,en和eng

an和en是前鼻音韻母,ang和eng是後鼻音韻母,區分方法相同,放在一起介紹。

先看孩子的發音方式是否正確。

  • an:先發a的音,舌尖輕輕抬起,頂住上齒齦發鼻尾音n。

  • en:先發e的音,舌尖輕輕抬起,頂住上齒齦發鼻尾音n。

  • ang:先發a的音,舌根抬高,頂住上面的軟齶,發鼻音ng,氣流從鼻腔出來。

  • eng:先發e的音,舌根後縮,頂住上面的軟齶,發鼻音ng。氣流從鼻腔出來。

從發音方式看,很顯然,舌頭前伸的是an,舌頭後縮的是ang

讓孩子在書寫時區分舌頭的位置就不會出錯。

然後找一些漢字或者小兒歌、小短文練習感受,強化不同韻母的區別。

比如下面的資料,可以直接使用。

總結孩子混淆的原因,可能是在初學拼音時沒有掌握具體的發音要領,舌頭在什麼位置沒有細細追究和推敲,只是通過耳朵聽發音,然後根據聽覺記憶判斷發音,讀出了聽起來差不多還不錯的語音,實際並不標準,所以真正用起來就不知道該如何區分,總覺得太接近。

區分ie、ei和ai,iu和ui

剛學複韻母iu、ui時,聽寫流水、垂柳的音節,孩子就遇到了阻礙,i和u到底什麼時候在前什麼時候在後呢?

我教給孩子的方法是:把複韻母拆成兩個單韻母來讀,很容易分清前後

  • iu分成i-u,先發i的音,再發u的音,迅速拼讀就能發出iu的發音。

  • ui分成u-i,先發u的音,再發i的音,迅速拼讀就能發出ui的發音。

然後進行小練習,拼讀課本上的音節,拼讀同學名字中帶有這兩個韻母的字,間隔學習(學習其他內容換換腦子)四五個循環,當天掌握,後來再也沒有錯過,掌握非常牢固。

ie、ei、ai和iu、ui一樣,都是複韻母,用相同的方法區分即可。

  • ie分成i-e,先發i的音,再發e的音,迅速拼讀就能發出ie的發音。

  • ei分成e-i,先發e的音,再發i的音,迅速拼讀就能發出ei的發音。

  • ai分成a-i,先發a的音,再發i的音,迅速拼讀就能發出ai的發音。

單韻母非常簡單,孩子都掌握得很好,再用單韻母的知識學習複韻母,自然是簡單易懂的事情。

了解這個原理,再多看幾組相關文字,多次拼讀感受,就能牢牢記住發音的不同,不再混淆。

下面資料僅供參考。

寫在最後:

看,分不清拼音並不可怕,只要用一些小技巧就很容易區分,方法簡單,都是孩子能理解的已有知識,60秒搞懂很輕鬆,完全無負擔,孩子願意學,肯定能牢固掌握。

我是@凝媽悟語

兩男孩媽媽,10多年育兒經驗

陪孩子閱讀、英語啟蒙、科學啟蒙

分享育兒感悟、落地育兒乾貨

歡迎關注,育兒路上一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