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怎樣提高錄取分數線?三大法寶:本碩博班、雙學位、新專業

馬上要進行志願填報了,各省招生計劃也陸續發布了。2024年,各高校在招生政策上主要有哪些變化呢(怎樣提高自己的錄取分數線呢)?

頂尖高校紛紛推出本碩博貫通培養計劃

大家比較熟悉的有,哈爾濱工業大學的英才本碩(博)連讀班;北京理工大學的徐特立特色班、未來精工班等;西安交通大學的錢學森班;同濟大學的國豪精英班;華中科技大學的啟明本碩博班;北航的卓越人才培養實驗班;武漢大學2024年新啟動的雷軍班;大連理工大學推出的大師班;電子科技大學的成電英才班等等。

211大學、雙一流大學也有類似的實驗班,不是本碩博貫通培養,也會保研比例比較高。

現在比較普通的本碩博貫通培養計劃一般有3種:醫學領域內的8年制(北中醫的中醫領軍人才計劃為9年)、拔尖人才培養計劃、強基計劃。不少高校的本碩博計劃屬於這裡面的拔尖人才培養計劃。有些則是學校自設。

原先很多拔尖人才培養計劃是入校後選拔,但現在被好多學校拿來作為吸引高分學生的利器,這個趨勢現在越演越烈。

雙學位和聯合學士培養招生計劃增加

這幾年,學校越來越重視複合型人才的培養,各種雙學位培養計劃也應運而生,有的是單所學校提供的雙學位項目,還有一些是兩所學校提供的聯合學士培養計劃。這些年人文社科類學校,尤其外語類和財經類學校有不少類似計劃。

上海財經大學今年有6個雙學位招生計劃:法學+金融學、工商管理+統計學、金融學+統計學經濟學+信息與計算科學、投資學+信息與計算科學、數學與應用數學+經濟學。

中央財經大學有2個雙學位項目,3個聯合培養項目。3個聯合培養學士項目是跟北航、北理工合作。

北京外國語大學與中國政法大學有:英語+法學;北外和人大有:國際新聞與傳播+西班牙語。北京語言大學與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有:石油工程+阿拉伯語項目。

復旦大學則獲批了4個雙學位項目:英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翻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俄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德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北師大跟復旦類似,也獲批了4個雙學位項目,同樣也是“計算機+”,分別為:漢語言-人工智能、傳播學-人工智能、公共事業管理-人工智能、統計學-環境工程。

這些項目很清楚地表明了趨勢,跨學科的學習。如果學人文社科專業,不管參不參加這些項目,都盡量讓自己成為複合人才,要重視計算機。

學校開設新工科專業增多

上面雙學位裡面也講到,人文社科類專業都要加上計算機或者人工智能,傳統工科專業更是全面變成“計算機+”。在2023年新增專業中,智能建造、人工智能、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智能製造工程、大數據管理與應用等新增院校數量排前列。像人工智能、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等專業已經連續好多年排前幾位了。

我們在選擇工科專業的時候,要注意傳統工科與計算機技術相結合。

招生政策更為人性化

另外,很多高校都提出了在院內可以自由選專業。高校多年實行大類招生然後大一分流,這件事越來越讓考生反感,現在為了吸引學生,學校提出了在學院內可以自由選專業,轉出計劃也增多。總體上是稍微好了一些,不過還有其他的限制條件,大家要了解細節。

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擴張

還有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招生數量增多,隨着經濟水平的提升,不少學生願意讀高收費的中外合作項目。不過,希望學校在保證普通類招生的情況下,再增加中外合作辦學招生,而不是減少普通類招生。

總體來看,招生呈現出多元化、個性化的特點,考生在填報志願時,應充分了解各高校的招生政策,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發展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