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言快評 | 人生如曠野 道路千萬條

卷合筆落,“刀劍”歸鞘,2024年高考落下帷幕。向每一位通過高考歷練、為夢想拼搏的你表示祝賀!

高考是一場“成年禮”,也是一個“分水嶺”。高考過後,莘莘學子揮別同窗好友、告別中學校園,從此奔赴各自精彩的人生舞台。有人得償所願,進入“夢中情校”;有人發揮失利,與心儀大學失之交臂;有人踏入社會,在“社會大學”中歷練……第一次站在這個人生十字路口,面對多重選擇,一些同學不免患得患失;面對人生挫折,一些同學可能彷徨失措。

所謂高考大“戰”,不過是人生一“站”。於個人而言,高考一仗固然重要,但在個體價值日益多元、出彩機會不斷豐富的時代,高考的定義也在被改寫。拉長時間維度,我們不難發現,高考只不過是人生的一個驛站,或許代表你的來路,但不能決定你的去路。因為屬於年輕人的未來世界是一片沒有界限、空間廣闊的曠野,道路千萬條,每一條道路所隱藏的人生風景都不一樣,不是一場考試所能預見,更不是一張錄取通知書可以決定

決定我們人生命運的因素很多。比如,機會。以前說三百六十行,現如今,新職業目錄不斷擴容、新賽道層出不窮,人生處處充滿機會,只要抓住風口,就有可能成為人生贏家。比如,心態。一次失敗不可怕,失去的不過是一次機會,要警惕的是心態崩潰,從此失去鬥志,即使機會來敲門,你也可能懶得起來“開門”。更關鍵的是,奮鬥。無論高考成功與否,無論上名校還是普通高校、職業學院,未來的人生路都離不開“奮鬥”兩字,唯奮鬥可以解鎖更多人生答案,唯奮鬥可以實現更加充盈的人生。

2003年7月11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在《浙江日報》“之江新語”專欄專門討論如何看待高考。文章指出:“路就在腳下。一個人能否成才,關鍵不在於是否上大學,而在於他的實際本領。社會本身就是一個大學校,留心處處皆學問。只要你肯學習、能吃苦,沒有讀過大學,照樣能成才。”寄語諄諄,引人深思。

揆諸現實,從不缺乏這樣的楷模。想當年,作家余華參加高考時沒能遂願中榜,但這段人生的“小插曲”並沒有阻擋他的理想,艱苦自修之後反倒讓他開啟了新的文學生涯;90後航天工程師吳曉飛沒上過一天大學,因為有理想、肯奮鬥,最終也從火箭發動機的業餘愛好者成長為逐夢星辰大海的專業設計師,打開了人生的另一扇門……你看,人生道路千萬條,各行各業都能成才。只要矢志追求、努力拚搏,照樣可以實現人生抱負和目標

一切過往,皆為序章。在高考的這一段旅程中,你們已經收穫了知識、收穫了成長,學會了堅持、努力和拼搏,這些定會成為你們一生受用不盡的財富,為你們的未來埋下一顆顆希望的種子。不管最終揭曉的答案如何,只管昂首闊步、篤定前行。要相信,時光不會辜負每一個披星戴月、奮力奔跑的少年,奮鬥的你們一定會在繁花盛開的路口相見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付迎紅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蘇俊傑 庄小龍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劉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