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中醫藥強省正當時丨重創新乘勢而為 扛使命爭創一流

河南中醫藥大學召開“雙一流”創建推進會。

河南中醫藥大學龍子湖校區。

□本報記者 史曉琪 本報通訊員 賈姝 趙會傑

河南是中醫藥大省,擁有深厚的中醫藥文化底蘊和資源,傳承發展中醫藥產業,河南責無旁貸。

作為全省中醫藥人才培養、科技創新、醫療及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的龍頭和中心,河南中醫藥大學主動對接國家戰略,服務全省大局,在錨定“雙一流”創建目標、推動中醫藥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同時,牢牢扛起振興發展中醫藥的使命,努力在中醫藥強省建設中展現更大作為、貢獻更多力量。

築好人才“蓄水池”

積蓄髮展“源動力”

人才是中醫藥事業發展的第一資源,是中醫藥傳承與創新的基礎和保障。河南中醫藥大學圍繞規模、結構、層次三個重點,抓好培養、引進、使用、服務四個環節,深入實施“仲景學者”高層次人才工程和“仲景教學名師”工程,營造人才潛心做學問、安心搞研究的良好“小氣候”,全力打造中醫藥人才中心,為中醫藥強省建設注入源源不斷的“人才活水”。

傾心引才——

堅持引才和引智相結合,加大優秀博士引進力度,引育“仲景學者”和“仲景青年學者”,從工作環境、科研平台、薪酬待遇、發展空間等方面提供優越的條件。建好中醫學、中藥學兩個博士後流動站,將博士後作為人才隊伍的“蓄水池”。以“按需引才”為導向,設立大科學項目計劃,通過“揭榜挂帥”從國內外引進項目科學家。

2023年9月1日,王琦書院河南分院正式揭牌,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醫大師王琦受聘為名譽院長、河南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將以岐黃學者、仲景人才培養為目標,建設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人才梯隊。

精心用才——

堅持用好“黨管人才”的政治優勢,團結更多人才凝聚到學校高質量發展事業中來。深入推進人才發展的體制機制改革,努力打造一流的人才生態環境,提升人才的獲得感、歸屬感、幸福感。

加強崗位聘任和管理,建立以崗位職責為基礎、以績效目標為核心、以能力業績為導向的考核機制,實行能上能下的崗位聘用機制。深化人才評價機制改革,以師德、能力和業績為導向,細化學科分類評價,激發教師隊伍活力。開通職稱評審“綠色通道”,實行優先推薦、直接推薦、破格評審,鼓勵優秀人才脫穎而出。

悉心育才——

把師德師風作為教師隊伍建設的首要內容,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引導廣大教師弘揚教育家精神。構建分層次、分專業、分需求的“五維階段式”立體化教師培訓培養體系,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能力。通過拜師、研修等方式,實行中醫藥青年人才“學術導師制”,實施臨床創新人才培養工程,設立教師榮譽體系,為各類人才提供發展途徑,更大發揮人才效能。

成立青年科學家沙龍協會,為優秀青年科技人才搭建溝通交流平台,促進多學科交叉融合,營造啟迪智慧、敢於探索、大膽創新的學術氛圍。推行學科學院制建設,搭建基礎研究、臨床研究融合平台,實現基礎和臨床融合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目標。

近年來,學校引育人才的數量和質量明顯提升。其中國醫大師、長江學者、中醫藥領軍人才工程岐黃學者、全國名中醫等國家級人才40餘人,中原學者、中原英才計劃領軍人才、傑出專業技術人才等省級人才近百人,1人連續兩年入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入選“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全國教學競賽獲獎4人。

對於未來5年的人才工作,河南中醫藥大學提出了“12345”戰略和“十大舉措”,聚焦領軍人才引育,重點在青年人才培養,為我省中醫藥事業發展培養更多有發展後勁、有創新精神的後備人才。

科技創新為“引擎”

產業發展添動能

怎樣加快推進中醫藥現代化、產業化,讓中醫藥的“中”味更濃、“醫”效更好?河南中醫藥大學充分發揮人才、科技資源優勢,在提升原始創新能力的同時,促進科技創新成果與產業化互為支撐,同步發展,良性循環。

完善體制機制,提升中醫藥科技創新水平——

着力構建新範式,堅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謀劃,將國家醫學中心與學校研究生院、學校中醫藥科學院“三位一體”系統集成,集聚“醫、學、研、產、政”要素資源,打造河南中醫藥大學科技園,走出一條新路子。

牢固樹立以成果和貢獻為導向的科研思路,確定科技工作“12345策略”和“科技行動12條”,聚焦“基礎傳承創新”研究、“重大疑難疾病”臨床研究、“重大新葯創製”研究三個重點,持續推進科技領域“放管服”,為科研人員鬆綁,疏通堵點、解決難點、打通卡點、袪除痛點,打通科研人員前進路上的“最後一公里”。

加強科研創新平台建設,對省部級研究平台進行重塑重構,形成優勢合力,構建一批具有中醫藥特色的一流科技創新平台,打造高水平中醫藥創新團隊和梯隊,建立新型科研組織體系,開展基礎性、前沿性、關鍵性科學研究,解決中醫診療標準和中藥質量標準等“卡脖子”技術,提升行業話語權和影響力。

加快推進中藥材種植、研發的現代化、產業化——

通過技術攻關合作、項目及平台的聯合申報等模式,助力中藥產業科技創新,與仲景宛西製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羚銳製藥股份有限公司、好想你健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共建豫葯全產業鏈研發河南省協同創新中心,着重從豫葯生態種植、特色炮製加工、質量評價體系、仲景經典名方、大健康產品研發和新學科培育等全產業鏈角度開展研究,通過優勢互補,打破豫葯全產業鏈發展的技術壁壘。

建立以中藥學學科作為技術依託的河南道地大宗中藥材規範化種植基地,面積達200萬畝,培育了9個藥材新品種,帶動了近30萬葯農致富,成功指導6個中藥材種植基地通過國家“GAP”認證。

堅持服務導向,促進中醫藥產業發展——

與北京中醫藥大學等優秀專家團隊合作開展了“河南中醫藥強省戰略計劃書編製”和“河南中醫科研機構與平台優化重組建議方案”等橫向管理課題研究,為河南中醫藥強省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智力支撐。

提出“1+2+N”方案,搭建校地、校企、校校、校研、校醫等合作平台,通過整合全省力量,集中優勢共建若干新型產學研聯合體,打通培養鏈、科技鏈、產業鏈,合力將河南中醫藥健康產業做大做強。

2023年,河南中醫藥大學科研體量大幅增加,獲得科研項目689項,創歷史新高。創新水平也明顯提升,除了在國家和地方重大重點項目上取得多項突破,創新團隊和人才培育、新型研發平台建設等也碩果滿枝。

學科建設顯優勢

學校發展後勁足

從中醫藥大省向中醫藥強省跨越,需要一流的中醫藥高等教育提供支撐。河南中醫藥大學正以中醫學學科入選我省“雙一流”創建工程為契機,構建高水平學科體系,進一步擦亮辦學優勢和特色,加快建設國際知名、國內一流教學研究型中醫藥大學。

強化優勢特色學科——

實施學科高峰高原工程,激發學科發展內生動力,推進交叉融合發展和創新突破。強化中醫學、中藥學和中西醫結合主幹學科建設,堅持目標導向,集中優勢資源,緊抓方向凝練、師資隊伍、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平台建設等關鍵環節,並持續在中醫藥主幹學科實行特區政策,創造發展條件,實現學科影響力快速提升,努力使中醫學學科躋身國家“雙一流”建設行列。

協同發展相關學科——

進一步凝練研究方向,培育發展特色,提升建設水平,形成中醫藥學科與醫藥相關類學科、人文社科類學科相互支撐、協調發展、同步推進的學科建設格局。持續開展優勢特色學科覆蓋的二級學科立項建設,堅持問題導向,明確發展目標,強化仲景特色,培育學科優勢,支撐優勢特色學科可持續發展。

形成新興交叉學科——

學科交叉已成為學科建設新的發展趨勢,以中醫學“雙一流”創建為引領,圍繞疾病預防、治療、護理、康養等全生命周期健康,拓展建設思路,追蹤學術前沿,契合新興產業發展方向,促進中醫藥學科與信息技術、生命科學等學科交叉融合,形成特色鮮明、具有發展潛力的新興交叉學科,實現換道領跑。

2023年,河南中醫藥大學2個學科進入ESI前1%學科排名,11個學科入選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高水平中醫藥重點學科,13個學科獲批新一輪河南省重點學科。目前,學校已形成以“雙一流”創建學科為引領,國家局高水平重點學科、省特色骨幹學科、省新一輪重點學科及校級重點學科等不同層次、不同類別布局合理的重點學科建設體系。

練好內功,必有發展後勁。久久為功,必會破繭成蝶。在奮力推進學校爭創“雙一流”的道路上,在奮力推進中醫藥強省建設的征程中,河南中醫藥大學奮楫揚帆、只爭朝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