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蘭媽談育兒
在廣州做生意的表哥,因為他的兒子2月20日就要開學,提前返程也定在年初九那天
可沒想到,計劃趕不上變化,連搶一個禮拜票都沒有成功
最後還是往後推了幾天才搶票成功
還記得表哥告訴我們搶票成功那天,侄子滿臉泄氣地說了句:“我都沒玩好,時間怎麼過得那麼快呀”
這就是典型的學前焦慮,也被稱為開學綜合症
而仔細多了解就會發現,有“開學綜合症”的孩子,大多數都是放假期間沒有養成好習慣
在沒有合理的作息習慣、也沒有每天寫作業的情況下,孩子不知不覺就養成自由懶散,不願意被束縛的排斥心理
其實,我們也不要只顧着說孩子
就連大人在經過一段長假的睡懶覺後,都會提不起精神、不願意上班,對工作的熱情也降低了很多
所以,規律和節制的假期安排,才是我們抵制孩子開學綜合症的有效預防措施
如果即將要開學了,有些話當父母的也要記得及時叮囑孩子,特別是以下5句話,你不說就沒人說了
01
學習不是為了別人捧着你
自己優秀別人自然關注
新學期即將啟航,端正態度就是孩子搞好學習的第一步
在我的身邊,就有很多這樣的孩子
他們聽不進壞話,只喜歡被人捧着、誇着,一旦沒有了這些,也就失去了努力的意義
隔壁有個小女孩,叫樂樂,她就是其中一個
早上在樓下遇到交談幾句才知道,樂樂的寒假作業還有一大半沒有寫完
問及原因,媽媽告訴說:“這孩子就喜歡別人誇她、捧着她,在家裡我才不慣着她”
聽到這裡,不明各中緣由的我,還勸說:“沒事,孩子都喜歡被誇”
可細聊才知道,樂樂這孩子根本就是“只聽好話”
就因為媽媽新年對姑姑家孩子說了一句:“你真棒,寒假作業早寫完了”,樂樂就賭氣不寫作業,直到如今積攢得越來越多
說到這裡,樂樂媽媽還滿臉怒氣,她說:“哪有這樣的孩子,學習難道不是給她自己學的嗎”
說實話,孩子還真不理解這個道理,他們內心需要的無非是渴望被他人所關注
可學習從來都不是為了別人捧着你,想要獲得別人的關注,那本身就需要具備優秀的光環
為了讓孩子更加真實地投入體驗,建議幫助孩子建立階梯形成長
比如,孩子急於在老師面前表現自己,那我們就要告訴他:“不要着急,老師發現你的優秀也是需要時間,如果你能在課堂上多跟老師互動,你身上的優秀才會得到更多被展示的機會”
一個跟得上老師上課節奏、又能產生互動的孩子,他們哪怕現在不是那麼優秀,那在課堂氣氛的帶動下距離優秀也不遠了
02
不要因為不喜歡某個老師
就討厭他教的那門學科
季羨林先生曾說過:“學習的真正之門是持之以恆”,孩子看待學習也該如此
曾經,聽一位媽媽講述說
她有一個脾氣急躁、還玻璃心的女兒,就因為語文老師說:“字寫得太差了”,便生氣地把語文書從書包掏出來扔向一邊
看到這個動作,媽媽氣得不行,嘗試跟女孩講大道理,可結果卻不理想
女孩對語文老師的排斥,以至於她學語文這門學科時也粗製濫造
都說態度是決定一切的開始,孩子沒有對學習的積極態度,那學習的效率也自然敷衍塞則
可見,新學期開始的第一課就是告訴孩子:“不要因為不喜歡某個老師,就討厭所教的那門學科”
對待學科,我們也要儘可能地讓孩子意識到:“學習就像是我們吃飯補充營養,你也許不喜歡吃蔬菜,但蔬菜里的維生素卻是其它食物無法替代的”
教孩子不偏科,這也是新學期走向良好開端的第一步
為了更好地跟隨新課的腳步,建議開學第一天為孩子製作合理的計劃表,讓孩子在規律作息的同時,能養成每日複習各科知識的習慣,才能做到真正的學科均衡
03
在學校上課沒聽懂不要緊
要緊的是不懂還偏裝懂
想要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那聽懂知識、吃透知識,就是不可少的一部分
怕就怕在孩子不懂裝懂,假裝自己會了,到頭來坑的還是自己
有這樣一個女孩,你問她“會不會、聽懂沒有,回應的永遠是點點頭
每一次得到回應後,女孩媽媽也覺得孩子應該是聽懂了
可是等到真正開始實踐做題時就含含糊糊、不知道從哪裡下筆
即便是耗時較長寫完了作業,最後的正確率也不高,有時甚至只做對了那麼一、兩道題
這種性格讓媽媽一直很傷懷,她想過很多辦法改善,可結果依舊如初
直到今年春節期間,女孩遠在外地的舅舅回家輔導才有了不一樣的發現
還記得,輔導作業之前,媽媽就不停地提醒“千萬別相信那孩子說的話,她最喜歡的就是不懂裝懂”
然而,舅舅的輔導方法卻不一樣
每講一道題,他都會問一句“有哪裡沒有聽懂的,跟舅舅說,我再重點跟你講講”
結果,在舅舅的引導下,女孩說出了心中的疑問,包括很多拿不定的題目都紛紛拿出來求教
這就是引導式回答
比起你問“孩子聽懂沒有”,孩子更需要的是“有哪些地方需要重點講講”
畢竟,從人性的角度來說,大家都希望被認可、理解、和表揚
一句“聽懂沒有”,或許是我們了解孩子學習進度的一種溝通,但孩子回答的局限太小,無非是聽懂、或者沒有聽懂
而對於想急於表現自己的孩子,自然就會通過不懂裝懂來獲得認可
所以,對於不懂裝懂的孩子不要急於批評,像例子中的女孩舅舅那樣,引導式地多了解孩子的內心需求
你懂孩子多少,孩子就能對你暢所欲言多少
04
不要覺得做錯題就沒關係
這些都是提升你的機會
學習並不容易,但每一件看似不起眼的錯題都是提升的關鍵,只有用心去追求才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前幾天,和一位學霸媽媽聊天才知道,優秀的孩子每一天都在產生差距
就拿上學期的期末考試來說吧
換作普通人家的孩子,幾乎很少有人能做到“早上五點起床堅持一個小時複習吧”
可聽那位媽媽說才知道,她的兒子期末考試之前的半個月,每天早上都五點起床整理錯題,還會堅持做兩張卷子,就連睡覺的時候也會戴着耳機聽英語磨耳朵
聽着如此壯志凌雲,我知道,優秀的孩子時刻都在產生差距
特別是做錯題這件事,看起來好像是尋以為常的小事,可如果我們不重視錯題、就很難提升自己
小姑的兒子熙熙就是這樣的想法
面對做錯的題目,最喜歡說的一句話就是“這有什麼大不了的,每個人都有做錯題的時候”
這句話乍一聽還真是那麼回事,可事實上從孩子第一次不把錯題當回事開始,就跟別人拉開了差距
大概從三年級開始吧,熙熙的成績就出現了大幅度下跌,隨着錯題變得越來越多,他對學習的態度也發生了變化
特別是看着難解的作業題,骨子裡也開始變得反抗,一句“學習一點也不好玩”,瞬間把小姑氣得想揍人
其實呀,這就孩子一開始落下的學習態度,小看了錯題的影響力,自然也錯失了提高自己的機會
所以,新學期一定要多叮囑孩子一句“不要覺得做錯了題就沒關係,這些都是提升你的機會”
與此同時,最好再培養孩子使用錯題本的習慣,隨着錯題的不斷整理、吸收和消化,他們的學習效率自然就會慢慢提高了
05
假裝努力就是在自欺欺人
因為結果不會陪你演戲
學習不是為了讓別人知道你努力,而是為了掌握真知,你有沒有真正努力,結果也不會陪你演戲
上學期結束,老師給女兒的評價就是:
經過老師的觀察,我發現你這個學期有一個非常嚴重的缺點:“假裝認真”,看上去你非常地努力認真,但是寫作業的時候總是缺筆少畫,所以你的成績才會一直沒有起色,如果你能意識到這一點並改正,那你的成績一定會發生巨大的變化
說實話,女兒這一缺點,我早就發現了
可奈何你怎麼說,她都不願意承認,總覺得自己就是努力了、也付出了很多
有時候兩個人還沒說幾句就爭吵不斷,不是我被氣得煩躁不安,就是她委屈地不願意理人
而後來經過這個假期的磨合後,我又發現:女兒身上最大的問題或許是“假裝努力”,但最不容易克服的就是讓她承認這個事實
很明顯,你告訴她“假裝努力”,人家肯定不願意承認
怎麼辦呢?這次我打算讓她意識到結果不會陪你演戲
換做以前,新學期臨近了,那我肯定會時時刻刻提醒她“趕緊寫作業,開學老師就要檢查作業”
這次我選擇了沉默,只是告訴她“開學還剩下不到一個星期的時間”
剛開始幾天,她依舊不當回事,不是在貪玩、就是在貪玩的路上
可到了今天早上,女兒卻突然問我還有幾天開學,我告訴她:“還有3天時間就要到校報道”
沒想到,一聽說還有3天之後,一向貪玩的女兒竟然把自己關在房間里瘋狂補作業,並且是中午喊吃飯都喊不動那種
那一刻突然讓我意識到:果然,結果是做不了假,也不會陪你演戲的”
讓孩子自己承擔責任,也讓孩子意識到結果不會陪你演戲,這更是新學期我們要告訴孩子的話
希望每一位父母都能明白其中利害,也希望每一個孩子都能把握自己的每一次成長
那麼,開學要叮囑孩子的一些話,大家還有哪些不一樣的建議與看法呢?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