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書不是為了育人而是為職稱,畢竟真金白銀增加了,多二三千元呢

目前的老師為什麼會讓很多人不滿?其實就是因為職稱,職稱讓很多人認為老師認真教學不是為了孩子好,而是為了職稱。

近日一位網友在網上說:教書不是為了育人而是為職稱,畢竟真金白銀增加了,多二三千元呢!不得不說這位網友對教師的職稱了解的挺多的,那網友說的是不是事實呢?實際上確實存在這樣的問題,教育上每個老師窮極一生都在為職稱苦苦奮鬥。



這一切不怪老師,只怪職稱制度設置的就是如此。

第一:只要評上高級職稱,工資立刻增加上千元,而且以後也不可能再降低,試想誰不想評職稱?

我們的職稱制度設計的就是如此,職稱越高工資越高,各種福利待遇也越高。只要評上高級職稱,工資就能立刻漲上千元,而且是不會再降低,只要這個老師不犯嚴重的錯誤,不違法亂紀,就算不再上課,也會繼續享受這個待遇,直到退休以後還繼續享受,試想這樣的制度設計不是讓老師們努力評職稱的嗎?

老師們也想安靜的教書,耐心的輔導孩子,但職稱工資的誘惑太大了,誰不想多掙錢,所以從上班的那一刻他們就明白自己的終生目標,那就是評上高級職稱,這也是所有老師的夢想,一輩子的夢想。



第二:職稱把老師之間的收入拉開了很大的差距,導致老師只能努力評職稱!

職稱問題也是這些年被炒得火熱,那為什麼以前就不存在這樣的問題呢?那是因為以前職稱工資差距沒這麼大,但是現在差距真的是太大了。

以前大家工資都低,高級教師與中級教師每月也就相差幾十元錢。但是現在高級和中級每月相差近一千元,和初級相差近兩千元,還不說各種福利補貼也有差距,連取暖費高級教師也享受最高檔,大家都不一樣。

也就是說,現在的職稱已經從工資上把老師們分成了三六九等,低職稱的老師怎麼會甘心呢?當然要努力評職稱了!



第三:評職稱與教學育人矛盾嗎?事實上還真不一樣,看看全國的高級教師有幾個還在一線教書的?

也許有人質疑了,難道評職稱和教書育人矛盾嗎?努力教書育人難道會很難評上職稱?事實上這兩者還真不一樣,評職稱也絕對不是努力教書育人就能實現的!

看看教育上,多少老師兢兢業業一輩子也評不上職稱,是他們不夠努力嗎?還是他們教學能力太差?實際上都不是,而是目前的職稱評審要求的並不是實實在在的教學,而是很多榮譽和證書。但我們也清楚,任何行業的榮譽和證書也不是努力工作就能換來的。我們是個人情社會,各種榮譽的評審根本不會公開,可以說都是領導自己的定的,這也讓很多默默無聞工作的老師很吃虧,因為在領導眼裡,根本看不到他們,而是那些會溜須拍馬見風使舵的人。

所以看看教育上的高級教師,很多都是領導,真正努力教書的一線老師是評不上的。



職稱的弊端人人皆知,但職稱制度依然不改變,至於原因不言而喻。

既然職稱讓老師們不能安靜的教書,那為什麼還不改變職稱制度呢?其實原因大家都懂。

掌握職稱話語權的不是老師,而是很多領導,而這些領導都早早評上了高級甚至特級教師,他們佔盡了職稱的好處,怎麼可能改變當今的職稱制度呢?可以說現在的職稱制度只對一線老師不利,對領導來講簡直不要太好了,所以他們怎麼可能推翻現有的職稱制度呢?

另外如果取消了職稱,教育上的領導再也沒有拿捏老師們的法寶了,他們的權利將大打折扣。看看各學校,都拿職稱要挾老師,設置各種門檻為難老師們,真取消了職稱,他們的權威還如何樹立呢?



寫在最後:

目前的職稱弊端太多,最大的弊端就是把教育功利化了,讓每個老師的教學目的變味了,讓很多孩子和家長不再感恩老師的付出,認為他們的付出是有目的的,並不純粹是為了學生好。想讓老師恢復良好的形象,就必須取消職稱,讓老師們毫無功利之心的教學,唯有如此,教育也才會變得更加美好。

大家對此怎麼看?也分享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