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再瞎折騰了!課堂教學是講給學生聽的,哪有那麼多的模式?


有老師感慨:教了幾十年書,終於承認不會教了!

不能再瞎折騰了!專家呀,課堂教學是講給學生聽的,哪有那麼多的模式?

有老師抱怨,現在想踏踏實實上節課真難啊!各種新型的理論,層出不窮。

近年來所謂的教改,大家看看整出了滿天飛的所謂的“模式:“大單元教學,”“智慧課堂”、“樂享課堂”、“合作探究課堂”、“共享高效課堂”、“問題導向課堂”、“互動課堂”、“程序課堂”、“1+1高放課堂”,“271”教學模式、“一二三四”教學模式等等。

一幫脫離教學第一線的所謂“專家”,為了自已的理論或觀點,大行其道侃侃而談,違背了教育的初衷。學生亂得一塌糊塗,老師累得暈頭轉向。

模式學多了,自然而然就不會教了,學生也不會學了,也學不會了。

教書匠是一門手藝,不需要那麼多花里胡哨的!都是專家惹得禍。


今天這模式,明天那模式,拿學生當試驗品,拿老師當木偶。最好最實用的模式還是粉筆、板書、提問、講解。簡單實用才是最好的模式。


對於學生來說,按部就班,踏實點的教學過程才是最好的選擇!容易接受理解,循序漸進才合理!花里胡哨的表面現象只能讓學生所迷惑。

所謂的教改就是把原來的教育規律按照大多數人聽不懂的詞彙再翻炒一篇而已!何必呢?

所有的折騰都是被名利所驅使!終逃不出名利二字,卻打着教育的旗號!

這些專家往往孤立地看待自身的科目,按照他們的模式,課前、課中、課後,如果所有的科目都完成要求,每個學生每天的學習時間必須超過二十個小時以上。

搞課改的,自己不用去教書。他們讓一線教師嘗試所謂的“課改”,成功了,名利雙收;不成功,那就是“嘗試”,他們也不會失去什麼。所以五花八門,脫離課堂實際,憑空想象的所渭“課改”就胡里花哨地岀現了,都是衝著名和利來的。都是花架子。

所謂的改革就是如何利用有效地方式方法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好奇心和積極性,通過動手動口互動養成主動學習好習慣,形成內驅力。至於五花八門的提法高大上,落地卻一地雞毛。


各種折騰。真的對教學有用嗎?最終也不過只是研究經費,瓜分掉了而已。給一線教師添了很多麻煩和困擾,最終煙消雲散。


讓學生聽懂的模式是最好的模式,其他花里胡哨的都是學術作秀。越是簡單的越是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