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楊傳旨 通訊員 殷慧艷)金風送爽,秋意漸濃。為了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全面幫助、促進教師快速成長,2023年10月8日惠濟區教研員們應邀來到大河路中心小學對老師們的教學進行深入指導。
為確保活動順利開展教導處對此次活動從上課到評課進行了縝密的安排。
任麗霞老師和李海娟老師參與了低段和中段語文的聽評課。在研討環節,兩位老師就課程設計、學科拓展、核心素養的落實等方面給予了切實可行的建議,讓我們受益匪淺。通過和任老師、李老師的交流,我們認識到語文課堂要注重評價,給學生充足的認可,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如何讓學生愛上語文,把語文知識滲透到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這是需要每個語文老師思考的問題,也是我們接下來努力的方向。
語文高段教研員趙傑老師走進常規課堂,分別聽了五年級王紅娟老師執教的《獵人海力布》和六年級張綰玥老師執教的《竹節人》。課後趙傑老師與五六年級老師進行有針對性地交流,並指出老師是第一個親歷者,要充分展開學習活動,促進學生深入細緻地學,老師要細化備課落實方法,紮實做好校本教研,提高教學水平。
彭東方老師為二年級孩子帶來一節《數松果》5的乘法口訣,孩子通過實際的數一數,結合圖形理解5的乘法的含義,並編寫乘法口訣。二年級孩子積極思考,運用自己的方法去理解記憶口訣。孫亞坤老師則帶來一節五年級數學課《分數的再認識一》,通過具體的情景讓孩子體會分數的意義,理解部分與整體的關係,孩子們的課堂積極性非常高。
數學教研員侯老師對以上兩位老師的課堂給予肯定,都注意到學生的發展,以學生為中心。並且提出了中肯的建議,核心素養與細節的課堂把控需要進一步提高,讓我們每一位老師都收穫頗豐。
紀康利老師通過《小樹有多少棵》一課讓學生利用乘法口訣繼續解決乘法問題,課堂井然有序,老師關注全體學生,課堂氛圍輕鬆愉悅。呂麗老師帶來的《衛星運行時間》通過視頻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注重培養學生的算法多樣化,體現了運算的一致性。
數學教研員吳亮老師對兩位老師的課堂給予了充分的肯定並進行了細緻入微的點評,不僅指出他們課堂上值得學習的教學亮點,也指出了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及努力方向。從學段的要求、備課的內容、學習目標的設置、課堂細節與效果等方面做了全面的指導,為老師們的課堂教學理清了思路,指明了提升的方向。
英語組分別由中段孫瑞陽老師執教故事課四上Unit2 My schoolbag story time,楊瀾老師執教對話課四上Unit3My friends A let's talk,教研員李宋佳老師點評強調在今後教學中,教學常規要紮實,而且不能僅限於教材,輸入要到位,輸出才會豐盈 。上課要注重課堂邏輯的養成,語言過度要自然!高段由李雨老師執教六上Unit4 I have a pen pal. Read and write讀寫課,侯丹老師執教故事課五上Unit2My week story time。教研員孫紅偉老師在故事課如何上給出了方向,故事課重要的是對故事寓意的理解!在讀寫課上對學生的評價還要再具體!並給我校今後英語的校本教研做出了要求,希望大家擰成一股繩,共研共進!
科學教研員馬麗琴老師聽了劉晴晴老師執教的《我的前後左右》和任爍爍老師執教的《聲音是怎樣產生的》。劉晴晴老師通過“介紹自己周圍的新同學"、“傳球接力遊戲”、“點鼻子活動”和“闖關遊戲”等環節讓學生體會前後左右,環環相扣,學生上課積极參与活動,氛圍活躍。任爍爍老師帶孩子們進入了一個奇妙的聲音世界,通過鋼尺和橡皮筋發聲時的動作得出:聲音是由於物體振動而產生的,又通過觀察小鼓和音叉發聲和不發聲時的現象得出:振動停止,聲音消失。孩子們積极參与探究活動,所獲頗豐。馬老師評價兩位老師的課堂:語言精鍊,活動豐富。但需要注意課堂的進階性、層次性以及活動的目的性。
因教學而起,為教研致遠。本次進校指導性聽評課及研討活動,有力地推動了學校“新課標”背景下大單元課堂教學活動的深入開展,學校教師充分感受到提升課堂教學水平和教學研討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大河路中心小學將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加強教學教研工作,努力追求卓越,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續寫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