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字 關注我們
近日
雲南省教育廳發布了
《雲南省教育廳關於最美教師人選的公示》
對10名2023年度雲南省最美教師人選
予以公示
楚雄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外科學教師陳珊珊名列其中
陳珊珊,女,漢族,中共黨員,碩士研究生,副教授,楚雄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醫學系副主任。她紮根教育13年來,潛心鑽研團隊建設、教學創新、成果培育及科學研究,以奮鬥之姿,書寫最美芳華鑄“醫魂”的育人生涯。
出生於湖南邵陽的陳珊珊,從小以軍人父親為榜樣,考入徐州醫學院麻醉學專業,成為一名減輕患者病痛的麻醉科醫生。後為軍人的丈夫穩定“後方陣地”而隨其紮根楚雄,扛起培育健康衛士的職責,成為一名堅守在教學與科研一線的人才培養踐行者和創新者。
陳珊珊2011年8月到楚雄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就職,成為一名培育消除人類病痛、服務基層的健康衛士的人民教師。一路走來,曾榮獲雲南省衛生科技成果三等獎、楚雄州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三等獎等獎勵,楚雄州第七批中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第三批州委聯繫專家、2017年優秀教師、2021年度十大科技創新人才、2021年度“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範家庭”、2023年度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教學獲省級一等獎4項、校級一等獎3項,育人成果獲州、校級獎多項,科研成果獲省、州級科研獎項多項。
她是一名用腳步丈量信仰、以深情點亮學生夢想的老師。在楚雄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從教以來,擔任過4屆共6個班的班主任,她的這些優秀學子正踐行着“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責任擔當,遍布省內100多個鄉鎮衛生院成為醫藥衛生戰線骨幹,為民造福。
她堅持教學相長、教書育人與科學研究同向同行。從事幹細胞與脊髓損傷修復領域研究十餘年,帶領外科團隊圍繞“腎下腹主動脈移植幹細胞治療脊髓缺血再灌注損傷”開展系列基礎研究,先後取得多項成果。
編寫高職高專規劃教材2冊,建立校級在線精品課程1門, 2019—2023年作為主講教師帶領外科學團隊榮獲省級教學能力大賽一等獎4項(2019年、2020年、2022年、2023年)三等獎1項(2021年)等,教育教學成果豐碩。
主持和參研國家級、省部級課題十餘項,發表論文二十餘篇,其中SCI論文4篇,核心期刊10餘篇。
陳珊珊說:“我始終堅信教育是一個心心相通、言傳身教的過程,要想培養‘五術’醫學人才,首先,咱們作為老師要身體力行,讓自己儘可能地接近或成為這樣的人。因此,我一直堅持以飽滿的工作激情、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投入育人過程,用奮鬥經歷激勵學生,淵博知識啟發學生,醫者仁心帶動學生,引導學生主動踐行‘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責任擔當,成為基層百姓健康守護者。”
而今已是不惑之年的她
始終用行動忠實踐行立德樹人
培根鑄魂的使命任務
以奮鬥之姿展巾幗風采
為助力祖國醫學教育事業
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楚雄州融媒體中心記者丨鍾國涵
圖源丨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審核丨茶軍 李彥錕 楊福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