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 | 在數字化轉型的時期,高校教育如何實現教育數字化?

高校作為人才的培養基地,必須迅速推進教育數字化轉型。大力推廣數字教學模式和方法,對課程進行數字化升級,這樣才能有效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增強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縮小行業對人才的需求與院校教育培養之間的差距。

數字經濟應用實踐專家駱仁童博士表示,高校數字化轉型的過程是一個將信息技術與所在高校教育教學、管理深度融合的過程,也是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建設過程,都需要多個主體部門共同參與,協同完成。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首先要理解數字化教學模式的意義。教學模式是教師和學生之間,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方式,以及這些方式如何組織和進行的總框架。而教學方法則是實現教學模式的具體手段。數字化教學模式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拓寬教育資源獲取途徑:通過互聯網等技術手段,數字化教學模式使學生可以在不同的渠道和地區獲取優質的教育資源。

  2. 提升學生的參與度和互動性:學生更喜歡積极參与、互動性強的學習模式。數字化教學模式通過在線討論、協同工具等方式,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提高學習效果、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3. 提供個性化、多元化的學習資源:數字化教學模式靈活組合不同的教學內容和實踐,支持個性化和靈活性的學習。通過數字教學平台,還可以優化教學評估,降低教學成本,促進跨界交流與合作。

  4. 促進教育公平:數字化教學模式打破了地域和時間的限制,使所有學生都能平等地接觸到優質的教育資源,提升了教育的公平性。

因此,高等院校應當積極推動教育數字化轉型,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提高教育質量,培養出更具競爭力的人才。

數字化助推高校教育教學高質量發展不僅基於深厚的理論基礎與生成邏輯,而且契合其自身發展水平提升的需要和時代進步的要求。應緊緊把握數字化時代脈搏,抓住國際協作實踐、數字數據驅動、一流課程建設和高素質人才培養趨勢,形成我國高校教育教學高質量發展總體格局。

在推進高校教育教學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全球參與,高校數字化資源與教育教學多元主體協作實踐路徑的探索和創新是其中的關鍵。教師體系再建構,供給結構制度和測評技術機制優化是關鍵。從機構和制度層面推進高質量教師體系建設,從測評理念和技術層面建立高質量教師教學數據系統,從數字生態型教學方面探索靈活教育和個性化學習創新實踐。

這些措施將有助於推動高校教育教學高質量發展,提高學生核心素養,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

在教育數字化過程中,必須適應現代學生的特點。他們具有這一代的數字原生代的特徵,具有強烈的信息獲取和篩選能力,擅長多任務處理,喜歡互動和參與,注重實用性和應用性。為了滿足這些需求,我們需要不斷創新教學模式和方法。

數字經濟應用實踐專家駱仁童博士強調,高等教育數字化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育人理念,並且結合以數字化技術推動高等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才能取得相應的效果。

數字化教學模式包括在線學習、混合式教學、翻轉課堂和個性化學習等。這些模式不僅需要與課程教學設計相結合,而且還需要教師角色的轉變。傳統的"teacher"角色需要轉變為學生的學習指導者、活動的組織者和教學評價的設計者。

教材的數字化設計也是關鍵的一環。教材應具備數字化、個性化、互動性、開放性和集成性的特點。教師可以利用在線資源開發數字化教材,實現教學內容的互動性、個性化和集成性。

教學方法的創新同樣重要。數字化教學模式採用在線討論協作、遊戲化學習、虛擬仿真學習、探究式學習和項目式學習等多種方法。教師需要結合教學模式和技術環境,適應學生的需求和進度,創新教學方法。

最後,我們需要實現知行合一的目標。通過課前預習、課中實驗和課後反饋等教學環節的有機結合,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實際操作技能。

總的來說,數字化教學模式的實施需要我們從多個角度進行考慮和改革,包括教師角色的轉變、教材的數字化設計、教學方法的創新以及知行合一的實現。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適應現代學生的需求,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出更符合社會需求的人才。

商道童言(Innovationcases)歡迎點贊和分享哦!~~

免費電子書:結構化思維 | 荊棘商途 | 年度十詞 | 創新企業案例 | 區塊鏈金融

數字經濟應用實踐專家 駱仁童主講課程

智慧應用 |能源互聯網》.《新型電力系統》.《智慧建築》.《智慧機場》.《智慧交通》.《煙草數字化》.《智慧城市》.數字政府

數字應用 | 《大數據及中台》.區塊鏈.《元宇宙》

人工智能 | 《人工智能趨勢》. 《ChatGPT新紀元》

數字化轉型 |《製造業數字化》.《零售業數字化》

金融類課程 | 《金融科技創新》. 《商業銀行變革》 .《數字人民幣

思維與技能 |《數字化管理思維》.《數字化組織變革》.《用戶思維》

宏觀與趨勢 |《2023宏觀趨勢》.《數字經濟》.《雙碳戰略》.《新能源汽車》

創新與創業 |《創業導師能力提升培訓》.《中小企業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