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屆“05後”人生選擇有主見:不少高分考生選擇捨棄“錢途”甘坐“冷板凳”

近日,伴隨着高招錄取的逐漸收官,大批“05後”准新生曬出了自己的錄取通知書。記者在採訪中發現,不少高分考生的人生選擇並沒有像外界想象的那樣“隨波逐流”,而是頗有主見。還有人甚至用全省前100名的高分,選擇了有些冷門的古文字專業。這屆“05後”為什麼捨棄“錢途”,甘坐“冷板凳”?他們的回答令人動容——

“冷門不冷,需要我們代代傳承”

來自廣東的女生張翹楚,在今年高考中考出了廣東省文科前100名的優秀成績。這樣的考分,在志願填報時完全有“任性”的資本,但張翹楚卻有着自己的打算。她通過了南京大學的強基計劃測試,即將在南大古文字強基專業開始大學生活。

古文字專業是真的不算熱門,這一點就連南大古文字專業的負責人程少軒教授自己都承認。收到這麼一位高分考生,程少軒在朋友圈隱去學生姓名,默默高調了一把。但張翹楚的反應讓程少軒頓時覺得自己“覺悟低了”。“我只是南大眾多新生中的一個,我不想帶着高分考生的光環開始大學生活。”張翹楚冷靜得很。

選擇古文字絕不是這位廣東姑娘的一時衝動。“這段故事說起來有點長。2020年我來南京旅遊,發現南京是一所適合靜心讀書的城市,南大也符合我對於大學的期待。自那時起,我就將南大設定為我的奮鬥目標。”張翹楚看過台灣作家唐諾關於古文字的書,“書里,他沒有專門去研究古文字的源流,而是用感性的筆觸寫下了古文字的魅力,這讓我對古文字專業更加憧憬了。”

女兒的選擇,張爸張媽有過顧慮。“父母從事的都是大家概念里的熱門專業,法律和金融。像我爸,就覺得我適合學法律,文科生嘛,擅長背書。但我認為,冷門不冷,絕學不絕。古文字專業雖然現在看上去並不夠‘熱門’,但這是國家需要的專業,正缺人呢,需要我們一代一代來傳承。有很多史料正等着我們去考證。”張翹楚和父母認真談了一次,“爸媽最終同意了我的選擇。還告訴我,既然選擇了古文字,那就踏踏實實讀到博士畢業,學深學精。現在哪個專業學精都不容易。”

“國家面前,個人利益還是先放一邊”

“我對於航空航天的了解多半來自B站,刷的最厲害的時候,B站首頁顯示的視頻推薦全是飛機火箭。”來自如皋中學的男生陳澤,帶着657分的高分順利考入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長空創新班。才拿到錄取通知書沒多久,陳澤已經給自己定好了未來的發展方向:加入中國航天,逐夢星辰大海。

陳澤是一位標準的“05後”,他被航空航天“圈粉”,源自2021年神舟十三號“太空相聲三人組”的一段出艙實況視頻。視頻里,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挨個彙報“感覺良好”的場景,讓陳澤心生嚮往。“我已出艙,感覺良好”成為了B站網友二度創作的絕佳素材,各種作品鋪天蓋地。陳澤也因此種下了一顆航空航天的種子。

報考南航之前,陳澤認真學習了南航校史,吳光輝、黃領才、陳忠貴、孫澤洲等知名總師校友的故事讓陳澤很是動容。對於這位高分考生,南航給出了十足的誠意。長空創新班100%專業任選、100%本碩博連讀、100%國際研修、100%雙導師制、100%全體系科研訓練的培養模式,陳澤和家人都很動心。

在高考志願填報時,他毫不猶豫將南航長空創新班列為自己的第一志願,父母也充分尊重了孩子的選擇。“657分的考分,的確可以有更多選擇,比如學計算機,或是其他更有‘錢途’的專業。”接受記者採訪時,陳澤說得舉重若輕,“但航空航天是我感興趣的領域,既然選擇了它,我就做好了為國防事業隱姓埋名的準備。國家面前,個人利益還是先放一邊。”

“用另一種方式實現軍人夢想”

“我姐勸過我,兵器類專業路窄了一點,還是學個常見一點的專業,比如自動化之類,將來也好找工作。但我想,學自動化的人這麼多,不缺我一個。”來自江蘇省建湖高級中學的胡晉源,同樣出生於2005年,在高考中考出了649分的優異成績。這個分數,報考家長們眼中的“熱門專業”完全是“妥妥的”。但胡晉源填報志願時非常有主見。“我一直嚮往軍校,只可惜高考體檢視力沒能過關。於是,我決定填報南京理工大學,自己的軍人夢想,在南理工同樣可以用另一種方式來實現。”

胡晉源選擇了南理工的兵器類專業,並成功被錄取。“兵器在外界看來其實是個有些神秘的專業。之前南理工兵器類專業,有一張老師上課的照片聽出圈,老師拿着當教具的是AK47自動步槍,可以說是教具的‘天花板’了。”胡晉源給記者做起了科普:其實,兵器有很多種,AK47隻是其中的一個分支。如閱兵式上我們見到的南理工作為總師單位研製的車載火炮,這些都是威脅力比較大的兵器,威力大,射程遠。而軍人身上背着的霰彈槍也是兵器,維護國家穩定和社會治安,同樣需要。

火炮、自動武器、火箭炮、彈藥、火箭彈、引信、裝甲車輛……南理工的兵器專業有着多個發展方向,培養的畢業生遍布全國高等院校、研究所、工廠、部隊以及相關管理部門等單位,引領着我國兵器行業的發展。對於大學生活,胡晉源充滿期待。

【記者追訪】

“焐熱冷板凳”,高校基礎學科招生出現良性循環

“‘冷板凳’‘就業出路不佳’曾經是外界對於基礎學科的‘刻板印象’,但經過四年強基招生,我們明顯發現,基礎學科的報考錄取已經形成了良性循環。”南京大學文學院古文字學強基班負責人程少軒教授表示,歷時四年,南大文學院強基班招生漸入佳境。“今年共有15位同學考取了文學院古文字強基班,全員高考考分都超過了600分。多數學生成績高出學校投檔線。略低於投檔線者,均是依靠文史哲課外知識積累,在複試中強勢逆襲。”

程少軒介紹,古文字強基班的選拔對象,是對古典人文學科有濃厚興趣的學生。考查過程更注重思維與興趣,拒絕“功利心”。在南大文學院的培養方案中,古文字學強基班的學生與其他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一樣,需要學習全套“大中文”的課程。這樣寬基礎、交叉性、研究型的人才培養模式,也為學生未來的發展路徑打下了伏筆。“今年第一批強基生將完成轉段,通過雙向選擇進行分流,升級為研究生。隨着今年轉段的順利完成,明年南大強基計劃必將更上一個台階。”

【專家建議】

專業選擇不要盲目,選擇適合自己的最重要

不僅是南大古文字專業,記者整理各高校錄取情況時發現,今年不少學校的基礎學科、交叉培養學生都受到了考生熱捧。如南京大學匡亞明學院大理科班,江蘇最低投檔線高達674分。蘇州大學今年新增單列的國家試點學院——納米科學技術學院的納米材料與技術專業,投檔線為630分。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大氣科學拔尖班,江蘇錄取最低分635分,較去年位次提升了1100名。

“學生的頭腦,比家長們清醒得多!”“05後”們的人生選擇,得到了不少專家的點贊。“哪個專業比較好找工作,是現在大多數學生和家長考慮的問題,但是,並不是所有的熱門專業都適合你的孩子。”一位教育專家表示,大學專業的選擇,應將“適合”放在第一位。“舉個例子,有輿論認為,‘生化環材’是‘天坑’,但如果孩子擅長的學科與興趣點恰恰在此,也並不是不可以選。結合孩子的長處去選擇專業,同時也要考慮孩子的興趣愛好,將來才會有更好的發展。”

實習生周宏怡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楊甜子

校對李海慧

(來源:揚子晚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