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在即,這些春季常見傳染病預防知識,請收好


春季溫度變化大,是萬物復蘇的時期,細菌病毒也更活躍了,春季也是傳染病的多發季節,開學在即,阜陽市疾控中心提醒同學們要注意預防以下春季常見傳染病:

一、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病毒在全球範圍內廣泛傳播。

傳播途徑:以空氣飛沫直接傳播為主,也可通過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間接傳播。

主要癥狀:有發熱、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癥狀。

易感人群:人群對流感普遍易感,病後有一定的免疫力,但維持的時間不長,病毒不斷發生變異,可引起反覆感染髮病。

預防措施:

1.注意個人衛生,養成良好習慣

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包括:勤洗手、注意呼吸道禮儀(用紙巾遮住口鼻)、開窗通風、均衡飲食、適量運動。避免去人群聚集場所,尤其在流感季。

2.避免接觸流感樣病例患者

盡量避免接觸流感樣病例患者,照料患者時需佩戴口罩;非必要不到人群密集的室內公共場所。

3.積極接種流感疫苗

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顯著降低感染流感和併發症的風險,推薦兒童、60歲以上老年人、孕婦、慢性病患者及醫務人員等重點人群優先接種。注意需與新冠病毒疫苗接種間隔14天以上。

4.流感患者注意事項

盡量居家休息、開窗通風、咳嗽、打噴嚏用紙巾或毛巾遮住口鼻,並經常洗手。


二、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一種兒童常見傳染病。

傳播途徑:主要經消化道或呼吸道飛沫傳播,亦可經接觸病人皮膚、黏膜皰疹液而感染。

主要癥狀:先出現發燒癥狀,手心、腳心出現斑丘疹和皰疹(疹子周圍可發紅),口腔粘膜出現皰疹或潰瘍,疼痛明顯。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噁心、嘔吐和頭疼等癥狀。少數患者病情較重,可並發腦炎、腦膜炎、心肌炎肺炎等。

易感人群:嬰幼兒和兒童普遍多發,5歲以下嬰幼兒更容易得。成人感染後一般不發病,但會將病毒傳播給孩子。

預防措施:

1.注意隔離治療

對於感染手足口病的學生一定要隔離治療,因為手足口疾病具有非常強的傳染性,如果班上有學生出現身體發熱,或者是出現皮疹癥狀的話,一定要讓這些學生快速隔離,這樣就能夠避免其他學生受到感染。

2.注意個人衛生,養成良好習慣

每天要正確洗手,吃衛生乾淨的食物,多喝白開水來提高自己的抵抗力與免疫力,同時在學校要提高體育課的質量,讓學生能充分地鍛煉自己的身體,以對抗手足口疾病。

3.教室保持通風和及時消毒

如果有學生患上手足口病的話,一定要做好教室內的全面消毒工作,並且要及時開窗通風,讓教室里的空氣更加清晰,以減少學生傳染手足口病疾病的概率。


三、水痘


水痘是一種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水痘患者多為1~14歲的孩子,在幼兒園和小學最容易發生和流行。

傳播途徑:水痘主要通過飛沫經呼吸道傳染,接觸被病毒污染的塵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傳染。

主要癥狀:水痘病毒感染人體後,經過大約2周的潛伏期,患者可出現頭痛、全身不適、發熱、食慾下降等前期癥狀,繼而出現有特徵性的紅色斑疹,後變為丘疹,再發展為水皰,常伴有瘙癢,1~2天後開始乾枯結痂,持續一周左右痂皮脫落。皮疹軀幹部最多,頭面部次之,四肢較少,手掌、足底更少。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一次發病可終身獲得較高的免疫力。

預防措施:

1.避免接觸水痘病例患者

水痘的傳染源主要是水痘患者,為了避免感染水痘,保持自身健康,需遠離病源,同時注意做好水痘患者的隔離工作。

2.做好日常消毒和清潔

對於一些公共場所或者是公用物品,為了避免感染水痘,需要注意做好物品的消毒和清潔。

3.積極接種疫苗

接種水痘疫苗可有效降低自身感染水痘的風險,可以使身體內產生保護性的抗體。

4.教室保持通風

水痘病毒在密閉的空間區域更容易被傳染,需要注意多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通,降低感染率,同時起到預防效果。


四、結核病


結核病過去俗稱“癆病”,是由結核分枝桿菌主要經呼吸道傳播引起的全身性慢性傳染病,其中以肺結核最為常見,也可侵犯腦膜、腸道、腎臟、骨頭、卵巢、子宮等器官。

傳播途徑:活動期的排菌(也就是痰塗片陽性或者痰培養陽性)肺結核病人是主要的傳染源;結核病的傳播途徑有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膚黏膜接觸,但主要通過呼吸道傳播。

主要癥狀:結核病多為緩慢起病,長期伴有疲倦、午後低熱、夜間盜汗、食欲不振、體重減輕、女性有月經紊亂等癥狀。嚴重的患者可有高熱、畏寒、胸痛、呼吸困難、全身衰竭等表現。肺結核病人往往伴有咳嗽、咳痰,痰中可帶血絲。結核分枝桿菌侵犯腦膜、腸道、腎臟、骨頭、卵巢、子宮等器官,可有頭痛、嘔吐、意識障礙、消瘦、腹瀉與便秘交替等癥狀。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但是與肺結核病人有密切接觸的人群,機體對結核菌抵抗力較弱的人群,如幼兒、老年人、營養不良、塵(矽)肺、糖尿病患者、HIV陽性或者艾滋病人等群體是重點人群。

預防措施:

1.積極接種疫苗

接種卡介苗,這可以有效預防兒童重癥結核病的發生,但仍不能完全避免被傳染。

2.教室保持通風

教室要經常開窗、通風,注意室內衛生,保持乾淨整潔。

3.外出佩戴口罩

外出建議佩戴醫用防護口罩,需正確規範佩戴。

4.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習慣,做到飲食均衡,勞逸結合,保證足夠的睡眠,保持愉悅的心情,增強自身免疫力。


五、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簡稱“腮腺炎”,亦稱“痄腮”,是一種通過飛沫傳播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冬春季節容易發生,多發生於兒童。

傳播途徑:病人是唯一的傳染源,主要通過飛沫傳染,少數通過用具間接傳染,傳染性強。

主要癥狀:本病大多數起病較急,有發熱、畏寒、頭痛、咽痛等全身不適癥狀。患者一側或雙側耳下腮腺腫大、疼痛,咀嚼時更痛。併發症有腦膜炎、心肌炎、卵巢炎或睾丸炎等。整個病程約7~12天。

易感人群:多見於5到15歲的兒童和青少年。一次感染後可獲得終生免疫。

預防措施:

1.積極接種疫苗

兒童應當在一歲半時接種一針,6歲時接種一針。15歲以下的兒童都可以接種。

2.不要去人多的場所

在呼吸道疾病的流行期間,身體抵抗力差的朋友要盡量少去人員複雜擁擠的公共場所,出門的時候應當戴好口罩。

3.養成良好習慣

平時應當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家中勤通風,勤晒衣服和被褥,平時要多補充水分。

4.積極鍛煉身體

積极參加體育鍛煉,多曬太陽,可以促進身體血液循環,提高身體的免疫力,從而預防流行性腮腺炎的發生。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

5.及時發現疾病

如果發現學生出現了發熱頭痛,食欲不振,腮腺腫脹等疑似流行性腮腺炎的癥狀,應當及時去醫院就診,這樣有利於早期診治。

6.做好患者隔離工作

如果發現有學生患了腮腺炎,一定要和健康的同學隔離,以免傳染。感染者用過的食具毛巾都要煮沸消毒。居住的房間要經常通風換氣。




六、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


該病毒具有潛伏期短、變異快、環境抵抗力強、傳播途徑多樣、感染劑量低的特點,因此很容易在人群間造成傳播,且全年均可發生感染,冬春季節高發。

傳播途徑:諾如病毒感染性強,以腸道傳播為主,可通過被諾如病毒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氣等傳播。容易被感染的地方有很多,特別是像學校食堂、餐館等人群聚集的公共用餐地,所以,在公用場所用餐最好使用自己的碗筷。

主要癥狀:腹瀉、腹痛、噁心、嘔吐,可伴有低熱、頭痛、乏力及食慾減退;糞便為黃色浠水便,患者經常無預兆劇烈嘔吐,嘔吐物有感染性,成人腹瀉較突出,兒童嘔吐較多。諾如病毒潛伏期為24~48小時,病程為自限性,一般2~3天即可恢復。

預防措施:

1.切斷傳播途徑

飯前便後應按照7步洗手法正確洗手。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消毒紙巾和免沖洗的手消毒液不能代替洗手。

當進行下列操作前請洗手:準備或分發食物,進餐,照顧患者等。

2.注意個人衛生,養成良好習慣

認真清洗水果和蔬菜,正確烹飪食物,尤其是食用貝類海鮮等感染諾如病毒的高風險食品應保證徹底煮熟,另外在食品加工時要做到生熟分開。

3.做好患者隔離工作

患病期間最好居家主動隔離至癥狀完全消失後2天(因為癥狀完全消失後患者還有少量排毒),避免將病毒傳染給其他同學,學校要組織做好全面消毒工作,重點對被患者嘔吐物、糞便等污染物污染的環境物體表面、生活用品、食品加工工具、生活飲用水等進行消毒,最常用的是含氯消毒劑。



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