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並香老師回憶錄——我在沙堡學校

我在沙堡學校

我終於在降家寨學校站穩了腳跟,剌承禮校長出去開會就讓我替他帶初三代數,我知道這是對我最大的信任。這樣過了不到兩月,聯校突然又讓我和沙堡學校的初一語文班主任郭崇文老師對調。我有些鬱悶,就去找剌承禮老師去“算賬”。剌老師耐心的和我交談,與我推心置腹,分析利弊。我欣然同意後,他又親自把我送到了沙堡學校。來到沙堡學習後才知道這裡的條件比降家寨要好很多。學校是雙軌制,老師學生人數也很多,更可喜的是學校還有女教師宿舍(單身和家屬),我下了學以後便不再寂寞。學校大了自然人多嘴雜,後來聽說在我還沒來之前就有老師喊說“怎麼用大學生郭崇文老師換了個‘羅面架子’呀!”“羅面架子”是介休俗話,意思是能用不能用兩可之物件。


我到沙堡學校後,居然還有老師當面問我:“你就是那個代教?”各位看官可想到我當時的心情有多頹廢。是呀,活該,誰讓咱沒考上大學,至今還是個代教呢!我心裡在怨恨自己的無能,但不甘心於自我的失敗。於是我在教學上就請教太谷師範畢業的教語文的龐鳳琳老師,跟着愛看書的她邊聊天邊學習,尤其是古詩詞的釋解,她沒有意識到我在向她請教的同時,學到了很多教育實踐知識,我這時候覺得自己如同楊露禪,變成了偷藝的徒弟。龐老師和學生關係相當好,下學後她的學生劉潤桃等好多女生們會經常來找她。她總是及時向學生介紹並推薦了我,學生們毫無顧忌地把我看成姐兒們來看待,有了問題也經常問我。當學生們從我這兒得到了解題技巧後,他們的數學老師就來宿舍和我拉家常式的探討問題,逐步的“羅面架架”這個“光榮稱號”就不再屬於我了。

春節過後學校調整我帶了喜歡的數學課兼班主任,給了我施展才能的機會。暑假過後鄧校長領着初三的學生和老師被合併到了義安學校,沙堡學校初中剩下四個班了。年輕的我全心全意地把精力全部放在教學上,受到師生們的喜歡。老教師李艷芳待我如女兒一樣,去她家吃飯那是最平常的事。周忠玲、曹啟香和李桂花等老師外出時,更是信任地把孩子和家都留給我。厚道活套的曹毅校長對沒有結婚的我和郭風喜更加委以重任,培訓學習都讓我參加,能上的盡量讓我上,從沒有按代教對待我,對我家的困難也是儘力幫忙。那時候爸爸經常生病,我總是說走就走,至今想來還感謝他對我的寬容。在沙堡學校的那些日子是我最開心快樂的時光,如果不是考到紡織廠,我真捨不得離開那裡呀。

考上介休紡織廠以後,我邊上課邊去體檢報到和試講課等一系列準備工作,沙堡學校領導給予了我大力的支持。臨別學校給我開了歡送會併合影留念,師生們都送來了紀念品,使我很受感動。特別是當老段去接我的時候,我的學生們穿戴一新,在校門口集合,騎着車子一直送到鐵道邊上。為了安全,老段說啥也不讓孩子們送,把他們留到了鐵道口。看着悄悄抹淚的孩子們,老段至今還經常說起:“沙堡學校的師生真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