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妃甸初中教研中心深入學校開展教學調研工作

原標題:

築牢課堂根基 提升教學質量!曹妃甸初中教研中心深入學校開展教學調研工作

教育教學質量是學校管理的生命線。曹妃甸教育體育局初中教研中心構建了“集備教研、課堂教學、常規管理、質量測評和教學活動”五項管理體系,逐層紮實開展教學管理和督導工作。

  10月10日起,中學教研中心全體教研員深入區第二中學,就校本教研、常態課、教學資源、學業質量、學生閱讀活動等開展了為期一周的教學調研、檢查和指導工作。學校從教研提質,課堂增效,質量優化,讀書育人等多方面呈現教學特色和亮點。嚴謹、務實、創新的校園教學文化成為推動教學質量發展的隱性力量。

  一、參加學科集體備課活動。各備課組通過現場備課、網絡教研等方式實現了集體備課活動常態化。做到了“四項確定和四項準備”,即定時間、定內容、定地點和定人員分工,備單元教學設計、單元作業設計、單元測評設計和單元教學課件。提升了教師的教學研究意識和課堂教學能力,築牢課堂教學質量的根基。同時實現了備課成果在全區初中學校的資源共享,起到了教研促課堂教學改革的紮實開展。

  二、聽評學科常態課。聽課堅持“三重點”的原則,重點聽新入職教師的課,了解教師的教學能力和現狀,為其提供針對性的教學指導建議;聽骨幹教師的課,了解新課標理念在課堂教學中的落實情況,為推動教學教研工作的高質量開展提供實踐性的經驗;聽畢業年級教師的課,了解課堂教學現狀和教學進度,交流備考經驗,做到穩步推進、高效提質。

  三、開展學業質量當堂測。各學科根據教學情況,以寫、答、測的方式開展課後三分鐘隨堂檢測,了解課堂教學效果,並對課堂檢測情況與教師進行反饋和交流,用檢測數據分析教學情況。隨堂檢測成為常規教學的一部分,發揮其診斷、導向、反饋和激勵的作用,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和策略,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四、查看學校教學資源庫建設情況。優質教學資源是教學質量的保障,各學科備課組在教研和教學活動過程中進行設計、研討和改進,形成單元備課成果。各備課組進行教學資料的周積累,建立以教學設計、作業設計、課件和單元試題為內容的資源庫,為教師個性化高效教學提供資源支撐。

  五、查看學生閱讀活動成果展示。學校從品讀和展讀方面開展名著閱讀活動。學生品讀自己喜歡的圖書作品,並通過讀書筆記、反思、詩歌畫報和思維閱讀導圖的方式進行閱讀成果的呈現。通過經典電影片段賞析、配音等形式開展情境式體驗,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做一名有思想內涵、有知識底蘊、有胸懷理想的中學生。閱讀成為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讀書文化在校園蔓延,書香氛圍沉澱教學的文化底蘊。

  為期一周的調研活動結束,教研中心成員與學校領導進行了交流座談,學科教研員針對本次調研工作情況進行總結,對學校在教研、教學中取得的成績給予了肯定,並對進一步優化教學質量提出建議。第二中學領導介紹了學校在下一階段深入開展校本教研、常規管理、教學質量等方面的措施和計劃。楊紅艷副局長針對教學工作提出了三項要求:一是重視校本教研工作的開展,讓教學研究助推新課標的落實;二是重視教學質量的優化,讓規範、高效的常規管理推進教學質量提升;三是重視教學體系的特色架構,基於學校環境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打造優質品牌學校。

來源:曹妃甸區教育體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