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和大家聊聊年級第一,以及年級第一背後,更重要的事情。
\
我的初中,在一個很差的中學,那個時候班上同學基本上不學習,而我只是做到了最基本的認真學習,就可以保持三年的年級第一。
說起當年級第一是怎樣一種體驗,其實印象最深的,大概還是有一次頒獎典禮,校領導念各科第一名的名單,念到我們年級時,九門課里七八門的第一名都是我。所以念到最後,當領導說完“第一名”,下面的同學已經學會搶答念出我的名字的時刻。
那個排場,的確風風光光qwq,但除了風光外,擔憂也不少。我記得自己當初最擔心的事情,就是害怕某一次考成第二名。
那個時候,爸媽告訴我,不妨考一次第二名,就會發現沒什麼大不了。當時的我無法接受。
現在回過頭再看,才發現原來平時的考試的確沒有那麼重要,與次次爭第一相比,如果偶爾沒考到第一名的經歷,也許會讓我有更深刻的人生感悟。
你考過年級第一嗎?
#當年級第一是怎樣一種體驗?#
01
同學關係:人緣變好
@李虹:不再被嘲笑
高一高二班級第一,高考年級第一,市狀元。對我來說,第一的名次就是我的保護傘,讓我不會因殘疾而遭到任何的另類對待。
我剛開始高中生活就遭到了嘲笑。進校先七天軍訓,教官命令我出來走兩步。那時我的腿已經開始越來越不便了,自然一走就是歪七扭八的,然後全場哄堂大笑。
軍訓之後學校對所有新生進行了一次摸底考試,我拿到了全班第一,再也沒人嘲笑我了。
@雲海自會相遇:室友眼神不一樣了
平時吃飯回宿舍,大家看你的眼神也不一樣了,還有人專門來向你討教學習方法,哈哈哈,雖然我“好為人師”,但其實自己也還在摸索。舍友也會區別對待你,他們的眼神都比較複雜,有羨慕,也有佩服。
@以航:在同學面前有了話語權
同學很尊敬你,你在班級裡面會很有話語權,儘管有時候你提出來的建議和學習無關。
@黎乎衍:成為吉祥物
每逢考試,無論我去哪裡都會被認識的同學“強行”握手,用他們的話說是“沾沾仙氣”(嘿,大家不都是堅定的唯物主義者嗎?)甚至高考時,有外班同學特意跑過來握……沒事,我就是個安安靜靜的吉祥物罷了。
@黎乎衍:全年級知名度提高
我的科任老師喜歡在別的班拿我舉例子,以至於年級知名度蠻高(臭不要臉哈哈哈)。
比如一天晚自習結束在操場跑步,路過兩個男生,其中一個特大聲問同伴:那是不是某某某?(你是怕我聽不見嘛喂!)
還有一次在學校附近等紅綠燈,被旁邊男生直接問:你是某某某吧,我們班主任說你上課眼睛裡有光。
(當場進行一個摳出別墅的表演信不信啊朋友)
@匿名用戶:我甚至有粉絲
我甚至還有自己的粉絲……
其他學習好的同學想要超過我,他們就會說,別人不可能,xxx(我名字)才能第一,就算她失誤了,我也最喜歡她。
我:????????
不過這個我是高三才知道的,太汗顏了……
02
師生關係:老師更加照顧
@以航
老師和善耐心,每一個老師都會對你很和善很耐心,去辦公室問問題時會隨手請你吃水果或者小零食。
@黎乎衍:
老師很溫柔。
四月某天早上,語文早自習連着兩節語文課(安排寫作文)。語文老師發現我困得直打盹,就非常溫柔地把我叫到辦公室,問清楚情況後,鋪了張床讓我一直睡到了大課間。
(事後我媽表示,換她都做不到這樣……淡定)
@黎乎衍
作業自由。經過我和班上其他成績不錯的同學反應(抗議),老師允許我們幾個自己決定哪些作業可以捨棄……後果嘛,雖然我是有更多時間花在攻剋薄弱環節上,但高考前看着自己嶄新的數學、地理、歷史一輪二輪練習冊還是很恐慌的……
@黎乎衍
公開課被當猴看的獨特體驗?
當我屢次被喊起來時,尷尬是真尷尬,換個角度,主動代入猴哥角色,好笑也是真好笑……
03
家人親戚:學習是很好的擋箭牌
@小劉童鞋
跟家長及親戚關係會很好,簡單來說,就是用成績堵住悠悠眾口——
“哎小劉家那個孩子是不是談戀愛啦。”(其實我真談了,還談了兩年了)
“不可能,人家孩子學習那麼好。”
“你咋這麼懶啊不知道收拾一下屋子。”
“啊我做了一下午數學,沒注意,這道題好難啊,媽你會嗎?”(其實這是上周的數學作業,我還沒抄完......)
“你這孩子這麼累啊,媽給你做飯去,想吃啥?”
04
金錢關係:獎學金!
@匿名用戶
每次期中期末有點獎學金。還有一個保健品企業,每學期送我好幾盒補腦產品,大概是把我當成了意見領袖?學生代言人???
05
心理狀況:
開始風風光光,後來壓力山大
(長期第一的學神不在考慮範圍內)
@以航
更令人難過的是,別人並不會理解。我和班主任談心的時候,說我很害怕考試不會,害怕寫不完。他就很開玩笑地說:“連你都寫不完,那別人怎麼辦呢?”
總之就是沒有很認真感受到我的焦慮,就因為你是年級第一,所以有時候那些痛苦都得你自己去感受,別人理解不了,甚至你說出來,別人都會覺得你在凡爾賽,在裝。
@幻夜夢嶼
一開始你會很爽,春風拂面,在學校里獃著的每一秒都是幸福的,然後所有的人都會開始捧殺你。只不過有的是無意的,有的是不懷好意的。
在金融市場,這叫做拉高估值。估值拉得過高,就會產生泡沫,這時候你會發現你的真實價值,低於估值非常多。
說通俗點,就是你會發現自己越來越難符合別人的期待。你需要非常非常努力,才能不讓別人失望。(我想反問一句,為什麼一定不能讓別人失望?)
你每一天都過得非常非常累,一開始的幸福和快樂完全消失了,一想到要掉下去,別人會怎麼看你,你會很難受,很惶恐。
67整理這篇文章的目的並非只是激勵大家好好學習,勇爭第一。反而,從各個知乎高贊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全校仰望的年級第一,其實也並非永遠風光無限,也會有這樣那樣的苦惱與迷茫。
那麼,我們更應該追求什麼?或者,比考出年級第一更重要的是什麼?
以下這位經歷過年級第一,也經歷過三四十名,最終又再次名列前茅的同學的回答,也許更加引人思考。
@匿名用戶
我當過學霸,當過學渣。
被老師捧過,也罵過。
安慰過,鼓勵過。
我消沉過,努力過,孤注一擲過。
但是我挺喜歡這樣的自己。
其實,慢慢你會發現原來這個世界上,有那麼多比自己優秀的人,而且他們都是很努力的。
最後呀,想告訴小夥伴們,當年級第一沒有想象中那麼值得驕傲,學習不太好也沒想象中那麼糟糕。
越長大,越發現自己的平庸也是正常的。
如果學習很好,那你很棒哦,如果你學習沒那麼好,也沒關係哦,依舊很棒。
別太用成績分數的條條框框定義自己。
這些年,我覺得一個人最好的狀態大概是:有熱愛、有夢想,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並為之努力,每天的生活充實且沒有遺憾。
也許高中前,成績排名很重要。但大學之後,這些東西遠遠沒有那麼重要。
大學呀,時間多,但很多課也很水,所以我覺得有選擇去聽就好。多用點時間看看書呀,專註於自己熱愛的事情也很棒。
會獨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努力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珍惜所擁有的東西,多陪伴朋友、家人,同樣很重要。
一個有熱愛,懂得付出,堅持、自律的人真的很酷。
加油呀。
你有考過第一的情況嗎
留言區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