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共中央組織部黨員教育中心組織編寫的《黨課開講啦——第十六屆全國黨員教育電視片觀摩交流活動獲獎精品黨課選編》一書由黨建讀物出版社出版發行。各級黨組織要加強學習,做好黨課“斷舍離”,開啟“新版圖”,進一步推動黨課教育走深走實、提質增效。
斷絕“一成不變”,堅持“與時俱進”,解鎖黨課“新形式”。兵無常勢,水無常形。形式單一、用時冗長的“開會式”黨課教育,只會讓黨員心不在焉,昏昏欲睡。要想激發黨員“想學”的積極性主動性,就一定要斷絕無味至極的“老配方”,採用多種多樣的黨課教育形式。要敢於打破“你講我聽”固定模板,探索“課堂+基地”實訓模式,深入田間地頭、新型合作社、紅色教育基地等現場,通過互動交流、比拼演講、案例分享,開展“沉浸式”教學,真正讓黨員身臨其境、感同身受,從而提升黨員參與興趣、增強黨課教育效果。針對流動黨員,要用好“線上課堂”,依託“學習強國”APP、共產黨員網等平台,讓黨員學習教育“隨處可享”,充分釋放新時代黨課教育活力。
舍卻“大水漫灌”,做到“因材施教”,解鎖黨課“新內容”。一把鑰匙開一把鎖。陶行知先生曾將“因材施教”比作“園丁培育樹苗”,就是要依樹苗特點而予以肥料、水分、陽光,併除害蟲。學習內容作為黨課的靈魂,要避免“一鍋煮”,要根據黨員“幹什麼學什麼、缺什麼補什麼”的實際,按照不同的年齡、身份和學歷背景,量身定製“私人套餐”,做到黨課教育知識“足夠解渴”,技能“有益實踐”。另外,農村黨員學習教育不能“浮在雲端”,而要緊貼中心工作、緊貼急難愁盼、緊貼生活實際,積極邀請“土專家”“田秀才”,用喜聞樂見的“大白話”講、用易於理解的“土做法”做,現場手把手傳授技藝、面對面交流經驗,讓教育內容深入人心。
離棄“紙上談兵”,實現“知行合一”,解鎖黨課“新成效”。知是基礎、是前提,行是重點、是關鍵。黨課教育的目的在於在學習和實踐中“眾里尋他千百度”,最終“驀然回首”,在“燈火闌珊處”領悟真諦。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練。黨課教育要想真正入腦入心,就不能僅僅停留在教育層面,而要與實踐“相交”,與日常“相融”,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等實踐活動,將黨旗插在招商引資、推進鄉村振興、推動高質量發展等工作一線,讓黨員在實踐性鍛煉中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黨課教育才能早見效、見實效、多見效,從而實現黨的創新理論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作者單位:江西省撫州市南豐縣白舍鎮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