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有了娃,教育就成了我一直在苦苦修鍊的話題。
怎樣有效地教娃呢?
或者,換個角度,我應該想想,在自己的人生里,接觸了那麼多的教育,哪種教育,是最打動我的呢?
從呱呱墜地的小娃娃,到現在的二寶媽媽,一路走來,離不開周圍的人,在生活和工作中,幫助和提點我。
他們都可以算是我的老師。
如果要對這些教育進行分類,我發現可以分成兩類:知識型和喚醒型。
- 知識型的教育,教授我知識,幫助我解決生活和工作中的困惑和挑戰。
- 而喚醒型教育,則是激發我的內心,更好地感受和感悟生命,比如我的高中化學老師。
我是浙江人。
在老家,學習一直是很被重視的一件事。
無論過年或者平日聚餐,只要在場有一個小孩子,話題一定會轉到:
- 你(或者你孩子)學習怎麼樣啊?
- 最近考試,班上第幾名啊?
想想就是鴨梨山大。
所以,那時的我,總覺得學習是一件不得不做的事。
認真學習,最大的作用就是免於尷尬,不讓父母丟臉。
直到上了高中,遇到了我們的化學老師。
化學老師姓高,是我們學校兩位特級教師之一。
他的頭髮有些灰白,雙眼有神,聲音洪亮,語速快,給人一種精力無限的感覺。
一上起課來,就滔滔不絕,學生很容易就跟着他的思路走。
猶記得一次化學課,他講到周期表,忍不住讚歎:“看,這就是大自然的美!科學,就是探索自然,發現自然的過程!”
當時,這句話就像閃電一樣,擊中了我的內心!
我甚至身體都有些顫抖,似乎在一片灰色的天空中,撕開了一個口子,而陽光,照了進來!
從此,我才開始真正喜歡上了學習。
這位老師,看似不經意的一句話,卻改變了我的人生。
可是再細想,這樣的話,其實我在書上也看到過,其他老師也說過類似的話,為什麼,就在那個時刻,對我的影響那麼大呢?
答案是:因為這個化學老師,他是真的熱愛化學,熱愛自然!
所以,當他有感而發,那是他真實的感受,是從他的生命底層發出來的由衷的讚歎。
所謂“言傳不如身教”,當教育者是這樣的人,是真的這樣相信的,那麼他說出來的話,才能真正打動學習者。
不同的教育類型,對應的教育方式也有所不同:
- 知識型教育,除非我們家長就是老師或某方面的專家,否則我們還是要依靠其他資源,比如老師,教育課程等。
- 而喚醒型,確是我們家長實實在在要去做到的,去幫助孩子找到人生的意義、世界的美麗、對遠方的好奇和探索的勇氣。
所以,怎樣才能教娃呢?
或者你可以問下自己,你希望孩子是怎樣的人呢?然後,自己先成為這樣的人。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我是Lina ,一個教育諮詢師,如果你感興趣,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發芽的棒槌。原創作品,歡迎圍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