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學生在北方大學,北方學生在南方大學,最大的差異竟是這個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姜贇 通訊員 沈秋妍

全國各地高校陸續開學,有不少學生要跨越大半個中國去上學。南方學生在北方,北方學生在南方,他們過得怎麼樣?來看看他們眼中南方和北方到底有啥不一樣的。

一個高考志願,把杭州的韋吉送去了黑龍江的哈爾濱,一座冰城。

我從沒見過像沙一樣的雪

哈爾濱十月中旬就入冬了,這裡的冬天晴天很多,也很乾燥,雪像沙子一樣干,落在衣服上是不會融化的,可以輕輕吹走。

而且每個學校都有免費冰場,十一月開始就可以溜冰了,南方就很少有室外的溜冰場,我也是來了這裡學會的溜冰。

韋吉在學校溜冰

因為天氣的關係,北方的寒假總是放的比南方要早,所以我南方的同學總是會很羨慕我。

室外零下,室內是夏

冬天冷的時候,南方一般是打熱空調的,到了北方才知道,暖氣其實就是鋼管里通熱水,而且我們這裡是會統一開的,會開長達半年的時間。開了暖氣之後,室外零下十幾度,室內可以達到二十度,穿短袖就很舒服了,甚至有的時候還得開窗降溫。

像我在南方冬天是要發凍瘡的,這裡就完全不會長,放寒假回家去了就又複發了。

剛開始洗澡真有點害羞

南方來的一開始真有點不習慣,北方都是固定的大澡堂,裡面還有專人搓背,一個澡堂一個搓澡大爺,搓背、火罐、針灸、推拿都有,說實話剛開始洗澡真有點害羞,不過洗完感覺自己都乾淨了不少哈哈。

菜都是大碗裝的

來了哈爾濱,菜都是大碗裝的,可能北方到處都是一米八是為了拿這個碗。來了這裡經常吃餃子,而且因為東北餃子皮都是手擀的,吃起來很筋道。這裡還有燒烤也是特色,東北燒烤比南方的要好吃,齊齊哈爾可是國際烤肉之都。他們吃燒烤的時候,絕對要吃蒜,還有洋蔥,東北喜歡吃青色的洋蔥,而且喜歡不太熟的洋蔥,很辣。

君君是從河南到浙江念書的,來杭州兩年。

“南米北面”是假的?吃飯還有時差?

其實按理來說,“南米北面”應該是最顯著的差異,但是實際情況卻很微妙。南方人其實也是經常吃麵食的,比如杭州的片兒川,以及各類湯包。但是實際上北方的包子皮會更厚一點,餡也是不帶湯水的那一種,南方就更偏愛薄皮灌湯小籠包。北方雖然也有胡辣湯、炸油條做早飯,但是南方的炒麵、炒粉配豆漿就吃起來有點油。但是南方人真的很會做各種糯米糕點,還很精緻很好吃,重點是可以一個一個賣,北方都是一盒一盒的。

對於食物的日常稱呼也不一樣,比方說北方人稱呼蒸熟的白米飯是叫“蒸米”,但是南方這邊人家的“吃飯”,指的是“吃白米飯”,而“吃面”在北方也同樣是用來特指“吃麵條”,並非普遍意義上的“吃麵粉做的食物”。

不僅如此,連吃飯都有時差!南方吃飯的點兒是真的很早,在這裡一般吃午飯十一點多,吃晚飯五點多,而在北方要晚一個半小時左右。

聽不懂!南方自帶加密版方言

在南方體會到了“別人打電話根本聽不懂”的無奈,我們一個寢室四個人,只有杭州室友說話像加了密一樣,相比起來北方的方言就基本都是普通話的發音,很容易就聽懂了。

北方人認證:南方真的比北方冷!

在我的印象里,南方應該是一個常年為候鳥提供過冬服務的地方,但是真的來到這裡才發現“童話里的故事都是騙人的”!夏天熱得燙腳,冬天又潮濕又冷,因為潮濕所以更冷,還沒有暖氣。長三角地區人民最抗凍才是真的!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