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六周的暑期社會實踐能帶來什麼?在康橋鎮參與“2022年優秀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項目”的大學生們有着不同感受。近日,為期六周的實踐鍛煉結束,來自多所高校的20名大學生紛紛表示受益匪淺。
實踐項目於7月11日拉開帷幕,20名大學生來到康橋鎮黨政辦、社區辦、財政所、退役軍人服務站等部門,體驗不同崗位的機關工作。經過六周的實踐,大學生們從一開始的懵懵懂懂,成長為能在各自崗位發光發熱的年輕力量。
來自上海建橋學院的蔡斐兒在康橋鎮退役軍人服務站參與實踐,主要負責退役軍人優待證的信息錄入及現場申領。她告訴記者,雖然這份工作不難,卻讓她明白了工作嚴謹的重要性。“實踐中,我學會了很多,也成長了很多,明白了基層服務站工作的重要性。也希望在未來的某一天,可以為人民服務,不負時代、不負青春、不負自我。”
“這次暑期實踐活動中很多事情對我來說都是第一次經歷,比如打電話到各個居委去詢問關於核酸採樣的信息等。對於很少與陌生人溝通的我來說,這是一次很大的考驗和鍛煉,從一開始的不知所措到後面的對答如流,對我來說是很大的進步了。”來自上海師範大學天華學院的汪晨說。
除了不同崗位上的實踐,大學生們還參加了由區團委、區青年志願者協會聯合開展的浦東新區常態化疫情防控青年志願服務專題培訓會,在培訓會中學習急救技能,進一步了解青年志願者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的作用。部分來自上海大學的同學,還參加了上海大學相關院系與康橋鎮合作共建的籌備會議。
此外,康橋鎮團委還開展了讀書分享會,邀請大學生們分享近期所讀書目和自己的感受。以書會友的方式受到了歡迎。來自雲南民族大學的秦楨乘說,“以書會友,分享感悟,無論是什麼樣的書,都能讀出對人生獨到的見解。每個人的分享都讓我從書中看到不一樣的世界,受益頗多。”
六周的實踐,讓高校學子們對基層工作有了初步的認識和體驗,鍛煉了融入社會的能力,也提升了為民服務的意願和熱情。康橋鎮團委表示,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讓更多青春力量孕育更多希望。
責任編輯 徐玲
文字 章磊
來源 浦東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