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記者楊曉彤 信息科技課程“從0到1”的變革意味着什麼?從“信息技術”到“信息科技”,課程更名體現了怎樣的教育理念?義務教育新課標指導下的信息科技課程將對學校和老師提出怎樣的新挑戰與新期望?
8月23日,課程教材研究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碧桂園教育實驗基地“義務教育課程標準(2022年版)系列研修活動”正式啟動,首場研修活動信息科技專場在廣東碧桂園學校召開。國家義務教育信息科技課程標準研製組組長、對外經貿大學信息學院院長熊璋,國家義務教育信息科技課程標準研製組核心成員、人民教育出版社信息技術編輯室主任林眾,蒞臨活動現場作學術報告,並與佛山市、區教研員、參會教師共同研討新課標指導下信息科技學科的發展方向與教學之道。
據介紹,為進一步推動新課標理念向教育實踐的轉化,博實樂集團邀請各學科的國家新課標研製核心專家組織開展系列研修活動,本次信息科技專場為系列研修活動的第一場,後續還將開展義務教育課程方案以及數學、英語等學科的專場研修會。
從注重技術操作到聚焦信息科技素養
新課標指導下的課程變化與挑戰
佛山市順德區教育局副局長劉進華在開幕致辭中表示,熊璋教授、林眾主任親自來到順德對學校的信息科技課程實踐進行針對性點評和指導,是對順德教育的關心、激勵和鞭策。他希望順德教師擁抱國家課程改革大趨勢,學習新課標,把握新變化;制定新舉措,實施新教學;解決新問題,取得新成效。
研修會以熊璋教授的“信息科技課程建設和教育數字化”主題演講開場,他提到,“在線社會”悄然而至,我們要養成敏感的信息意識、科學的計算思維、適合的數字化學習和創新能力、內化的信息社會責任感。熊璋教授直言:“在網絡、數據、算法等信息科技無孔不入的當今社會,沒有信息科技課程,就沒有學生的全面發展。”此外,信息科技學科從0到1、從綜合實踐活動中分離出來成為獨立學科、從“信息技術”到“信息科技”的變革是時代發展的要求,代表着信息科技學科教育的重點將從實操扭轉至素養教育,信息科技教學更要承擔起培養學生探索精神和創新理念的責任。
熊璋教授發表主題演講《信息科技課程建設和教育數字化》
林眾主任發表了“淺談義務教育信息科技課程設計”的主題演講,深入淺出地剖析了義務教育各個學段的信息科技學習內容,具體分析了信息科技課程“數據、算法、網絡、信息處理、信息安全、人工智能”六條邏輯主線以及各學段的內容模塊和跨學科主題。演講中,林眾主任提到,現代社會的學生都是“信息原住民”,在新課標的指導下學校和老師要通過關注學生的數字生活經驗去教會學生如何與信息技術建立“夥伴”關係。林眾主任還強調,《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正式頒布,這只是基礎教育新一輪課程改革的第一步,更重要的還在學校落地執行。
林眾主任發表主題演講《淺談義務教育信息科技課程設計》
針對熊璋教授提及的信息科技課程“從0到1”的轉變,佛山市順德區教育發展中心信息科技教研員劉良欣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信息科技課程“從0到1”的轉變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隨着數字科技、數字經濟的高速發展,學生的信息素養成為關乎國家數字化發展與國家安全的關鍵一環,所以信息科技從綜合實踐活動中分離出來,成為獨立的一門課程,學科地位發生了根本轉變;二是信息科技課程的教學從知識技能導嚮往素養導向轉變,教學觀念發生了根本轉變。談到信息科技教學所面臨的挑戰,劉良欣表示:“目前面臨的最大挑戰是部分老師的教學觀念還停留在過去知識技能教學的階段,教師的培訓、還需要加強,此外,目前配套的資源也不不夠充分。總之,新課標的落實任重道遠。”
跨學科學習方式為課改助力
讓學生形成信息科技核心素養
當天下午,參會人員參觀了廣東碧桂園學校的STEAM教育中心。學校從小學四年級就開設設計與技術課,配備近百台3D打印機以及激光切割機等。據介紹,學校開設了系統創客課程,覆蓋小學、初中、高中,包括樂高EV3、VEX機器人、Arduino編程、APP Inventor手機編程、大疆無人機等。通過系列有梯度的課程學習,讓學生為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做好準備,從創客體驗者成長為創客學習者,最終成長為一名真正的“創客”。
熊璋教授與林眾主任參觀廣東碧桂園學校STEAM教育中心
此外,廣東碧桂園學校、廣州鳳凰城中英文學校、鶴山碧桂園學校分別就創建智慧校園,建設機器人體驗中心、人工智能實驗室、科技創新實驗室、智慧教室,開展STEAM教育,開發校本信息科技課程等進行了彙報,二位專家在給予針對性指導意見時提出,新課標指導下的信息科技課程注重培養學生的信息科技四大核心素養,從而影響學生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不要只是把編程、算法等“硬知識”傳授給學生。
廣東碧桂園學校信息主任李勇表示,在新課標出台前學校已在實踐中應用和探索大概念、跨學科、項目式教學,這些教學方式在新課標中提出來,更加堅定了學校延續這種教學模式的信心。廣州鳳凰城中英文學校資源中心主任宋海濤接受記者採訪時也表示,廣州鳳凰城中英文學校也已長期實行跨學科培養方式,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將進一步完善評估評標,提高學生信息科技核心素養。
博實樂教育集團高級副總裁、廣東碧桂園學校校長程晉陞在總結致辭中談到,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是學校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基本遵循,作為教育部課程教材研究所的課程改革實驗基地,在2021年底,廣東碧桂園學校就在課程教材研究所的指導下,將新方案、新課標的研修列入了實驗基地年度工作計劃。今年5月23日,新方案、新課標迭代推出,廣東碧桂園學校以《在新一輪課改浪潮中刻畫“新素質教育”全景》為題,從因何而變、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三大方面,闡述了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意圖、邏輯和方式。
程晉陞校長發表總結致辭
此次研修活動為佛山市各級學校和廣大教師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教學新思路。面對新方案、新標準帶來的機遇和挑戰,佛山教育將基於國家政策導向,直面真問題,洞悉新趨勢,開闢新路徑,實現發展。
編輯:楊曉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