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學的是英語專業,畢業後很多人做的工作並不是跟英語相關。你們現在的工作,跟大學所學的專業一樣或者相近嗎?
學習工作專業是否對口
高考填報志願的時候,自己還沒有進入社會,很多高考生並不知道自己想幹什麼以及對什麼工作感興趣,大多數人報志願想的是先填一個進入大學的門再說。經過了三四年的大學生活,加上畢業後找工作的種種經歷,讓你對這個社會有了一個比當年參加高考時更清晰的認知,在自己專業不好找工作的情況下,你會考慮先找一份工作有活干就行。你在求職的過程中,是不是這樣呢?
高考志願填報進入大學發現專業不喜歡
有人問:“外語專業畢業後有三個就業方向可供選擇:翻譯,外貿和老師,哪個有前景呢?” 不管任何工作,前景都是自己做出來的,而不是問出來的。今天給你說翻譯有前景,你可能又會問未來翻譯軟件會替代人工翻譯嗎;如果給你說外貿有前景,你會問為什麼那麼多人做了一段時間外貿後想離職呢?為什麼東莞那麼多外貿企業紛紛停工停產呢?為什麼那麼多跨境大賣都欠供應商那麼多資金無法償還呢;最後老師是很多人羨慕的職業,有寒暑假而且周末雙休。但是,如果你帶的班級老是在全年級考試倒數的話,也會經常受到校長或者老師的批評吧。對比初高中老師,很多人更願意在大學裡面當老師。大學的學歷要求更高一些,比如研究生博士。
怎麼選擇呢?
老師相對來說,更加穩定一些。外貿前幾年壓力更大,業績不穩定,後面經驗充足了會好一些。翻譯口語好的話,翻譯口譯賺得更多一些。具體選擇哪種,根據自己的職業規劃來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