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備考三部曲:70+ 如何規範表述?如何緊扣閱卷人的采分點?

這是三部曲的第二部

第一部由於文章沒有審核通過

老楊已在微頭條截圖發表

沒有看到的同學請步移至微頭條查看

申論備考三部曲:60+ 大家都會用的勾畫法

我們從精準概括談起

什麼是精準概括?

是抄材料嗎?

是抄材料,又不完全是抄材料!

無論是申論還是行測

命題都分為70%與30%

這70%是顯性的

很多同學覺得2020年之前抄材料可以上岸

並且很容易上岸

是因為2020年之前沒有卷到後30%的爭奪


比如行測中可以秒題的題型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同學行測卡在70分的原因

只能搞定70%的題

後30%的高度跟上不去!

另一方面很尷尬的現實

能達80分線的考生

壓根不需要學習行測


申論確實可以直接在材料中勾畫出來的關鍵字

一篇申論答案不可能有那麼多的詞

都需要你自己概括出來的

命題人怕你考0分

所以,會留出一些詞語給你抄

這也就造成了一小部分考生考完沾沾自喜的說

我都沒學習,就是抄材料

我就能考70多分!


這個有可能,但也和自身的積累有關係

今天我們來探討的是

申論如何能獲得采分點


老舅認為,很多詞

你不可能在考場中概括得出來的

比如,很多專用名字

你怎麼能自己概括得出來呢?

比如:綠cha婊?

你要被傷害到多深,才能精準概括的出來呢?

材料給你幾個事例,你為什麼能概括出來

這是綠cha婊?

這完全考的就是積累


我們來看一道申論真題

請你概括當地種植咖啡豆的優勢


我們可以通過材料:以“Y省大部分咖啡豆種植區的海拔都在1000米以上,肥沃的土壤,充足的光照和降雨,明顯的晝夜溫差,讓其所產的咖啡豆顆粒飽滿、口味醇厚,堪稱‘天地厚養’”這句為例。

勾畫出來的詞語:“Y省種植咖啡豆的優勢=海拔+土壤+光照+降雨+晝夜溫差。”

任何人,都可以在材料中都可以勾畫出這些關鍵詞,

但是這些關鍵詞的合併或者說這些關鍵詞的專有名詞是什麼?

是“自然環境、氣候條件”。

“自然環境、氣候條件”就是一次概括,也可以理解成根據材料要點,將材料中相同的內容,進行升華,當然,也可以理解成是專有名詞積累。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考生覺得自己答案寫的很多,很全面,都在材料中找的到,但是分數特別低的原因所在。


希望大家能明白什麼是一次概括

一次概括並不是你能在材料中勾畫出來的

它需要你的積累


我們就用岸上見的《申論規範詞(標準)》

再來探討下

你們不是欺負學姐沒和真題結合嗎?

來,老舅用真題結合一下打你臉


請概括下列材料的關鍵詞,也就是采分點

(2020·甘肅·省級卷·材料4)

小張點燃的星星之火逐漸發展成了燎原之勢。眼看着小張生意越做越好,同村的年輕人紛紛向小張取經,也陸續開起了網店。目前,全村300戶家庭大都開有網店,年銷售收入超100萬元的服飾加工戶30多家,青年回鄉創業,除了帶來新想法,還有年輕人的生機和活力,留守兒童,空巢老人的問題不復存在。回首過去,小張覺得當初返鄉創業是一個非常正確的選擇,順應了農村新舊動能轉換和電子商務蓬勃發展的時代潮流。他認為農村為大學生提供了追逐夢想的廣闊天地,大學生返鄉創業不僅經濟收入可觀,還能和家人團聚,同時也為農村帶來了活力和人才。


請概括下列材料的關鍵詞,也就是采分點

(2019·吉林·乙卷·材料6)

藉助原有羽毛球培訓產業的優勢,H市推動羽毛球等體育用品的研發和生產,促進了以體育用品生產為中心的體育運動培訓、體育競賽、體育休閑、體育旅遊等相關產業的集聚和發展。H市體育產業聯合會順勢成立,當地企業可以通過平台“抱團”發展。


請概括下列材料的關鍵詞,也就是采分點

(2020·國考·副省·材料2)

小李表示,當下的農業,正逐步走出傳統模式,已不再是單純的第一產業。在M農場,“一產”實現種植標準化、人工智能化等有機生態種植,“二產”實現胚芽米、胚芽米食、鄉村手工藝等與胚芽米生產有關的加工,“三產”實現休閑觀光、戶外活動、宜居養生、精品民宿、鄉村藝術等稻田上的系列自然體驗。


上面三個詞是什麼???還想着勾畫?

這些詞語都焦急地向你打招呼呢!!!!

如果你有《申論規範詞(標準)》這本書

你翻開前3頁!!


人才迴流

“去一火車,回來一卡車”。長期以來,一些中小城市苦於人才流失。然而,這種情況正在悄然發生變化:最近一組針對 2019 屆高校畢業生的統計數據顯示,本科畢業生在一線城市就業的比例從 2015 屆的 26% 下降至 20%,高職畢業生選擇在一線城市就業的比例從 2015 屆的 19% 下降至 15%。這就是說,相比過去,更多的大學畢業生回到了二三線的中小城市。


產業融合

建縣已有1300多年歷史的縉雲,近年來,成為茶旅融合賦能鄉村振興的典範。縉雲縣文化旅遊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李翔介紹,黃茶正逐步成為當地茶葉產業發展新的經濟增長亮點,而茶旅融合也在推動着縉雲縣黃茶產業的發展。過去,縉雲縣舉辦黃茶文化交流活動,以茶葉作為支點,以茶會友、以茶引商。如今,縉雲還把黃茶產業發展與文化創意、景區旅遊融為一體,推行“茶業+旅遊業+文化體驗”的生態觀光茶園模式。


產業多元化

“以前,一遇到下雨天,村裡的路深一腳淺一腳地不能走。”74歲杜玉香老人曾是魏家窯村有名的貧困戶,談起現在的日子,杜玉香是難掩內心的喜悅,“真是想都不敢想,通了柏油路,有了路燈,家家還有下水……我自己就更不用說了,種的核桃樹、油用牡丹,養的雞都是大隊給的,還在服裝廠做零工。老兩口一年能收入1萬多元。”

村黨支部書記姚慶水介紹,因地制宜,魏家窯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2019年,魏家窯村投資辦起了集農耕採摘、體驗觀光、休閑娛樂於一體的綜合生態體驗園,建成了滑雪場、彩虹滑道、網紅橋、水上樂園、沙灘摩托車競賽場、特色土窯洞等全年旅遊項目。自2020年元旦試運行以來收益5.3萬元,解決就業崗位50個,每月人均收入達1000元。除此之外,村裡還發展種植了760畝核桃樹和360畝油用牡丹,每畝可分別收入1500元至2000元不等,全年總產值可達170萬元。“建設光伏電站、雙孢菇大棚、草莓大棚扶貧車間、生態牧養雞等數十個產業,為貧困戶增收搭建起了廣闊的平台,實現了114戶貧困戶增收全覆蓋。”姚慶水娓娓道來。


對就是這三個詞

人才迴流

產業融合

產業多元化

如果你有《申論規範詞(標準)》這本書

你沒寫出上面三道題的答案

你學了個sha??

學了個寂寞吧??

機會給你了,你也沒把握住啊?

學姐講的是不是真題

跟你有sha關係?

學姐講的是用詞

講的是積累


我TM用真題了,考你學過的知識

你會嗎?

啥也不是的選手


學習就是學習

積累就是積累

現在真題來了

你又啥也不是了!!


不用說,老舅不尊重人

明確的說一下

在學習這條路上

你值得被人尊重嗎?


機構尊重你

是看你腦子給你的面子?

還是看你錢給你的面子?

心裡沒點B數嗎?


用實力捍衛尊嚴吧

和一些上岸的同學吃飯聊天

他們說他們上岸的理由是我說了

只要上岸了就可以和我叫大哥不叫老舅

他們想改改輩分

我覺得這個上岸理由也不錯!


這就是申論學習的第二個維度:

精準用詞的維度!

這個維度是一個基本功

而已

你做不到

說明你積累的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