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清華學生的無奈:考清華的人不是靠勤奮,天賦比努力重要

天賦有多重要

在上學的時候,經常能夠看到一些學生,明明每天看上去不那麼努力,但是在考試的時候卻發現,這些學生每次都能考進前三。

仔細觀察他們的日常發現,和大部分的學生一樣,每天按部就班的上課下課,他們甚至還有很多時間出去玩,看到他們難免會有些羨慕,為什麼這些學生在平時學習就那麼輕鬆,在家裡家長也不用操心,妥妥就是別人家的孩子,不管是老師還是家長都會評價他們非常聰明。

聰明的學生不努力發揮正常,而努力之後就會發揮超常,這些學生似乎註定會考上大學,而大部分普通的學生只能默默努力,或許還會有成功的可能。

之前有一位大學教授表示,如果智商不夠高的話,就沒有機會上北大,一句話刺痛了多少學生的心,但是卻很現實。

清華學生也有煩惱

在國內先不說世界知名大學,能夠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足以說明這些學生足夠聰明,至少智商是足夠的,但是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也會有很多煩惱。

有一位考上清華的學生,原本是眾人眼中的天之驕子,但是也只有他知道,自己在清華有多麼痛苦和艱難。

很多人覺得考上清華就覺得這些學生足夠優秀了,但是其實差距非常明顯。

在每一年都會有很多來自小城市的學生成功通過高考,進入了國內頂尖的大學,能夠考上清華,更說明了這些學生在當地有多麼優秀,而這些清華學子當初努力考上清華之後,卻發現了很扎心的現實。

清華大學,多少優秀學子聚集在這裡,原本以為能夠競爭一二,但是他卻發現從一開始就已經輸了,因為他覺得自己再怎麼努力,也趕不上別人出色的天賦。

考上清華大學之後,這位學生都會產生明顯的落差感,原本在以前的學校,幾乎都是排在前幾名,但是到了清華卻發現,自己竟然是墊底的,而且和前面的學生相差的不是一點。

在大學裡,學生之間的差距不僅僅體現在學業上面,更多地體現在一個人的認知,就比如有些學生剛上大學的時候,還在想自己要好好學習專業課,然後抽空考一些證書,這也算是有規劃的,而有些學生其實早就決定了自己未來的職業規劃,在大學裡不斷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提前做好各種打算,這就是差距。

勤奮比不過天賦?

一個人的天賦很難靠後天的努力追趕上的,就像在學校,明明都是坐在同一個課堂上面,有些學生看一遍就懂,有些學生學幾遍都學不會。高考的時候,有些學生髮揮正常就考上了清華北大,而有些學生超常發揮也只是考上了一本大學。

一直以來勤奮都是一種美好的品德,但是看到現實之後,大家不得不懷疑,努力之後真的有用嗎嗎, 再怎麼勤奮也趕不上別人的天賦,那麼就不努力了嗎?

其實努力並沒有錯,只不過努力的方向很重要,同時家長也要理性看待努力和勤奮,就比如現在很多家長都會覺得只要孩子努力,就一定能考上大學,這個想法過於簡單。

考上大學的過程中,努力固然重要,但是天賦、環境、心態同樣也非常重要,在到達成功的彼岸中,需要各種因素的共同作用,如果有天賦的話,沒有教育資源,家長不支持同樣也沒有什麼用。

天賦固然重要,但是也不能忽略其他因素,有天賦就要好好努力,沒有天賦更要好好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