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學校託管不敢不參加

暑假已至,教育部日前發布通知,繼續支持有條件的學校積極開展暑期託管服務。

通知提到 “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繼續支持有條件的學校積極開展暑期託管服務,引導教師志願參與服務,並堅持家長學生自願選擇參加。要注重豐富暑期託管服務內容,有效開放教室、圖書館、運動場館等資源設施,組織開展科技、文體、閱讀、實踐等多種特色活動。要積極會同共青團、婦聯、工會、社區等組織,吸納大學生志願者、社會專業人士等,拓寬暑期託管服務渠道。要堅持公益普惠原則,參照課後服務相關政策,完善暑期託管服務經費保障機制。”

學校託管服務的初衷是為了滿足家長解決暑期孩子看護難,監管難的問題,特別是對於父母要工作,又沒有老人幫忙照顧小孩的家庭來說,的確是件好事。但好事一定要辦好,要真正遵循通知里說的那樣 “引導教師志願參與服務,並堅持家長學生自願選擇參加”,別適得其反,弄到一地雞毛,最後變成教師不滿意,家長不滿意,孩子也不滿意。

對於教師而言,這份職業是令很多人羨慕的,因為覺得老師享有寒暑假至少三個月。在學校沒有開展暑期託管服務以前,暑假是每一位辛勤耕耘的教師所嚮往的閑暇時光,是可以盡情享受的假期。其實寒暑假對於老師而言也是一個“回血”休養,學習提升自己的關鍵時期。

如今,託管服務政策猶如晴天霹靂,即加大了工作負擔,且心理上還要承擔學生託管時的安全責任。對自願參與的教師應給予適當的經濟補助,並適當安排託管服務的時間,保障教師暑假必要的休息時間。

其實也有部分教師是明確表示不想參與託管服務工作的。這部分教師的意願,也希望得到學校和地方教育部門的真正尊重,不得強制。也特別不建議這項託管服務與評優評先等掛鈎,真正做到以人為本。如果這樣做了,會讓教師有種被逼無奈的感覺,不敢不參加,不得不為了一些評比而不情願地參與託管服務。試想,如果教師連自己都不開心,還怎麼傳遞快樂給學生呢?

對於家長而言,開展託管服務可以緩解孩子“看護難”等問題,以前是送校外培訓的,現在學校有託管服務,相比而言收費肯定是經濟又實惠。筆者小孩所在的學校託管四周約400元,外加午餐費200元,費用上來說是不貴的。

但對於很多小學高年級的學生,或者家裡有老人幫忙照顧的家庭來說,家長是不太想讓孩子參與學校託管的,因為託管了也是要正常接送,家長也沒有閑下來,他們情願把孩子放家裡。還有些家長對孩子的暑假早有其他安排,比如跳舞,書法學習等。這些培訓往往和學校的託管時間衝突,令家長很是為難。同時家長也想讓孩子假期放鬆一下,緩解學習的壓力。

在教師們志願參與學校的託管服務後,老師可能就希望自己班上能參與託管的學生盡量多一些,說可以輔導暑假作業,鞏固五年級基礎,提升培優,下半年就升六年級了,若想暑假提升自己能力的可以報名。會不自覺地和其他班上參加的人數作對比。在班級群里也會提及別人班上已經有50人報名了,託管費是多麼便宜,說這是福利來的,還說可以合理安排校外培訓的時間,還在群里讓報名的學生不停跟帖名單和發繳費名單,總之就是希望班上的託管學生多些。

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家長本來不打算報名的也礙於情面不得不報名參加學校的託管服務,也不敢不參加啊,因為你的孩子下學期還要繼續在學校上學啊。

對於學生而言,暑假是多麼令人嚮往和開心自由的時光,這是孩子的天性。我們作為家長也能體會,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過一個平安、健康、快樂、有意義的暑假。

孩子們也有自己的思想,在完成學業的同時,他們在想好不容易盼到的暑假,可以放鬆下,睡個懶覺了,又要回學校這個“籠子”,而且夏天人多又熱,學校又不好午休,真不希望回學校託管。這些想法我們家長有時候也需要尊重,不能強迫。要不然對孩子的成長是不利的,甚至會導致厭學情緒的產生。

筆者就一直尊重孩子的想法,不準備報名託管,直到孩子自己聽到老師說不託管的學生會增加暑假作業,也怕老師會有區別對待的想法才不得不叫家長報名,也不敢不參加啊。

寫在最後學校提供託管服務是件好事情,辦好這件事的前提,希望真的是出於教師志願參與服務,和家長學生自願選擇參加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