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地北“齊”聚淄博——“感知山東”外國友人淄博行舉行

淄博6月28日訊 “這個地方非常棒!我會邀請我們國家的朋友一起來淄博,來看看如此漂亮又擁有濃厚文化底蘊的城市。”“他們都是歷史的保存者、記錄者,我在這裡感受到了淄博最真實的歷史,這裡展示了三千年前齊人的智慧,他們真的太棒了。”6月28日,由山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指導,中共淄博市委宣傳部主辦,淄博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山東理工大學、中國山東網承辦的“感知山東”——外國友人淄博行活動舉行。本次活動採用中、英、日、韓等多語種對外宣傳淄博,通過外國友人的視角,從歷史、科技、人文、藝術多方位全面展示淄博的巨大變化和發展成就,展示淄博包容、開放的城市形象。

活動首站,參訪團來到黑鐵山抗日武裝起義紀念館展廳。當年黑鐵山起義部隊用過的大刀、步槍、手榴彈和戰場繳獲的日軍軍刀等武器,以及當時簡陋的生活物品,當年抗日的崢嶸歲月、腥風血雨似乎就在眼前。“我覺得他們真的很偉大,為了讓自己國家的人民生活得更好,選擇艱苦奮鬥、犧牲自己,這種百折不撓、不怕犧牲的精神讓我感受很深!”來自孟加拉國的山東理工大學留學生CHOWDHURY MD TOWSIF ZAMAN激動地說。

不忘歷史,勇敢向前。活動第二站,參訪團走進山東愛特雲翔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探索該公司領跑“雲時代”、點燃高質量發展新引擎的奧秘。愛特雲翔為政府和企業提供大數據中心及雲計算服務、智能硬件、視頻雲服務、人工智能新型智慧城市解決方案。參訪團感受大數據的魅力,全新的視聽盛宴,高科技便捷化、一站式服務產品,給外國友人帶來沉浸式參觀體驗。

科技的創新理念為“齊文化”發展注入新鮮的血液,臨淄齊國故都、齊文化發祥地、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參觀團在大城西牆排水道口遊覽時,實地探訪了勤勞智慧的臨淄先民經過嚴謹的科學設計和精密的施工,創造的規模龐大、設計巧妙、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排水系統,展廳內的互動裝置也引起了外國友人的興趣。小小的排水道口,內涵非常豐富,凝聚着齊人非凡的智慧和科技,為外國友人研究齊國故城的歷史、古代城建史提供了實物佐證。

科技和人文的發展離不開精神力量的支撐。北崮山村北首,焦裕祿紀念館坐落於此。紀念館廣場上一尊焦裕祿半身石像佇立,他深邃的眼神,永遠凝視前方……紀念館講解員為參訪團一行講述了焦裕祿的生平事迹和心路歷程。“焦裕祿是從齊魯大地上走出去的黨的好乾部,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鑄就了親民愛民、艱苦奮鬥、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焦裕祿精神。”紀念館裡一幅幅承載着焦裕祿事迹的圖片,一句句感人肺腑的講解,以及焦裕祿的高大塑像,無不使參觀者為之震撼和動容。“今天來到這裡參觀焦裕祿的事迹,讓我很感動,他總是幫助別人,而忘記自己,他很了不起。”來自巴基斯坦的張店實驗中學老師Dr. Ali Syed Mohsin說。

最後一站,參觀團來到博山陶瓷琉璃藝術中心。中心包括博山陶瓷博物館、人立琉璃藝術館博物館、大師工作室、陶琉體驗館等,是一處集古今陶琉、名家書畫等於一體的文化藝術博物館。走進展廳,琳琅滿目的琉璃製品給參訪團帶來了視覺的震撼體驗,參訪團流連於眾多琉璃工藝品間,目光不自覺地被一件件美輪美奐的琉璃吸引。成熟開口的石榴、惟妙惟肖的翡翠白菜、生動逼真的葫蘆與蟋蟀……令外國友人流連忘返。外國友人通過講解了解琉璃製作過程,近距離參觀了解琉璃製作工藝。

一天的參觀結束後,來自孟加拉國的山東理工大學留學生NUSRAT JAHAN表示:“今天參觀了淄博的很多地方,我非常喜歡淄博的文化和美食,會邀請更多的外國朋友到這裡來。”

大眾日報淄博融媒體中心記者 任靈芝 見習記者 王昭越 通訊員 江學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