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導中小學生用好AI幫手

2025年05月23日09:33:05 教育 1895

隨着AI工具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中小學生開始使用AI輔助學習。然而,不少老師發現,有些學生的作業“AI味”越來越重,有的孩子甚至使用AI寫作業已“頗有心得”。

近日,教育部出台《中小學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指南(2025年版)》,從各學段使用規範、教學應用場景等方面都做了詳細指導。如何結合這份指南,讓AI真正成為學習的“好幫手”,記者採訪了多位專家、老師、家長,聽聽他們怎麼說。

AI變“思維代餐”引家長老師擔憂

記者近日採訪多地中小學發現,在很多中小學生手裡,AI變得“無所不能”:從作文日記,到數理化生,再難的作業,似乎都能“分分鐘搞定”。一些初中生對記者笑稱:“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的學習了”。甚至在一些初中學校,有些學生依賴上了用AI寫作業,被同學起綽號“一搜黨”。

一些學習機和學習類App在單純地檢查作業、知識拓展、錯題歸類等功能的基礎上引入AI,它們一定程度上從輔助學習的“幫手”變成應付學習的“槍手”。

成都市一位初中家長說,這半年來,自己的孩子在家寫作業開始依賴學習機的AI功能,遇到難題“一搜”,解題步驟和答案都會出現。“看似學習效率提高了,實際並沒有真正理解掌握知識點。”

甘肅省張掖市高台縣解放街小學教師徐迎春擔心,AI過度使用或讓一些學生“放棄思考”。她說,AI更擅長“打直球”,讓學生越過循序漸進、抽絲剝繭的理解思考和鑽研過程。

多名中學教師向記者反映,AI給出的解題思路看似全面,卻不乏混淆雜糅、邏輯性差的內容,對中小學生來說“真假難辨”。

更令人擔心的是,AI應用不當產生的一些有害信息甚至影響中小學生身心健康。

一位中學生告訴記者,他曾經在藉助AI寫作時,輸入職業女性、白領、市場運行等關鍵詞,結果AI生產出了一篇“霸總文”,內容不但“觸目驚心”,且有明顯違反法律法規的表述。

讓AI成為輔助教學“多面手”

教育部近日出台的《中小學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指南(2025年版)》,明確提出中小學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應用場景以及各學段使用規範等方面的指導意見。

如何引導中小學生用好AI幫手 - 天天要聞

西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學生利用智慧平板電腦開展原電池實驗演示。(受訪者提供)

記者走訪發現,很多學校已經開始探索AI助力教學的“新路徑”,努力讓人工智能變成輔助教學的“多面手”。

在一些學校,AI逐漸變成“小助教”,讓課堂有趣且高效。山東省德州市第一中學學生周楷(化名)說,他的物理老師會使用AI,將一些複雜的物理概念製作成3D模型,讓抽象的概念具象化。

甘肅省張掖市高台縣第四中學校長徐占吉告訴記者,學校已經開始使用“智慧語文作文平台”輔助教師教學,其內嵌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統會自動對學生上傳的作文進行點評並加以潤色,生成個性化指導建議。

很多老師說,這種教學輔助能夠針對每位學生的寫作風格,精準分析出每一篇文章的優缺點,提出修改建議。

很多班主任用AI將“精準滴灌”的觸角延伸至每一位孩子,讓AI當上“小班長”。

甘肅省張掖市高台縣解放街小學教師張菊蘭告訴記者,教師可以將學生日常表現情況輸入“班級優化大師”,利用AI自動分析,找到薄弱環節,讓班級管理“有的放矢”。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余勝泉表示,讓學生充分學習和使用AI,利用好AI的創造性,認清AI的工具本質,才能把AI變成學習“小助手”。

在山東省德州市第九中學,信息科技組在《AI賦能網頁設計》課程上引導學生利用AI逐步掌握編程技能,並在AI的協助下製作網頁。該學校一位學生說:“AI工具的運用,讓我們感受到了科學的奧秘,極大降低了理解難度,體會到了研究的快樂。”

共建AI使用“防護網”

受訪人士建議,應當正視AI發展對教育的影響,提升家長和教師對AI的認識,推動家校社合作共建AI使用“防護網”。同時,加大教育類AI專項研究,實現AI對教育的“精準服務”。

如何引導中小學生用好AI幫手 - 天天要聞
圖為甘肅省張掖市高台縣解放街小學師生正在使用國家智慧教育平台輔助課堂教學。(受訪者提供)

蘭州市一位初三學生家長說,應當將AI使用嵌入教學和家庭學習環節中,潤物無聲地提升學生的“AI素養”,讓學生認識到AI應當“為我所用”,避免學生成為AI的“嘴替”。

目前,AI發展日新月異,但一些老師和家長對AI的了解十分有限。多名老師和家長表示,學生使用AI“如魚得水”,但他們卻幾乎“一無所知”。

張菊蘭建議,應當通過集中培訓、家長會等方式對老師、家長加強通識教育,了解AI相關知識,避免因信息差被學生“蒙在鼓裡”。

蘭州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院副教授羅楊洋表示,家校之間應當及時“通氣”,全方位掌握學生AI使用情況,制定個性化方案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使用AI。

一些家長擔心,AI生成的內容過於“隨心所欲”,導致生成內容“少兒不宜”,甚至影響學生身心健康。山東省德州市一位初中生家長建議,探索AI分級機制的可行性,通過技術手段對不同學齡段學生分級開放相關內容。

西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信息與資源中心主任武小龍建議,AI市場開發方需要充分調研,有針對性地開發AI學習產品,屏蔽多餘的功能,實現對教與學的“精準服務”。(記者姜偉超、白麗萍、王俊傑)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2025高考,考生最關心的這些問題有解答→ - 天天要聞

2025高考,考生最關心的這些問題有解答→

問1.我考了xx分,可以報哪些大學?答請考生結合所在省份當年下發的《普通高校招生專業目錄》、《全國普通高校招生錄取分數分布統計》、院校招生章程等信息資料,進行院校的選擇。問2.我考了xx分……怎麼查高校分數線?
株洲市第十九中學和炎陵縣水口鎮學校開展手拉手活動 - 天天要聞

株洲市第十九中學和炎陵縣水口鎮學校開展手拉手活動

紅網時刻新聞5月23日訊(通訊員 楊濤)5月20日,炎陵縣水口鎮學校的教師團隊來到株洲市第十九中學,開展為期五天的跟崗培訓活動。在聽課過程中,炎陵縣水口鎮學校的教師團隊觀察了株洲市第十九中學教師的教學方法和課堂管理技巧,詳盡地記錄了教學中的亮點及值得借鑒之處,並與授課教師進行了深入的課後交流。聽完課後,展...
荷塘區2025年初中物理中考複習研討會在株洲市第十九中學舉行 - 天天要聞

荷塘區2025年初中物理中考複習研討會在株洲市第十九中學舉行

紅網時刻新聞5月23日訊(通訊員 馬金霞 羅思琪)5月20日,荷塘區2025年初中物理中考複習研討會在株洲市第十九中學舉行。聚焦中考命題方向,立足學情、精準施策,力求為全區物理備考工作注入新動能。活動伊始,株洲市第十九中學校長朱暾穎代表學校對參會專家和教師表示誠摯歡迎,並強調物理學科在培養學生科學思維與實踐能力...
深挖冼玉清學術成果 助力大灣區文化交融 - 天天要聞

深挖冼玉清學術成果 助力大灣區文化交融

5月22日,2025粵港澳大灣區(廣東)文史論壇暨冼玉清先生誕辰130周年紀念活動在佛山市南海區樵山文化中心舉行。本屆論壇以“冼玉清與嶺南學研究”為主題,近百名來自港澳地區及包括廣東在內的多個內地省(市)的文史研究領域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話
如何引導中小學生用好AI幫手 - 天天要聞

如何引導中小學生用好AI幫手

隨着AI工具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中小學生開始使用AI輔助學習。然而,不少老師發現,有些學生的作業“AI味”越來越重,有的孩子甚至使用AI寫作業已“頗有心得”。近日,教育部出台《中小學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指南(2025年版)》,從各學段使用規範、
畢業論文“難”在何處 - 天天要聞

畢業論文“難”在何處

人機協同生成 又是一年畢業季。當前,很多畢業生面臨著畢業論文的修改、提交與答辯。從確定選題、梳理文獻,到實驗、調研、數據分析,再到整理圖表、完成寫作,學生們一步一個腳印地前進,既是為了拿到畢業文憑,也是為了讓學業得以圓滿。 這個過程,往往並不簡單。我們採訪了多位國內高校在讀大學生,請他們從親歷者的視角...
早啊!新聞來了〔2025.05.23〕 - 天天要聞

早啊!新聞來了〔2025.05.23〕

習近平同法國總統馬克龍通電話神二十乘組圓滿完成首次出艙任務教育部擬同意設置32所本科高校網信辦整治網絡“黑嘴”傷企亂象 2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應約同法國總統馬克龍通電話。22日,神舟二十號乘組圓滿完成首次出艙任務。這是進入空間站應用與發展階段以來,航天員首次通過天和核心艙節點艙出艙,航天員出艙與貨物出艙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