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訊飛聶小林:AI將擁有全世界的知識,但永遠不會替代老師

2025年05月18日01:00:16 教育 8810

極目新聞記者 吳漢

5月14日-16日,2025世界數字教育大會在武漢召開。同期,“智能時代教師角色轉變與能力提升”平行會議舉辦,科大訊飛董事、高級副總裁聶小林作為唯一企業代表參與,圍繞人工智能賦能教師教學範式創新的探索與實踐進行了分享。他認為,“ai將擁有全世界的知識,但永遠不會替代老師。”

科大訊飛聶小林:AI將擁有全世界的知識,但永遠不會替代老師 - 天天要聞

科大訊飛深耕智慧教育領域20餘年,基於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進步,逐漸探索出過程性學情採集--智能評價--學習路徑規劃--精準教學--個性化學習的規模化“因材施教”技術支持路線。並基於這一技術路線,自2019年起在全國80多個地區,與教育管理者和一線師生共同推進“因材施教”實踐探索,助力教師提升精準教學能力,惠及千萬師生。

以武漢市為例,2021年起,武漢經開區推進智慧教育規模化應用,至今已覆蓋全區三千餘名教師和4萬餘名學生。武漢經開區第一初級中學在因材施教技術支持下,創新構建了“伴生課堂”智慧教學模式。學生將更多精力放在“自主預習、小組討論、探究解決”上,從知識的被動接收者轉為主動構建者,教師從知識傳授者變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與支持者。據中國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戰略研究基地(華中)測評顯示,52.34%的教師反饋作業/試卷批閱效率提升;89.36%的教師表示備課效率有明顯提升;75.89%的教師認為課堂互動效率顯著增強。

2023年起,合肥市推進智能終端應用大規模覆蓋,助力規模化“因材施教”。惠及3.3萬餘名教師、44萬餘名學生,教師數字化教學參與度達到92%。合肥的《智慧課堂引領教學發展新形態》實踐案例,入選中國教育部教師工作司的“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試點典型案例。合肥四十八中學打造“英語智慧五步小練模式”,教師通過實時學情反饋,實現精準講練。試點班級學生英語學習與對照班級水平相比提升19%。課外場景,合肥第四十五中學構建了“一習二練三學四強化”的自主學習模式,2024年暑假期間學生通過精準練習和知識圖譜實現個性化提升。

聶小林介紹,近年來大模型技術突破,科大訊飛也在持續探索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與教育教學場景融合創新,助力人機協同教學實踐開展。

2024年訊飛與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合作,率先以高中數學學科為示範,採取研用結合共創的模式,開展基於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中小學智能教師示範應用研究。通過“知識與智能雙輪驅動、人師與機師雙向賦能”技術路線,構建基於思維鏈-問題鏈的數學智能教師助手。藉助數學智能教師助手,人機共創基於“問題解決”的問題鏈及教學設計,支持智能創編教學課件及多模態教學素材。目前已有20萬餘名教師開展基於問題鏈教學實踐,突破問題教學法的規模化困境。

同時,圍繞科學教育合格教師普遍短缺這一難題。在科技部重點研發項目支持下,訊飛參與中小學科學教育智能導師關鍵技術研究,推動兩項創新:一是教育行業首個“知識-能力-行為”貫通的三維立體動態自演化知識圖譜。二是教學思維鏈驅動的科學教育大模型,將優秀科學教師的教學設計邏輯與隱性教學經驗轉化為可視化思維路徑。

通過將這些成果應用至專家磨課與學生自主探究場景,輔助一線教師高效優化教學設計,通過第一視角呈現專家思維路徑,引導教師像教育專家一樣教學;啟發學生自主探究生活現象背後的科學原理,讓學生學會像科學家一樣思考。

聶小林強調,ai與教育不是兩場獨角戲,而是雙向賦能與激發;ai將擁有全世界的知識,但永遠不會替代老師;未來不屬於ai,而屬於掌握ai的新人類。

據悉,2025世界數字教育大會期間,科大訊飛星火大模型賦能的創新應用不僅在教育數字化成果展中亮相,也在武漢經開區神龍小學(湖畔校區)、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武漢理工大學、華中師範大學、武漢職業技術大學等基礎教育、高等教育、職業教育的觀摩點中,向來自世界各地的嘉賓們展現了ai+教育的創新應用與實踐。

(來源:極目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科大訊飛聶小林:AI將擁有全世界的知識,但永遠不會替代老師 - 天天要聞

科大訊飛聶小林:AI將擁有全世界的知識,但永遠不會替代老師

極目新聞記者 吳漢5月14日-16日,2025世界數字教育大會在武漢召開。同期,“智能時代教師角色轉變與能力提升”平行會議舉辦,科大訊飛董事、高級副總裁聶小林作為唯一企業代表參與,圍繞人工智能賦能教師教學範式創新的探索與實踐進行了分享。他認為,“AI將擁有全世界的知識,但永遠不會替代老師。”科大訊飛深耕智慧教育...
520最高級文案,朋友圈這樣告白 - 天天要聞

520最高級文案,朋友圈這樣告白

01. 歲月悠悠 情與溫柔 與你守候 潮湧潮退 雲聚雲散 相伴直到白首02. 心中渴望 光與夢想 詩與遠方 春萌夏茂 秋收冬藏 共繪璀璨篇章 03.₂₀ 時光無涯 戀與牽掛 情與相依 風起雲湧 花開花謝 共賞歲月琳琅I Love You.²
靜安區勞動教育月推出92項勞動實踐活動,打造以勞育心五色圖譜 - 天天要聞

靜安區勞動教育月推出92項勞動實踐活動,打造以勞育心五色圖譜

上海市朝陽中學“競攀樓”二樓,一個關於都市校園的田園故事翻開了新篇章。“謝謝叔叔阿姨們,你們送來的秧苗,一定會在我們的悉心呵護下茁壯成長!”……在別開生面的贈苗儀式上,靜安區永興路第二小學的孩子們接過“光明谷錦”優質大米秧苗,期待長成飽滿的稻穗。一旁,在孩子們清脆的語音指令下,“愛勞動的機器狗”將“...
推動教研由淺入深,這三種辦法很有效! - 天天要聞

推動教研由淺入深,這三種辦法很有效!

推動教研由淺入深作者 | 虞秀雲 金知紛教研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必經之路,更是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基於多年教研實踐與深入觀察,我們發現中小學教研存在以下常見問題:一是教研主題不聚焦,難以解決教學突出問題;二是教研過程淺層化,教師缺乏深度體驗;三是教研經驗缺凝練,成果物化程度低;四是教研主體缺合作,成...
為什麼現在學生敢舉報導師了?師生關係到底怎麼了? - 天天要聞

為什麼現在學生敢舉報導師了?師生關係到底怎麼了?

最近幾年,學生舉報導師的事件越來越多,從北京郵電大學15名研究生聯名舉報導師情緒暴力、剋扣津貼,到華中農業大學11名碩博生實名舉報導師學術造假,以及更多未被曝光的類似案例,各種社交媒體上學生吐槽導師的帖子,似乎師生關係正在變得越來越緊張。
高考志願填報最需要知道的10件大事 - 天天要聞

高考志願填報最需要知道的10件大事

2025年高考志願填報最需要知道的10件大事:NO.1 新高考政策重大調整1️⃣批次合併:多數省份取消一本、二本批次劃分,統一為“本科批次”,志願填報數量大幅增加(如從6-10個增至15-20個,新高考多達96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