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職業教育活動周期間,教育部分別在重慶市、湖南省株洲市和遼寧省瀋陽市,舉辦了三期全國“職業教育大講堂”活動。
嘉賓陣容多元 共探職業教育價值與定位
活動邀請了清華大學原黨委常委、副校長謝維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總工程師李宏偉,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機電維修首席技能大師劉源,中華全國總工會副主席(兼)、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首席技能專家高鳳林,西南交通大學校長閆學東,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李東林,教育部職業教育發展中心研究員姜大源,常州大學黨委書記徐守坤,中國航發瀋陽黎明航空發動機有限責任公司首席技師洪家光等十位嘉賓進行分享。這十位嘉賓中既有大學校長、院士,也有產業專家、職教學者、大國工匠,多元化的嘉賓陣容為職教發展注入新血液、新空氣、新思維,為職業教育發展帶來更廣闊的視角和更豐富的實踐經驗。三場大講堂十位專家聚焦職業教育的價值、高技能人才培養、產教融合、工匠精神等主題展開深入探討。
謝維和從職業教育對國家、社會和個體的三重價值出發,在宏觀理論層面作專題報告,強調職業教育在生計保障、人力資源開發和人的個性化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打破了傳統的以經濟單一角度論述職業教育價值的傾向,更多地關注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功能。姜大源則聚焦職業教育的發展定位與功能,剖析教育的解放性與功能性的關係,探討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異同,論證職業教育的重要性和獨特價值。
聚焦高技能 共謀職業教育發展新路
沈昌祥在報告中闡述了網絡空間安全專業學科的形成過程、培養目標、基礎知識體系和能力體系,並呼籲職業教育全方位加強網絡安全人才培養,為國家輸送大量實用型網絡安全人才。李宏偉則聚焦新型工業化背景下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提出優化職業教育能力結構、加強技能人才複合能力培養、強化“再技能化”能力以及加強數字化培訓手段應用等建議,為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提供了路徑選擇。
閆學東梳理了產教融合的歷史脈絡,介紹了西南交通大學打造的“四鏈”深度融合新模式,強調了依託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深化產教融合、職普融通的重要性。徐守坤則剖析了產教融合的時代意蘊與現實困境,從十個方面系統介紹了常州大學的推進策略。李東林從行業變革和企業實踐出發,提出了完善產教融合政策、打造“共享資源池”和探索“五金”建設模式等建議。這些分享為職業教育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寶貴的思路和實踐參考。
共話技能報國 為職業院校學生樹立榜樣
劉源以“匠心逐夢,淬鍊成峰”為題,分享了自己從學徒到技能大師的成長之路,總結出“腳踏實地、永不言棄”的成功秘訣,勉勵學生在技能報國之路上發光發熱。高鳳林圍繞“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從五方面分享了自己對工匠精神的理解和對弘揚工匠精神重要性的認識。洪家光以“技能報國,逐夢藍天”為題,講述從職校學子到大國工匠的奮鬥歷程,鼓勵青年通過奮鬥實現夢想。三位專家的分享,生動詮釋了技能人才的成長路徑和工匠精神的時代價值,為職業院校學生樹立了榜樣,也為職業教育的發展提供了精神指引。
大講堂活動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從教育管理者到職業院校師生,從政府部門到企業界,各方人士通過這一平台共同探討職業教育的發展方向,凝聚了對職業教育重要性的共識。
職業教育與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服務大局 助力發展
湖南化工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陳超指出,本次“職業教育大講堂”邀請了大學校長、全國勞模、產業政策專家、大國工匠等嘉賓從多角度、廣維度,跳出職教看職教,為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打開新思路。
重慶市教委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處處長吳嵐表示,首期全國“職業教育大講堂”上四位專家的真知灼見,為重慶職業教育在新時代的發展把握髮展方向提供了有效的理論指引。

5月11日,2025年職業教育活動周首期全國“職業教育大講堂”在重慶市舉辦。
職業教育與人才培養:深化產教融合 培育高素質人才
職業教育在人才培養方面的獨特優勢和重要作用,成為本次大講堂熱議的另一重點。
重慶電子科技職業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謝光輝表示,學校將聚焦重慶“33618”現代製造業集群體系,持續優化專業設置、強化產教融合、推進“五金”建設,培養更多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
湖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副書記石紹軍指出,新征程上,職業教育必須緊扣省域與行業產業發展需求,突出學校辦學特色,深化產教融合。
瀋陽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李宏印表示,學校將牢牢把握職業教育的政治屬性、人民屬性和戰略屬性,加強黨建引領,不斷深化產教訓融合、校企社協同、育選用貫通的人才培養模式,為瀋陽市的三個發展與轉型以及新時代東北全面振興源源不斷輸送高技能人才。
重慶光大百齡幫康養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陸家斌表示,將更加堅定產教融合的發展思路。他認為,與高水平職業院校深度推進產教融合,才是專業化人才儲備的最佳通路。

5月13日,2025年職業教育活動周第二期全國“職業教育大講堂”在湖南株洲舉辦。
職業教育與學生髮展:激勵成長 點亮未來
“職業教育大講堂”中,大國工匠們的奮鬥精神深深激勵了廣大職業院校學生。
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學生胡勝蓮表示,大講堂讓她對職業教育的未來充滿信心。劉源大師的成長經歷深深激勵着她,讓她深刻理解了用匠心技藝詮釋新時代技能人才的價值,更加堅定了技能成才的信念。
株洲市工業中等專業學校電商2303班彭梓盈表示,專家結合實踐分享的專業知識與行業經驗,讓她深刻認識到技能學習需專註鑽研,錘鍊本領,激勵她在職業技能道路上踏實奮進,提升專業能力,努力成長為高素質技能人才。
瀋陽職業技術學院電氣工程學院學生李偉赫表示,姜大源研究員對職業教育發展定位及功能的講授讓他對職業教育“前途廣闊,大有可為”充滿信心。

5月15日,2025年職業教育活動周第三期全國“職業教育大講堂”在遼寧瀋陽舉辦。
職業教育與社會認可:打破偏見 形成共識
職業教育的社會認可度在本次大講堂中得到廣泛討論。
重慶電子科技職業大學通信工程學院溫何燕同學家長說,專家們的報告徹底打消了他的顧慮,並深切感受到國家推動職教高質量發展的決心。
瀋陽職業技術學院機械工程學院23級學生邵晨熙家長說:“通過這次大講堂,我對孩子的教育和未來有了全新的認識。我希望我的孩子也能像洪家光這些大國工匠一樣,專註技能提升,憑藉精湛技能實現人生價值,為國家發展添磚加瓦。”
遼寧中華職業教育社專職副主任陸鵬表示,參加“職業教育大講堂”後,我更加深刻認識到職業教育是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支撐。
謝維和認為,職業教育對國家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和價值,值得花大精力舉辦職業教育活動周這樣的全國性活動,需要社會持續關注和謀劃,這也是我以“論職業教育的三重價值”為題作報告的初衷。希望通過分享我自己的一些思考,能為這份厚重事業的發展帶來一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