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高校人工智能教育再加速!新設人工智能學院9月招生

2025年02月14日11:00:43 教育 2183

南都訊 記者伍曼娜 2月13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舉行人工智能學院成立儀式,國際人工智能專家范劍青教授擔任該學院首任院長,現場獲頒院長聘書。該學院計劃於今年9月招收首批學生,擬開設人工智能本科專業及人工智能哲學碩士-博士項目。

深圳高校人工智能教育再加速!新設人工智能學院9月招生 - 天天要聞

深圳高校人工智能教育再加速!新設人工智能學院9月招生 - 天天要聞

順應全球趨勢

打造人工智能創新高地

“截至2024年6月,中國人工智能企業數量已超4500家,核心產業規模接近6000億元,初步建成較為全面的人工智能產業體系。作為全球科技創新的重要城市,深圳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勢頭強勁,現有人工智能企業2200餘家,企業創新能力活躍,產業生態健全,產業規模穩步增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港中大(深圳)校長徐揚生教授在活動致辭中表示,作為一所紮根粵港澳大灣區、立足中國、面向世界的大學,港中大(深圳)始終以創新為立校之本。自建校以來,學校便將人工智能作為重點發展方向,積極構建人才學術交流機制,目前已有40多名學者入選2024年人工智能與圖像處理、網絡通信、運籌學、自動化工程等領域的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

徐揚生指出,成立人工智能學院的初衷有三:一是順應全球人工智能學科發展趨勢,響應國家及地區戰略布局,結合自身優勢,與大學其他學院形成跨學科合力,打造獨具特色的人工智能人才培養與科研創新基地;二是依託香港中文大學全人教育的傳統,與各書院緊密協作,探索人工智能時代的人才培養路徑,為社會轉型培養具有引領作用的領袖人才;三是整合粵港澳大灣區優勢資源,建設人工智能領域的科研高地,致力於成為全球最具活力的創新策源地,為國家及全球社會進步貢獻力量。

他強調,人工智能學院將承擔三大重點任務:一是積極進取,推動人工智能領域的規劃、建設和學科發展;二是充分協調,實現大學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同步發展;三是配合國家戰略,落實人工智能領域一流人才的培養和發展。

匯聚全球資源

培養國際頂尖人才

港中大(深圳)理事長、香港中文大學校長盧煜明教授表示,人工智能學院將匯聚全球優秀科研人員與學子,致力於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創新精神和社會責任感的高端人才,積極推進前沿科學研究,響應國家戰略,助力粵港澳大灣區科技發展,為人類文明進步貢獻力量。

港中大(深圳)理事、鵬城實驗室主任高文教授作為學界代表致辭。他回顧了人工智能領域的三次發展浪潮,並指出從港中大(深圳)走出的學子在第三輪浪潮中發揮了重要的引領作用。高文教授表示,人工智能學院的成立恰逢其時,將為深圳、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全國輸送兼具理論與實踐能力的優秀人才,為全球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注入新動力,助力大灣區打造全球人工智能新高地。

服務國家戰略

助力深圳高質量發展

深圳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黨組成員陳清在致辭中表示,全省、全國高度重視人工智能發展,深圳市委、市政府將其作為引領城市未來發展的關鍵抓手。港中大(深圳)在人工智能領域擁有深厚的積累和獨特的優勢,應充分發揮“一個品牌,兩個校園”的辦學特色,為服務國家戰略和促進深圳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他寄語大學“珍惜時代,心無旁騖攀高峰”“務真求實,當機立斷抓機遇”“創新驅動,砥礪奮進謀新篇”,為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作出更大貢獻。

隨後,與會代表共同為港中大(深圳)人工智能學院揭牌。徐揚生為范劍青教授頒發人工智能學院院長聘書。

“我們正處於人工智能革命的邊緣。大語言模型僅僅是概念的測試,人工智能在科學發現和技術創新方面的可能性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范劍青表示,學院將從三個方面展開建設:一是構建學科前沿體系,深化人工智能核心能力,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學科生態;二是推動人工智能跨界融合,賦能多元學科創新,圍繞國家和粵港澳大灣區需求,布局國際化學科,引進優質人才;三是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創新能力和家國情懷的頂尖人才,通過多元化教學與實踐,培養學生用科技力量解決社會問題的實踐能力。

9月招收首批學生

鼓勵學生突破傳統學科界限

據介紹,港中大(深圳)人工智能學院計劃於2025年9月招收首批學生,擬開設人工智能本科專業及人工智能哲學碩士-博士項目。學院依託深圳經濟特區的產業優勢,充分發揮港中大(深圳)的國際化辦學特色,致力於打造跨學科、創新性的國際一流教學與科研平台。

學院將為學生提供堅實的理論基礎與廣泛的實踐機會,重點培養其在計算機科學、數學、統計學和認知科學等領域的核心能力,同時鼓勵學生突破傳統學科界限,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於基礎科學、醫學、機器人、金融、商務、管理及社會等多個領域,推動技術創新與產業融合。

學院以提升中國人工智能領域的教學與研究水平為目標,致力於取得一系列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原創成果,為國家、粵港澳大灣區及深圳培養專業拔尖人才與跨學科產業化人才,為人工智能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與科研保障。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市自規局公告收回新校區建設用地,宿遷學院:需變更建設主體 - 天天要聞

市自規局公告收回新校區建設用地,宿遷學院:需變更建設主體

宿遷學院新校區項目建設現場。圖片來自 “宿遷城投”微信公眾號江蘇宿遷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日前公告收回宿遷學院新校區項目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引發關注。5月9日,宿遷學院黨委宣傳部相關人士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根據建設合規要求,該校新校區應變更建設主體,由宿遷學院變更為教育行政主管部門。6日,宿遷...
巨難!南京中考家長遇到的第一道重大選擇題…… - 天天要聞

巨難!南京中考家長遇到的第一道重大選擇題……

今天,南京市中考特長生報名正式啟動,特長生填報網址:https://zy.njzky.cn,請注意報名時間想必這段時間,不少家長都拿到了高中校的特長生加試資格預審通過單。拿到的通過單往往還不止一張。那麼選擇哪所學校填報,成了眾多家長,202
本周末,5所高校舉辦校園開放日活動 - 天天要聞

本周末,5所高校舉辦校園開放日活動

本周末,北京交通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北方工業大學、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北京物資學院等高校將陸續舉辦校園開放日活動。考生和家長除了參觀校園,還能與招辦老師面對面諮詢高校招生政策。趕快約起來吧!
學條令 守規矩 正秩序 | 多措並舉,讓新條令學用貫通 - 天天要聞

學條令 守規矩 正秩序 | 多措並舉,讓新條令學用貫通

作者 | 武歡慶、向國梁組織集中宣講、開展條令競賽……隨着新修訂的共同條令正式實施,南部戰區海軍某勤務船大隊多措並舉,堅持把學習新條令作為當前的一項重要任務,樹立“學條令、知條令、用條令”的鮮明導向,在大隊上下掀起了學習新條令的熱潮。“知為行之始,學為用之先。學習貫徹新修訂的共同條令,既要原原本本學條...
在滬與總書記見面的唯一外籍教師,他所在的交大中法學院專設首屆“笛卡爾班” - 天天要聞

在滬與總書記見面的唯一外籍教師,他所在的交大中法學院專設首屆“笛卡爾班”

AI+“國際范”,中法攜手培養未來卓越工程師。作為習近平總書記此次在滬考察面對面相見的唯一外籍教師,伯涵崢(Hamza BOUKILI)所在的上海交通大學巴黎卓越工程師學院9日推出首屆“笛卡爾班”,聯合法國兩大頂尖高校集團——巴黎綜合理工大學與巴黎文理研究大學,構建“數理+AI+工程”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體系。一年前,中...
名師帶你衝刺高考2025直播∣雅禮中學伊波老師為考生拆解“最後一公里”提分密碼 - 天天要聞

名師帶你衝刺高考2025直播∣雅禮中學伊波老師為考生拆解“最後一公里”提分密碼

當高考倒計時進入最後一個月,瀟湘晨報·晨視頻“馥郁未來——名師帶你衝刺高考”公益講座第九場如約而至。5月9日晚7時,雅禮中學伊波老師為同學們帶來一場數學衝刺講座《穩固基礎,精準備考——2025屆高考數學考前複習策略》。從教材母題變形規律,從高考原題精準導向,從錯題基因庫構建到考場能量管理,伊波老師的講座為...
體重管理技術證好考嗎? - 天天要聞

體重管理技術證好考嗎?

體重管理技術證好考嗎?體重管理技術證,這一證書在健康管理與健身領域日益受到重視,其考試難度往往成為眾多求學者心中的疑問——體重管理技術證好考嗎?這並非一個簡單的“是”或“否”能回答的問題,因為它涉及到多個層面的考量。
雲岩區公示2所民辦教育審批事項 - 天天要聞

雲岩區公示2所民辦教育審批事項

5月8日,記者從貴陽市雲岩區教育局獲悉,根據《民辦教育促進法》《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貴陽市民辦學校設置標準》的規定,現將雲岩區教育局審批事項予以公示。據悉,公示期為5個工作日(2025年5月8日至2025年5月14日),在公示期間,對公示名單如存有異議的單位或個人,請通過如下途徑實名反映。聯繫電話:0851-8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