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被父偷改志願而錯失北大的高考女狀元,逃往國外24年後咋樣了

2024年04月28日18:55:04 教育 1573

Hello,大家好,我是豆芽媽媽。

每年6月前後,關於高考的話題都會被人們反覆提及。尤其是高考過後,孩子分數如何,能夠報考什麼樣的院校,更是牽動廣大父母的心。

一般來說,高考作為人生道路上一個比較重要的分水嶺,對於孩子今後專業的報考、學校的選擇,每個家庭都會非常慎重。

有主見的孩子早早為自己定下一個目標,朝着心中的理想邁進,在擇校問題上,會根據自己的分數、老師的建議提前選好學校;

而有些迷惘的孩子會更多聽從父母的安排,畢竟父母是過來人,他們走過的橋比我們所行過的路都多。

而且父母愛孩子,則為其計深遠。按說多聽聽他們的話,總歸是沒錯的。

但是,如果父母手伸得太長,太過干涉孩子的選擇,而且事先不告知,造成孩子一輩子的遺憾,就會有可能和孩子造成一生不可調解的矛盾。

那時候,後悔就晚矣。

當初被父偷改志願而錯失北大的高考女狀元,逃往國外24年後咋樣了 - 天天要聞

1999年,戴柳作為當年湖北黃岡市的文科狀元,以687分的高分考上了北京大學,這也是她夢寐以求的學校。

然而,發放通知的時候,她卻收到了另外一所大學的通知書。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其中發生了什麼樣的變故?她後來又去哪上的大學?現狀如何呢?豆芽媽媽帶着一連串的問號,查閱了這位高考女狀元的資料。故事不長,卻發人深省,也給我們這些做父母的敲響了一記警鐘。現梳理如下,望和大家共勉。

女學霸出生在知識分子家庭

戴柳出生在湖北黃岡市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中,母親是一所院校的大學教授,父親是媒體從事文字寫作的記者。

從小備受家庭文化的熏陶,她學習成績一直非常優異,也被父母引以為傲。因為家庭氛圍十分開明,她從小和父母的感情都非常好。

當初被父偷改志願而錯失北大的高考女狀元,逃往國外24年後咋樣了 - 天天要聞

尤其和父親的相處,更是像朋友一樣輕鬆自然。因為都喜歡讀書,父女倆會經常一起閱讀書籍,交流閱讀感受。

爸爸在她成長道路上可謂從未缺席,一直是個見證者,經常會給女兒鼓勵和支持。

一直到高中之前,父親在她生活中可謂佔據了核心地位,父女倆無話不談,她也以父親為自己的榜樣。

許是壓抑的時間過久,或者這樣循規蹈矩的生活產生厭煩,又或者青春期的叛逆,總之,到了高中時候,戴柳對於父親的“管控”越來越不滿意。

她無法再像以前那樣和父親親密無間的聊天,向父親事無巨細的彙報自己的行蹤和學習情況。

她開始有點想逃離這個家庭了。

高考文科女狀元被父親偷改志願錯失北大

父女間真正第一次爆發是在戴柳收到錄取通知書後,自己歡天喜地去領取,打開後她卻傻眼了:明明自己報考的是北大,為啥收到的卻是中國政法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當初被父偷改志願而錯失北大的高考女狀元,逃往國外24年後咋樣了 - 天天要聞

她當下第一反應就是,肯定是父親改了她的志願。

因為早在高考前,她就曾告訴過父親,她想考北京大學,但是父親卻強烈建議她上中國政法大學。

一是為了彌補他年輕時候的遺憾,父親當年就是因為高考發揮失利,僅1分之差和中國政法大學失之交臂,她希望女兒可以延續他這個夢想;

二是從畢業後就業環境來說,能上中國政法大學相當於當上了公職人員,因為畢業後不管是法官還是檢察官,都是穩定可靠的鐵飯碗。

但是對戴柳這個文科生來說,北大可謂是夢中情校,是這些學子心頭的硃砂痣啊。

當初被父偷改志願而錯失北大的高考女狀元,逃往國外24年後咋樣了 - 天天要聞

沒想到自己寒窗苦讀十幾年,費心費力考上北大卻無緣在這個校園求學,而這一切的“罪魁禍首”竟然是一直以來信任愛戴的父親,那一刻,她失望到極點。

她和父親發生了激烈的爭吵:

你憑什麼改我的志願?你考慮過我的感受嗎?”16歲的戴柳質問父親。

“北大是不錯,可你報的專業太過理想化,將來不好就業;讀政法大學,出來待遇好、地位高!”

“你為什麼要決定我的人生?”戴柳憤怒的問父親。

“我這不是為了你好!”看到女兒如此不理解自己,戴父也感到十分氣憤。

當初被父偷改志願而錯失北大的高考女狀元,逃往國外24年後咋樣了 - 天天要聞

這次吵架不歡而散。以愛為名的綁架讓戴柳覺得疲憊至極,但是復讀的經歷又實在太過痛苦,於是她帶着遺憾走進了中國政法大學的校園。

逃往國外、遠離父母24年,再聯繫時一聲嘆息

其實之所以沒向命運抗爭,一方面也是在這個窒息的家庭她已經待夠了,想儘快逃離父母的魔掌,有自己全新的生活。

因此,雖然上了大學,但是她一刻也沒有鬆懈,並沒有享受豐富多彩的大學生活,而是成天泡在圖書館裡埋頭苦讀,想有朝一日逃脫父母的管控。

大學期間,父親經常會詢問她的學習現狀,也曾多次去學校看望她,企圖干預她的大學生活。戴柳想逃離的願望更強烈了。很快一個機會擺在她面前,大二時學校組織學生去韓國留學,作為交換生,對方學校可以為其提供全額獎學金。

當初被父偷改志願而錯失北大的高考女狀元,逃往國外24年後咋樣了 - 天天要聞

戴柳憑藉出色的成績被這所大學選中,等她踏上飛機的那一刻,家人才知道她已經遠離了他們。

然而一切已經塵埃落定,鞭長莫及,也許有了國界和地域的限制,父親就管不了她那麼多了吧。

戴父本以為她是一時意氣形事,畢業後就會回國,回到他們身邊了,畢竟作為家中的獨生女,他們在女兒身上傾注了大量的心血。

然而,她這一走就是二十多年,再聯繫時她告知母親:自己要在國外定居,不打算回國了。

一句話讓年邁的父母淚崩,原本幸福的一家人,就這樣支離破碎、天各一方。

據說,畢業後韓國等級森嚴的高壓職場環境和高強度負荷的工作,曾讓她非常奔潰,但是即便如此,她也沒想到回國。

後來她在一次假期旅行中遇到了現在的丈夫,兩個人還在當年認識的地方開了一家民宿,開始放慢節奏、享受生活。

當初被父偷改志願而錯失北大的高考女狀元,逃往國外24年後咋樣了 - 天天要聞

隨着年歲漸長,戴柳也逐漸打開心結,她表示要朝前看,以後會為父母養老送終;只是他父親還在為她當年的不告而別耿耿於心、不能釋懷。

為什麼父母總想控制孩子?

為什麼父母會總是執着於控制孩子的想法和行為呢?可以有這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因為缺乏邊界感。父母並沒有將孩子看作是獨立的個體,而認為是自己生命的延續,是自己的附屬物,理應要操控孩子的人生;

二是因為安全感的缺失。父母沒有自己精彩的人生,想從孩子那裡獲得存在感和滿足感,因為孩子比自己弱小,好控制,所以要從孩子那裡獲得自己缺失的一部分;

三是滿足個體自戀的需求。控制強的父母對孩子有很高的期望,希望得到回報,他們認為“我生了你,你就得聽我的”,“我對你好,那就得聽話”、“父母怎麼會害你呢”,“就得按照我說的辦”等等。

當初被父偷改志願而錯失北大的高考女狀元,逃往國外24年後咋樣了 - 天天要聞

其實,父母最應該做的,就是學會對孩子放手。

從小到大,正是因為父母的一次次放手,才換得孩子的成長。捨得放手,才是對孩子真正的愛。

有人說,父母的修行,就是一場得體的退出。世間所有的愛都走向相聚,唯有父母的愛,是走向分離。

希望我們都可以做好的父母,幫助孩子完成她獨立的人生。

在現實生活中,你會幹涉孩子的選擇嗎?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5月10日要聞速覽 - 天天要聞

5月10日要聞速覽

要聞速遞擬錄取!重慶23名學生保送清華北大近日,重慶市教育考試院官網有消息顯示,根據2024年重慶市普通高等學校保送生擬錄取名單公示,全市共23人獲得清華北大保送資格。在擬保送清華北大的23人中,巴蜀中學有9人、重慶一中7人、重慶一外4人、
2023年高校綜合評價分數線及各省綜合評價招生院校名單! - 天天要聞

2023年高校綜合評價分數線及各省綜合評價招生院校名單!

今天為大家匯總了2023年全國多所高校綜合評價分數線及各省綜合評價招生院校名單,小夥伴們快來了解一下吧~2023年高校綜合評價分數線如下- 面向全國多省市招生的院校 -- 面向北京招生的院校 -- 面向上海招生的院校 -- 面向廣東招生的院
打造人民的終身美育學校——三亞市群藝館2024年文化館服務宣傳周系列活動正式啟動 - 天天要聞

打造人民的終身美育學校——三亞市群藝館2024年文化館服務宣傳周系列活動正式啟動

5月20日至26日是全國文化館服務宣傳周,為提升行業影響力,讓更多市民群眾走進文化館享受公共文化服務資源,19日上午,由三亞市旅文局指導、三亞市群藝館主辦的2024年文化館服務宣傳周暨三亞市群眾藝術館文化藝術人才專家庫授牌儀式,在三亞市群藝館一樓演藝廳舉行。當日上午,主辦方首先為出席授牌儀式的68名專家學者頒發...
澳大利亞留學保錄取丨你不可不知的優勢密碼!你心動了嗎? - 天天要聞

澳大利亞留學保錄取丨你不可不知的優勢密碼!你心動了嗎?

當談及海外留學,你是否也對那片遙遠的南半球土地心生嚮往?澳大利亞,這片充滿陽光與活力的國度,早已成為無數學子追夢的聖地。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澳洲留學,探尋其獨特的魅力所在!01、頂尖的教育質量,孕育傑出人才澳洲的教育質量在全球享有盛譽。